分享

本草005:漏芦

 周锦利lyszowjk 2017-11-30

温故而知新,我们不断的回故过去,再学习新的内容,同时不断的把相关知识点也补充上来,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病人能够大胆的去应用,总结出新的经验,这样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希望大家共同前行,共同做一名好中医,今天我们继续讲课,让我们的学习永不间断,让我们的成长稳步前行,谢谢大家,加油!

我们仍然本着生活化,常识化,实用化的思维,继续学习我们的本草知识,大家逐步掌握了本草的功能特征思维之后,我们后面会逐步过度到病案的学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味身边常用的药草,昨天我们讲了蒲公英,今天我们就一起再看看漏芦吧,也是乳科常用的一味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临床上有些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在服用大剂量的板蓝根,没有治好,还有些遗肿,很难消,这时在原有处方上面加一味漏芦,腮腺炎肿消就会退如潮水,非常快。

  有些个乳妇,因为跟丈夫吵架后,气脉壅塞,乳汁不行,乳房内胀痛难耐,甚至发出红肿的痈块。医生一般会用王不留行、路路通,乳汁就通了,但有时痈肿不会退掉。这是痈脓不肯下漏,这时加进一味漏芦。乳房痈肿消退得就会像箭一样快。

  还有一些闭经的女孩子,几个月都没来月经,吃了不少补血通经之品,还是没有动静。这时就得明白,排月经如同漏斗排水,下漏的地方,由于瘀血化热堵塞了,所以尺脉滑中带数,下不来,加进漏芦一味,取其利窍漏下之功。这时在原方基础上,一加漏芦,服用后居然大小便通开,而且月经也会下来。

  还有一些背上长了一个痈的,用了黄芪、连翘等药,怎么弄还是托透不出来。气也足了,疮毒也有药去解,现在就差一味可以开破漏下之品,使疮毒浊阴能从下而走。于是加入一味漏芦,这背痈也很快就消退了。

有这么好吗?它是个什么药呢,长什么样呢,大家有没有兴趣一起来了解呢?睁开眯糊的眼,让我们的早课继续,好不好?

就是它,认识吗,漏芦,对,是漏芦!

有时候我们称“画龙点睛”之漏芦,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么妙的一味药呢?

刚才从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出这漏芦的叶子,呈锯齿象,带有一定开破之力,不然如何能够像《神农本草经》所说,漏芦能通经下乳,主治热毒恶疮?你们生活中,你们身边可否见过这味植物呢,应该是比较普遍的一个植物吧

我们再举个瘰疬的患者,咽干口燥,舌红尿黄,医生用五味消毒饮,还加了夏枯草,结果好了大半,就还有一些尾巴根除不去。于是患者再次找到老先生。

  老先生思考过后,就在原方中加入漏芦一味,连根就把瘰疬拔除,把病灶消漏了下去。

老先生说,五味消毒饮,虽是治热毒痈疮要药,都能清热解毒,消除脓肿,但它有一个向下疏漏的作用,如果有病人阳明经脉堵塞,你即使把肿毒消了,还是排不下来,这时漏芦可以作为,导浊下漏的开路先锋,它跟王不留行功用相近,却更能够滑利泻热,叶带锯齿,开破下走。使浊阴出下窍,而在身体留不住,病也就好了,也因此说它有中医处方中往往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大家记住了吗?

好了,听完这几个举例,大家打开笔记本吧,写上漏芦:

  《局方》曰,漏芦散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漏芦二两半,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上为细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

  《集验背疽方》曰,漏芦汤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黄芪(生用)、连翘各一两,大黄一分(微炒),漏芦一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一两。上为末,姜、枣汤调下。

  《新疆中草药手册》曰,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一钱,漏芦一钱半,牛蒡子四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圣济总录》漏芦汤曰,治室女月术不调:漏芦(去芦头)、当归(切,焙)、红花子、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本草汇言》曰,治瘰疬,排脓、止痛、生肌:漏芦、连翘、紫花地丁、贝母、金银花,甘草、夏枯草各等分。水煎服。

做完这些笔记,我们再来做疑难解惑吧。它为什么会像漏斗一样把浊阴下漏出去呢,大家说说看?

从上面列举的病案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有时候治疗各类痈疮,乳汁不通,月水不下,甚至腮腺炎,在一般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在原方基础上加一味漏芦,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要强调的是,治疗这些痈疮闭塞,血水不下,大都是热毒实证,属于气聚血凝,如果是疮疡阴证,平塌下去,不能起发的,就一点漏芦都不能用。

  至于为什么用这味如此平凡的漏芦,却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大家可以好好去观察漏芦,并去思维漏芦的名字,你或许会有些新的启发。

  要不要拿着漏芦,去详细的看看呢,好好观察一下哟,呵呵。

找一张药材图片,先看一下吧,今天大家有兴趣,可以在药房中的药柜里看看这味药。好好的玩味一下,呵呵。

这样一看,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漏芦有好几大特征呢。

  第一这根有点像圆锥形,第二这老根还容易裂成片状。第三这漏芦里面居然还有各类菱形网状裂纹,看上去像各种筛网一样。好玩不?

裂缝加上筛网状,这不是善于走漏吗?也就是说这漏芦就像漏斗一样,不单善于通瘀滞的乳汁,就算是周身上下的脓血败浊,只要是实证的痈聚,由于它是苦寒的,又归胃经,都善于把这些浊阴从上往下漏出去,本身阳明胃肠又是排浊的最大通道,而乳房属于阳明胃经所管,这正是漏芦最直接能够通经漏下乳汁的作用所在。

现在我们再想一下,从头面的腮腺炎到胸中的乳痈乳汁不通,再到腹中的闭经,然后再到身体肌肉的痈疮,这一系列疾患,看似发自不同地方,名相各异,但如果都是热毒痈聚,都归到这同一条线上来,实质却是一致的,对不?

  这时用普通药物都不能令这些毒热脓血出下窍,漏芦一上去,等于打开阳明胃经下行之通道,就像把下窍漏斗的漏口拿开,浊阴就像水一样纷纷下来。

  所以这漏芦稍微大量服用一点,居然大便佷容易作泻,使邪从下出。临床上使用过的朋友,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在《本经逢原》中曰,漏芦为消毒、排脓、杀虫要药。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盖咸能软坚,寒能解毒。故服之必大便作泻,使邪从下而出也。

  这里注意,有时候,在临床上一些湿热痈聚的乳痈,也用漏芦,而且明明是气血比较亏虚,乳汁少而清稀的情况。

  这里,大家要明白,漏芦堪称乳痈良药,虽然体虚乳少,但有浊阴阻窍不去,先用漏芦推陈,再在方子里头配黄芪、鹿角胶等补气养血之品,助身体生出新鲜气血,这样陈旧漏去,新血可生,乳汁可生,乳痈可消。这样组配出来的方子,暗合推陈出新之妙,才是真正的医理要道。

还有一些情况,在一些顽固风湿痹症,局部红肿热痛里头也可以用漏芦,为什么呢?这种情况,多为风湿热痹的,在《本草正义》上说,漏芦滑利泻热,与王不留行功用最近,而寒苦直泻,尤其过之,所以说非湿热不可轻用。

  这是因为,可以把局部的风湿热肿也通过漏芦为引,建立一个漏斗的场,使浊阴漏出下窍来。

  所以说,在临床上你用漏芦即使是实热之证,也只能暂用,不可久用,它虽然能够通利胱肠,畅通乳汁,排脓止痛,漏通经脉,但如果虚人服之,便容易耗伤阴液,损破正气。

  哈哈,听完这个漏芦后,你有没有眉飞色舞,哈哈大笑呢,有没有想通这漏芦后,古方书所有关于漏芦的记载,都能看得明白了呢,有没有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个画龙点睛的漏芦,会不会一下子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呢!

好了,随着我们故事的结尾,大家继续拿出你的笔和本,记上:

  《神农本草经》曰,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本草经疏》曰,漏芦,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圣济总录》曰,古圣散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漏芦半两(去芦头,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又过去了,本草的世界里,留下我们中医人最美好的回忆,一天一点点,让我们共同前进,喜欢我们就与我们同行,肩并肩,手搀手,一起做个好中医,大家加油!

跟我学本草,请加下面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