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进来我们学校的,母校都那么差么?”

 金火865 2017-11-30


考研给我们的感觉一直是很公平的。无论你毕业于哪所本科院校,你都可以做着同一份试卷,报考同一个大学。

对于一些高考发挥得不好的人来说,考研就是一场翻身仗。然而,对于一些本科考入了名校,研究生要与“双非”的同学一同抢占资源的人来说,心里开始出现了不平衡。

今天的文章,来自王二·斯丢,她本科毕业于一所211、985大学,并成功保研到了本校。

这一次,她说要来分享一些藏在心里已久的话。

我必须先和你承认,我的确有名校优越感。

保研到本校后,只要遇到新同学,我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本科是本校的吗?”

如果对方说是的,那么我们立马就有了共同话题:“你本科的专业是什么呀,为什么还留在本校?” 三下两下就可以把对方划到了自己的阵线。

要是对方说“啊,不是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校考过来的”, 我总是会恶作剧地想追问学校的名字,还会故作轻松地说:“哈,没关系,我们现在一起读了嘛。”

但其实,心里早就疏远了。

这样坏里坏气的尬聊不只是我在做,身边一起从本校保研上来的同学,也都很喜欢问这个问题──大多数时候分明是明知故问。

那时,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也常会故作姿态地唏嘘:

“考研上来的母校都这么差的么,我们学校生源已经烂到这种地步了吗?再怎么弄也不能宁缺毋滥啊。”

其实本科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别人问起我就读于哪所学校。

就连去培训机构留学机构消费,最喜欢听的就是:“你现在是哪个学校的呢?”

然后我便会很平淡地说:“啊,我是*大的。”

两个字,短促有力,干净利落。

接着心里停顿一秒,我知道下一句一定是:

“X大的啊,那你们的学习能力完全不用担心了呵,那某某学校我们有把握棒你申上的。”培训机构和留学机构通常会像是捡了个宝,兴高采烈地和我攀谈。

保研以后,很多同学都报着玩票的心态尝试去面试工作,大家尤其喜欢把教育背景放在最顶端,自我陈述时只要说个绩点优秀,简历初筛基本没有掉过。

就连考研到北大的学姐,在经验分享会的时候也会跟我们说:

“你们考研,一定要好好努力达到初试的线,但到了复试就别担心了,很多不是从很好的学校上来的,能从开始上大学就准备考研了。

但如果过了初试的线,老师看你的本科生院校,其实是会很青睐的。我这次复试比第一名少了十几大分,最后因为他是双非加上二战,就给刷了。”

其实,这样的话,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说。

所以曾经有好一阵子,我都没办法解开这个心结。

之所以带着这种“鄙视”,其实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双非同学能力不足,大多数时候是985学生的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心态。

自己从小就开始努力,寒窗苦读了 12 年,终于杀出重围考上了名校,从此过上了满怀优越感的学生生活。

没想到的是,到了考研阶段,保研到更好的top2学校名额少之又少,即使身边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只能是保研到本校了。

这样一件和人精们竞争,千辛万苦拿到的推免名额,最后却因为身边同学的“出身问题”,变得像是贬了值。

我们已经在充满优越感的位置上,获得了社会和家人老师诸多的赞扬,开始变得内心失衡,沾沾自喜。当看到考研上来的“双非”同学和我们抢占资源,心里就开始出现了落差。

除了心理不平衡,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嫉妒的成分。

上次和另一个保研本校的学姐聊天,她和我说,一开始在一个老师手下做事,同门里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心里还是觉得别人出身不行能力也不行。

后来发现其实没什么区别,事是一样在做,有时候自己很有惰性,同门们却更努力和有韧劲一些。

“我觉得我还是摆正不了这个心态。我真的以为高考决定命运的,我以为我赢了,永远赢了,没想到根本不是这样。”

“所以现在发现各种能力我反而很弱,心里不平衡怎么办呢,也只能去嘲弄一下他们本科的学校,天真地转向出身论寻找安慰,来挽回一些自尊。”

也就像王小波说的:“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在读了硕士之后,总是迫切地想“保持优势”,焦虑着被身边人超过,于是又去报了一个二外班学日语。

在课堂上有一些本科的学弟学妹,有一次听见有个女孩闲聊时说:“最近要考六级了啊,我老家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上学期四级考了600多分,我可不想被她超过。”

随后她嘻嘻一笑:“600多分找工作都吃香嘞。”

我看着这个外表鲜活的女孩,觉得心里发腻,很乏味,但是又说不出来批判她的理由。

然后想,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啊。

把生活看成是一场追逐竞驶,把他人的眼光看成自我实现的一切,把获得好的标签当成唯一所求。

我都快忘了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了,小时候很爱美,爱文字,希望创造美好的东西和别人分享,这些让我内心充盈的想法,现在完全被外在的东西取代了。

有许多自己曾经不太瞧得上的同学,去学了设计,去写诗,去做新闻,为内在的自我努力着。忽然觉得之前自己有一点傻乎乎的。

自作聪明地给自己打上一个985的标签,其实就和在猪肉上盖一个“特级”章没什么两样。

外界喜欢给高校学生贴标签来分分类,无论你被分在优等还是劣等,都不过是像一件商品一样被挑拣,被送上不同的柜台,去变成各种工具。

而我竟然为身上高级猪肉的戳沾沾自喜了几年,为了这个戳付出了20年的时间,蛮可悲的。

近来这段时间,我试着不去动那些些七七八八的坏脑筋,慢慢开始关注自己真的想要做的事情。

也越来越发觉,学校给我的资源和便利,本可以去创造很多美好事物,何必用在满足那点可怜的虚荣心上。

不是双非也不是985,211,不是这些被模糊了个体价值的群体,不是待价而沽的所谓前途无量,或者一塌糊涂的大学生。

我是一个想要写作,爱美,好哭,努力,想要自由,想要拥抱所有未来可能性的人。

知道自己是谁,才包容了他人和自我,才能真的放下一些自负和不甘,不会甘情愿成为外界言论框架绑架的傀儡的罐头人。

曾经我为什么歧视双非?因为当初我在糟践自己。

今日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