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一种价廉物美、简单方便的方法让你不得病,健康长寿,那就是经络养生。 中国古老的经络养生法,实际上就是《易经》的阴阳五行原理在人体的应用。经常进行经络的调理,对养生有很大的作用。经络养生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经络通则百病无,经络不通则百病生,所以如何正确了解经络走行和作用就是关键,一是我们的相关疾病就是直接发生在经络线上的,二是知道相关经络或者内脏出问题时的表现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调理。 按中医经络原理来养生,符合阴阳五行学说。经属阳,络属阴,经又分阴经、阳经。因此用经络调理身体阴阳失调部分,就可以起到养生作用。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二者相互交叉,紧密相连,将人体各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经络生理功能及应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肢窍 经络中的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纵横交错,入里入阴,出表出阳,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和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分的活动保持着阴阳协调统一。 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气血的温养濡润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脏腑、体表、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这些均依赖经络传输运行来完成。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经络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调于五脏,和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入侵。 四,反映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内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输的途径,具有反映疾候的特点。在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线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纹状反映物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 五,辨证归经 通过辨析患者体征及相关部位发生病理变化的症状,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 六,指导治疗 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手段,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观点,说明保持经络通畅是预防疾病的首要前提。我们普通老百姓如果要保健养生,那么经络当令的知识就必不可少。什么是经络当令?一句话概括就是五脏六腑的值班时间。我们如何在经络当令时养生呢?请看下篇文章:子午流注养生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