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龙府里囚“皇龙”

 zqbxi 2017-12-01

黄龙府曾经“杂诸国风俗”,不仅住有契丹、渤海、汉、女真、铁骊、兀惹、突厥、党项等民族,几经毁弃、几度繁华。黄龙府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2世纪末,夫余人在这里建都立夫余国。作为汉朝属国,曾是东北文明发祥地之一。
如今称农安镇,其黄龙路和宝塔街交汇处,一座辽金宝塔依古城而坐,史传建于寺中。寺是黄龙寺,城是黄龙府。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俘获徽、钦二帝,将两人一度囚禁于黄龙府。岳家军收拾旧山河,誓要“直捣黄龙”,一雪靖康之耻,正是要直抵金人老巢----黄龙府。据《辽史》记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
黄龙府历经千年的沧桑,远非“靖康之耻”,李大钊曰“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也是遥想当年这座城池重兵把守、易守难攻、威镇四方的峥嵘豪迈。
黄龙府位于西部草原与东部丘陵相交会处,扼松花江两岸和南北交通咽喉,因此成为军事和交通要冲。自建城以来,东胡、鲜卑、秽貊、肃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试图攻城掠地,借此占一统山河的先机。从境内出土的大量辽金时期文物及周围23座辽金古城遗址,足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繁华景象。
这里见证着夫余、渤海、辽、金等朝代的兴衰更迭。到辽初时,黄龙府已统五州三县,伴随着政治、经济、交通的发展,不仅人口急剧增长,更成为民族杂居、交互往来之地。据《三朝北盟会编》所述,黄龙府“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通晓,则为汉语以证方能辩之”。辽上层笃信佛教,黄龙府作为辽六府之一,也大兴佛事,农安县的44米高、八角檐式的辽金宝塔即是在辽圣宗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兴建,历经千年风霜而不倒。
黄龙府多次更名。金代称济州、隆州、隆安府;元代曾一度成为开安路的治所;至明代,这里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地,并在旧址设驿站命名“龙安”;抵清,黄龙府始设县治,称“农安”,并延续至当代。
从公元907年(朱梁开平元年)到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分裂、大兴废、大混战的乱世时代,王朝更迭,强权分裂,山河萧条,民生凋蔽,实在是一个灾难深重、黑暗恐怖的世界。在制造这些灾难与黑暗的暴君独夫当中,后晋石敬瑭、石重贵叔侄则以各自开创了一个历史第一,而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石敬瑭,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原王朝向北方王朝垂首称臣称子的“儿皇帝”;石重贵则是第一个被北方王朝掳入黄龙府的“孙皇帝”。
石敬瑭(后晋高祖)是后唐李克用部下沙陀族将领臬捩鸡的儿子,用了中国古代帝王冒认名人旺族为祖宗的故技,自称春秋时“大义灭亲”的卫国大夫石碏是其远祖,改汉姓名石敬瑭。他是另一个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和重臣,是当时负有抵御北方契丹重任的后唐河东节度使。后唐明宗死后,石敬瑭野心膨胀,想夺取中原,自为皇帝。由于实力不足,便向契丹称臣称子,乞求支持。
公元936年(后唐废帝清泰三年)秋季,辽太宗耶律德光亲率3万骑兵,为石敬瑭解除晋阳之围。晋阳城内,四十五岁的石敬瑭叩拜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当众确认了二人的“父子”关系。父亲耶律德光宣诏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亲脱袍帽;儿子石敬瑭穿着父亲的契丹服装,祭天拜祖,宣告自己成为又一位中原王朝的帝王,并把原属中原的燕云十六州献给了父亲,每年输送岁币30万緍。
石某人的皇帝梦终于圆了,耶律德光牧马中原的愿望实现了,皆大欢喜。但历史却在这对父子的拥抱中,形成了新的格局: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中原王朝失去了包括长城在内的抵御北方王朝侵扰的有利地势。从此,北方游牧民族马蹄一动,便到黄河,再无障碍。这一影响持续了以后近三百年,它直接启迪了北方民族南下,扩大了中原与北方国家的不断冲突。
只做了七年皇帝的石敬瑭一时私欲的满足,却为他换来了“五代祸首”的千秋骂名,而且直接祸延子孙。
公元902年(后晋天福七年),比“父亲”耶律德光大十一岁的“儿皇帝”石敬瑭终于撒手人寰,遗言以自己的儿子重睿继位。但重睿不过四、五岁尚在冲龄,大臣议决,以石敬瑭哥哥石敬儒的儿子、齐王重贵继位。
石重贵即位后,确定了对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对策。辽太宗耶律德光被激怒了,他连续三年发动了三次攻晋战争。石重贵却两次打败了契丹,于是志得意满,骄奢淫逸,娶了自己寡居的亲婶子冯氏(石敬瑭弟媳),立为皇后,横征暴敛,大肆修建宫室楼阁,任人唯亲,皇后冯氏的哥哥冯玉被任命为枢密使,“裙带所联,无不贵富”。
公元946年(后晋开运三年,辽会同九年),石敬瑭女婿杜重威也想仿效岳父大人,与契丹结谋,夺得晋室天下,遂被正在相持的耶律德光诱骗投降。叔侄两代,仅仅维持了十一年的后晋便寿终正寝了。石重贵被辽太宗封为负义侯,连同他的“婶子皇后”、“大舅子宰相”等等,由辽兵三百人看押,“徙黄龙府安置”,“后卒于黄龙府”。
唐朝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里,隐喻石晋王朝故事的谶语诗道:
“宗亲散尽尚生疑”,隐喻斥责石重贵昏庸;“岂识河东赤帝儿!”借汉高祖故事隐喻后汉主刘知远;“顽石一朝俱烂尽”,是辽太宗与石敬瑭定盟语,隐喻石已烂尽,辽主灭晋;“后图惟有老榴皮”,借榴、刘谐音,隐喻代晋的王朝就是刘知远的后汉了。
石重贵亡国的足迹,确实清晰地印在了黄龙府的土地上。
170年后,北宋徽钦二帝继石重贵之后,再次成为黄龙府囚徒。
宋徽宗,名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北宋亡国的第一责任人。据《雪舟脞语》等野史中说:“或谓徽宗,乃南唐李后主后身”。“学术性情,大相仿佛。”
赵宋王朝的江山,是从五代后周的孤儿寡妇手中阴谋夺来的。
《宋史》记载,元符三年(公元1101年),哲宗选立嗣皇时,宰相章敦对潜在龙邸的端王赵佶个人性格品质评价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轻佻”,现代字面的意思是言谈举止不庄重、不严肃,而在古汉语中,“轻”和“佻”要分开来解释,合起来意思近于:举止轻浮而无庄重气象,聪明外露而无深沉大智,耽于嬉乐而难负苦重。改革家章敦真乃法眼如炬。北宋朝廷变成了一个以赵佶为核心的艺术团体、文化娱乐场所、宗教活动之地。“朝欢暮乐,依稀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仿佛金陵陈后主”。
政治固然是艺术,艺术却决不是政治。老大帝国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役民夫千万,汴梁直至苏杭,尾尾相含,人民劳苦,相枕而亡。加以岁岁灾蝗,年年饥馑,黄金一斤,易粟一斗,或削树皮而食者,或易子而飧者。宋江三十六人,哄州劫县;方腊一十三寇,放火杀人。天子全无忧问。”(《大宋宣和遗事》)于是有了“海上之盟”,“张觉事件”;于是有了“草诏禅位”,“靖康之变”;于是有了“昏德公”,“重昏侯”。
徽宗《咏艮岳山桧树》诗曰:“拔翠琪树林,双桧植灵囿。上稍蟠木枝,下拂龙须茂。撑拿天半分,连虹卷两负。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诗中所咏的桧,难道不是秦桧的桧吗?“天半分”、“虹两负”,难道不是宋分南北两宋的征兆,“两负”不是寓为秦桧难逃,宋金两辜负吗?诗的结尾,岂不是康王(宋高宗)的名讳吗?再如徽宗《癸卯保和殿前荔枝园书赐王安中》曰:“保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思与廷臣同此味,红尘飞骑过燕山。”诗中的二、四句,不正是辱于北方民族,被迫北狩的预言吗?(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另如:徽宗尝讽道箓院言:“‘朕乃上帝元子,在天为神霄玉清王长生大帝君,悯中华被金狄之教,恳请于上帝,下降人世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于是群臣与道箓院上章,册帝为教主道君。未几,女真起自夷狄,建号大金,荡覆中华,斯言若为之先兆也。”(明·张燧《千百年眼》)穿凿附会、无稽之谈产生于荒唐的时代。
公元1127年三月(金天会五年,南宋建炎元年),宋徽宗、钦宗,连同皇族皇室、大臣、干戾家属、宫女、各色工匠、民间艺人、妇女等14000余人,被押往北国,途中曾羁押于黄龙府,在此通过商人陈忠,得知了康王即位的消息(《宋史·王伦传》),后经祥州,在兀惹部(宾州)红石砬登船,沿松花江迁于金源内陆。
你不是“在天为神霄大帝”吗,那就请你“坐井观天”;你不是旒冠王袍,龙者气象吗,那就请你“袒衣牵羊,祭拜如仪”;你不是佳丽三千,享尽声色吗,那就把你的十几个妃子、女儿分做侧室小妾;你不是锦衣玉食,吟风弄月吗,那就请你执鞭扶犁,自耕自食……直到把宋徽宗之流羞辱成那只从《芙蓉锦鸡图》(徽宗画)里飞落到雪地觅食的掉毛锦鸡,瑟缩发抖;直到把你羞辱得腰肢瘦损,瘦成一笔黑瘦黑瘦的“瘦金书”;把你羞辱得寝食不安,愁如烟海,“和梦也从来不做”(徽宗词句)!
徽宗在上吊自杀不成之后,在北狩期间,创作了一千三百多首诗词,也有一些画作,据野史记载,这些诗稿,竟大多是被徽宗自己焚为灰烬了:
“杳杳神州路八千,宗祊隔绝几经年?衰残病渴岂能久,茹苦穷荒敢怨天?”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公元1135年(金天会十三年,南宋绍兴五年),宋徽宗病逝于五国城。1142年,徽宗及二宫太后梓棺回到临安,安葬于永固陵。公元1285年(元忽必烈至元22年),元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加擅挖宋皇陵、大臣陵一百多座,不料挖开徽宗墓时,发现棺内只有一根朽木。

天会四年正月初三,刚刚即位的钦宗皇帝得知金兵渡过黄河天险,立即下诏亲征。不料次日,他的艺术家父皇却以降香为名,急急忙忙地在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护卫下,逃到了亳州。一时京城大乱,战、守、逃、迁(都)莫衷一是,军民抗金信心受到极大打击。但钦宗却没有乱了方寸。正月五日,他任命李纲等主战大臣为守御使,迅速稳住局面,并招募武勇,大治城守,实行戒严,对保卫首都做了细致的部署。初七日金兵开始攻城,被几次击退。
黄龙府里囚“皇龙”
正月二十日以后,包括种师道、姚平仲所部的宋朝最精锐的军队在内,诸路勤王军陆续到达,数量上达到了20万。20万对6万,这应该是一场稳操胜券的“不对称战争”。议和的策略至此收到了明显的成效。钦宗赵桓充满了信心,笑容犹如阳光下盛绽的花儿。
二月十一日,在签订了“城下之盟”后,金兵退去。种师道建议“以兵掩杀,临河邀之。”钦宗拒绝了他。金兵退后,钦宗全面推翻了与金人屈辱的城下之盟,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全面准备和加强对金作战:
1、罢免了主和派官僚,斩杀了败军之将;打破太祖“不杀士大夫”的禁令,流放、处斩了蔡京、童贯、朱勔等民愤极大的重臣;启用抗战派,奖赏作战有功人员;2、诏令各路整顿军事,选将练兵,广求善武人才,提高军力;劝民捐钱物以充军用;3、下诏和议中已割让的太原等三镇坚守待援,并以虎符起天下兵,重新调整军事部署,安排军事行动,寻求决战;4、打破宋王朝传统的限民拥兵政策,诏令动员人民战争,“其现任官能与乡里豪杰率众捍敌得守臣邑,大者宠以侯爵,次者援以节钺,或登用朝庭,世袭其地”,“忠臣孝子自当体国念家,人自为战。令下之日……便行清野,保守城邑。”(《三朝北盟汇编》)
然而,百年积蔽,又岂是一朝可以挽回?宋朝名将种师中,“不设备,有轻金人之意……于是士皆怨愤,相与散去。师中为流矢所中死之。”著名主战派大臣李纲“气锐而轻敌,潜(解潜)却败,纲气遂挫,乃顿兵怀州不敢进……将士怨之。”;汴京城初被一门突破,“金人皆未下城,而劫掠者皆溃散军兵也”。“公卿士大夫皆布袍草履混迹尘世,虽贵戚之家,皆泥土满面不洗拭,衣衫絮纸被取类丐者。”(《传信录》)
年轻的钦宗在惊心动魄中,被掳下了他坐了一年零四个月的皇帝宝座,在风雨侵凌中跋涉走向黄龙府。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赵桓·《西江月》)
1161年,钦宗的悲剧演出结束于五国城。野史记载他的最后一幕:被金人强迫与亡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等一起打马球,落马被践踏而死……
黄龙府里囚“皇龙”
被宋以后历代中原王朝正史记载为“伪齐皇帝”的刘豫,就是与徽、钦二帝同时代被“安置黄龙府”的汉奸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
刘豫,字彦由,1073年出生于河北阜城。作为官宦子弟,他幼承庭训,受到了良好的正统教育。北宋末元符年间一举考中进士。其后平步青云,历任殿中侍御史、河北提刑等要职。可谓“世受皇恩,爵禄两显”。
刘豫很聪明,《清脾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宋逆贼刘豫诗甚清和,诗出性情之语,或未可信耶?……今收录其杂诗二首于此:‘风荷柄柄弄清香,轻薄沙禽落又翔。红日转西渔艇散,一川山影暮天凉。’‘寒林烟重暝栖鸦,远寺疏钟送落霞。无限岭云遮不断,数声和月到山家。’”
然而,就是这个刘豫,居然做了汉奸,而且直做到了汉奸皇帝。
建炎二年(1128年),刘豫被高宗赵构启用为知济南府事,不久,当金兵袭来时,他杀了抗金将领、《水浒传》中所谓五虎将之一的关胜后,投降。建炎四年(1130年)他贿赂金将达懒等,受金册封为“齐帝”,建都大名府,后迁汴京。即位时,“奉金正朔,称天会八年,且向金廷奉誓表,世修子礼。”(《辞海》《宋史》)
又一个“儿皇帝”诞生了!
公元1137年(宋绍兴五年),刘豫作了八年傀儡皇帝之后,金朝废了他的伪齐藩封,“挞懒率兵继至,豫乞哀,挞懒责豫道:‘昔赵氏少帝出京,百姓燃顶炼臂,号泣盈余,今汝被废,并无一人垂怜!汝试自想:可为汴京主子么?’”
他们都曾是皇帝,不管是真皇帝还是假皇帝;他们都在黄龙府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浅浅、长长短短的足迹,不管是黄龙府的幸运还是不幸。(田成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