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名医(著)方(30)熊宗立方《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学中医书馆 2017-12-01

明代名医(著)方(30)熊宗立方《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一、二肾散
[组成]薄橘红120克、甘草30克。
[用法]为末,沸汤调下,其攻甚效。
[功效]理气化痰。
[主治]痰实,食后膈满,远年痰饮。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二、家藏方蜡煎散
[组成]杏仁(去尖皮,双仁者,妙黄另研)、黄明鹿角
胶(炙,如无以阿胶代)、甘草(炙)、人参、麦门冬(去
心)、干山药、贝母(去心)、白茯苓(去皮)百合(去
苗)各等分。
[用法]上粗末,将杏仁别研拌匀,每服6克,水70毫
升,入黄蜡皂角子大,同煎至50毫升。食后温服。
[功效]扶正益肺,化痰止咳。
[主治]虚劳,久嗽痰多,气喘或咯脓血。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三、小草汤
[组成]小草、黄芪(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
门冬(去心)石斛(去根)、酸枣仁(炒,去壳)各60克、
人参、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粗末,每服12克,水70毫升,姜5片,煎至56
毫升,温服不拘时。
[主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四、家藏方五痫丸
[组成]全蝎3克(去毒炒)、半夏60克(汤洗7次)雄黄

4.5克(别研)、蜈蚣0.5条(去头足炙)、无南星(炮)30
克、乌蛇60克(30克酒浸,30克去皮骨焙干)、麝香6克(别
研)、白矾30克、白附子15克(炮)、皂角120克、白僵蚕45
克(炒去丝)、朱砂0.3克(别研)。
[用法]上为末,姜汁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
克,姜汤下。
[主治]癫痫发作,不问久年新曰,并宜服之。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五、家藏方聚金丸
[组成]黄连120克(30克水浸晒干,30克炒,30克灰火
炮,30克生用)、黄芩、防风(去芦)各60克。
[用法]上为未,煮面糊丸如梧桐子。每服9克,米泔浸
枳壳,水下不拘时。
[功效]清热利湿,宽肠驱风。
[主治]汤胃积热或因酒毒,大便下血,腹中热痛作渴,
脉来弦数。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六、一清散
[组成]柴胡120克、赤茯苓60克、桑白皮、川芎各30
克、甘草15克。
[用法]锉散,每服12克,姜枣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清热利湿。
[主治]热疸发热。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七、家藏方木香槟榔圆
[组成]木香30克、槟榔7枚、干漆(炒含烟尽)、磠砂
各15克(别研)、肉豆蔻5枚、胡椒49粒(炒)、肉桂(去
皮)30克。
[用法]上为末,次入磠砂和匀,炼蜜圆如梧桐子大。每
服7丸,橘皮汤下。
[主治]脾积气块,腹胁走痛,口吐清水。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八、川乌散
[组成]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
干姜、白芷、川芎、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6克,嚼生葱,白汤调下,食后
服。
[主治]脑泻。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九、侧子散
[组成]侧子30克(炮)、附子30克(炮)、罗参30克、
白术30克(煨)、白茯苓30(去皮)、防己22.5克、防风、麻
黄、粉草(炙)各15克、甘菊花(去梗)60克、北细辛(去
苗)60克、肉桂(去皮)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去芦酒
浸)30克、川芎30克、秦艽(去芦土)30克、白茯神(去皮
术)60克。
[用法]上粗末,每服15克,水100毫升,姜3片,枣1个
煎,不拘时服。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主治]中风手足不随,言语蹇涩。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家藏方十味和解散
[组成]白术60克、桔梗30克、人参(去芦)、甘草
(炙)各3克、当归(洗焙)、陈皮(去白)、枳壳(去穰
炒)、赤芍药、厚朴(姜制)各15克、防风15克。
[用法]上粗末,每服12克,水70毫升,姜3片,煎,热
服不拘时。
[功效]发散寒邪。
[主治]头痛发热。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一、渗湿热

[组成]苍术、白术、甘草(炙)各30克、茯苓(去
皮)、干姜(炮)各60克、橘红、丁香各3克。
[用法]上粗末,每服12克,水70毫升,枣1枚,姜3片,
煎至50毫升。食前温服。
[功效]健脾散寒除湿。
[主治]寒湿所伤,射体重着如坐水中,小便赤涩,大便
溏泄。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二、正气散
[组成]半夏、厚朴(为末,生姜120克研烂同为饼子徽
炒)各90克、藿香叶、陈皮各30克、甘草21克(炒)。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生姜3片,枣1枚,水70毫
升,煎至50毫升。食前稍热服。
[功效]常服顺气宽胸,辟除瘟疫。
[主治]伤寒阴证,增寒,恶风,正气逐冷。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三、攒风散
[组成]麻黄(不去节)、甘草(不去皮)淮乌、川萆
薢、杏仁(不去皮)各等分。
[用法]上粗末,每服12克,水70毫升煎服,不可多进。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寒湿脚气,先用此发?。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四、绛雪散
[组成]龙脑0.5克、硼砂3克、朱砂9克、马牙硝1.5克、
寒水石3克。
[用法]上研匀,每用0.3克掺于舌上津咽之。
[主治]咽喉肿痛,咽物妨碍及口舌生疮。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五、定痛散

[组成]细辛15克(生)、白芷30克(生)、川乌头30克
(生)、乳香9克。
[用法]上为末,每用少许擦牙痛处,引涎吐之,须臾以
盐水灌漱。
[功效]温经祛风止痛。
[主治]牙风疼痛。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六、火龙散
[组成]艾叶末(盐炒)45克、茴香(炒、川楝子(炒)
各15克。
[用法]上为末水煎。
[主治]妊娠心气痛。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七、秦桂丸
[组成]秦艽、桂心、杜仲、防风、厚朴各0.9克、人参
30克、附子(生)、白茯苓各45克、细辛60.3克、白薇、干
姜、沙参、牛膝、半夏各15克。
[用法]上并生碾为末,炼蜜丸如赤豆大。每服50丸,空
心醋汤,米饮任下。无效更加丸数,已觉有孕,便不可服。
极有神效。
[主治]妇人血海久冷,不能孕育。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八、丹砂圆
[组成]雄黄(别研)、朱砂(别研)各15克、藜芦(略
炒)、巴豆(去壳心油)各0.3克。
[用法]上为末,蜜圆如大豆。每服3圆,空心干姜汤
下。当转下恶物并蛊等。如烦闷,后山鸭为羹食之。
[功效]解毒。
[主治]蛊毒。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十九、蒲黄散
[组成]蒲黄30克、血竭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贻患处。
[功效]活血祛瘀消痔。
[主治]下部痔漏。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二十、一醉膏
[组成]甘草15克(为粗末)、没药0.3克(研)、大栝
蒌1枚(去皮)。
[用法]上用无灰酒200毫升,熬至70毫升,放温。顿
服。如一服不尽,作3次。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消疽。
[主治]发背脑疽,一切恶疮。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虞 抟 方
一、连附六一汤
[组成]黄连18克、附子(炮,去皮脐)3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稍热服。
[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炽盛,胃月完剧痛,呕吐酸水等证。
[来源]《医学正传》
二、三妙丸
[组成]黄柏(酒炒)120克、苍术(米汤浸一、二夜,
细切焙干)180克、牛膝60克。
[用法]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
腹姜、盐汤送下。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脚膝红肿等证。
[来源]《医学正传》

三、?效参香散
[组成]粟壳(去穰蒂,醋炙)36克、陈皮39克、内豆蔻
(面裹喂)12克、茯苓(去皮)、白扁豆各12克、木香、人
参各6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6克,清水汤调下,食远服。
[功效]健脾利湿,涩肠止痢。
[主治]痢疾日久,秽积已少,腹中不痛,或微痛,下后
窘迫,但滑溜不止,乃收功之后药也。
[来源]《医学正传》
四、三根饮
[组成]五倍子根、苍耳草根、臭樗木根各等分。
[用法]上细切,每服21克重,加生姜3片,大枣1枚,大
黑豆36粒,糯米49粒,水煎至一半,去渣温服。
[主治]休息痢年久不愈者,其效如神。
[来源]《医学正传》
五、椿皮散
[组成]樗根白皮60克、槐角仁120克、枯白矾60克、炙
甘草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清米汤服下。
[功效]宽肠驱风,活血止痢。
[主治]血痢及肠风下血。
[来源]《医学正传》
六、大刀夺命丸
[组成]杵头糠、牛转草各150克、糯米300克。
[用法]上为细末,取黄母牛口中诞沫为丸,如龙眼大,
入锅中,慢火煮熟。如加60-90克砂糖入丸内,其效更佳。
时常食之。
[主治]噎膈不下及翻胃等症。
[来源]《医学正传》
七、生韭饮

[组成]生韭叶一握、连皮桃仁10数个。
[用法]生韭叶自然捣汁。先细嚼桃仁,后以韭汁送下。
[功效]开提气血。
[主治]食郁,久则胃脘有瘀血作痛。
[来源]《医学正传》
八、清膈丸
[组成]黄芩、黄连(炒)各15克、香附4.5克、苍术60
克。
[用法]上为细末,新取红熟栝蒌,去皮捣烂,和丸如绿
豆大。每服6-9克,白汤送下。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导滞。
[主治]湿热气滞。
[来源]《医学正传》
九、消风百解散
[组成]荆芥穗3克、白芷3克、陈皮3克!麻黄(去节)3
克、苍术3克、甘草1.5克。
[用法]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3片,葱白3根,水煎。
热服。咳嗽甚者,加乌梅1个,同煎服。
[功效]疏表散邪。
[主治]四时感冒,头疼发热,咳嗽鼻塞,声重喘急。
[来源]《医学正传》
十、地仙煎
[组成]细山药300克、杏仁(去皮尖)30克、生牛乳汁
600克。
[用法]将杏仁研细,入牛乳、山药搅匀,绞取汁,重汤
煮1日,用新瓷瓶密封。每服15-30毫升,空心温酒或汤调
下。
[功效]滋阴生津润燥。
[主治]诸燥证。
[来源]《医学正传》

十一、如神救苦散
[组成]御米壳(蜜炒)3克、陈皮15克、壁虎8克、乳香
8克、沉药8克、甘草8克。
[用法]上诸药为细末,每服9克,煎服。
[功效]行气,活血,通络。
[主治]瘫痪,手足走痛不止,非痛勿用。
[来源]《医学正传》
十二、双和散
[组成]白芍药3克、黄芪(蜜炙)1.8克、熟地黄1.8克!
川芎1.8克、当归1.8克、炙甘草1.2克、肉桂1.2克。
[用法]上细切,上作一服,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
温服。
[功效]补血益气,治虚劳少力,不热不寒,温而有补。
[主治]大病后血虚气乏者。
[来源]《医学正传》
十三、人中白散
[组成]人中白60克、黄柏(盐酒拌炒褐色入)15克、生
甘草15克、青黛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童子小便调服。
[功效]养阴清虚热。
[主治]阴虚火盛,及五心烦热等证。
[来源]《医学正传》
十四、还魂丹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
[用法]上作一服,水煎,温时灌下。
[功效]温阳救恶。
[主治]中恶已死。
[来源]《医学正传》
十五、杉木节饮
[组成]杉木节120克、槟榔7枚、大腹皮30克、青橘叶49

片。
[用法]上细切,作一服,用顺流水1500毫升,煎至500
毫升。上分作3服,1日服尽。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
[主治]脚气发作,恶寒发热,两足肿大,心烦体重垂死
者。
[来源]《医学正传》
十六、珍珠粉丸
[组成]黄柏、真蛤粉各300克、珍珠90克。
[用法]上为末,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15克,空
心温酒下。
[主治]精滑自浊。
[来源]《医学正传》
十七、豨莶散
[组成]稀莶草、小蓟根、五爪龙(即五叶藤)各等分。
[用法]上研细,用酒和匀,滤去渣。服200毫升,得大
汗通身而愈。
[主治]痈疽发背及一切疖毒等证。
[来源]《医学正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