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_高慧贤
2017-12-01 | 阅:  转:  |  分享 
  
工企医刊2 年第71卷第2期



会,同时,护士在与病人的交流中也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3将健康教育纳入护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计划通过在临床工作中的实践学习和学校的理论教育相结合,使每一个护



的毕业生全面认识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增强学习的积极



、自觉性,使他们懂得如何以人为本,做好整个护理工作,



从而为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为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3一09一16收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监护及护理





唐美玲



江苏省南通老年康复医院心内科,226010)





性心肌梗死(Am2)是内科急危重症,发病突然,死亡



高,早期正确诊断,争分夺秒的抢救,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积极的治疗及正确,周到的护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



AMZ病人共5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1岁~73岁,单纯药物治疗者41例(74.5%),应用介人治疗



14例(25.45%)。



1. 2 结果全部病人经心内科积极治疗及严密监护后,2例



院2天~3天,症状无好转,自动出院。出院后死亡。其余的



院3周后症状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护理



2.1急救配合



2. 1.1 立即收住ua,持续吸氧,氧流量6L/分,建立静脉通



,应用硝酸醋类等扩血管药。速尿减轻心脏负荷,多巴胺升



,疼痛剧烈者可依医嘱给予度冷丁或吗啡,准备好所有急



救药品及仪器,如除颤仪,起搏器,气管插管用物及呼吸机,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2 . 1.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对重危伴基础血



低者,应5分钟~10分钟测血压1次,密切观察病人的呼



,心率,氧饱和度及尿量变化,使尿量>3Oml/h,记24小时



出人量调整补液量及补液速度,有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征兆,立即加快输液速度,同时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后经积极治疗好转。病人进食少,体液丢失过多等易致有效血容量不足,输液应在42小时内匀速输人,加强巡视,早期及时发现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的早期症状。



2.1.3心电监护对危险程度低的AmZ病人应监护4天~5天,中重度AmZ病人至少监护7天~01天,持续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任何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我科护士均经过正规训练,能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确保持续心电监护质量,本组4例因护士发现







病情变化,及时电除颤而抢救了病人生命。

2.2 一般护理



2.2.1病人人院后对病人进行评估,并将危险程度标示于一览表上,以便各班护士在巡视观察病情时抓住重点。



2.2.3AmZ病人特别是中重度病人会因病情严重,剧烈胸痛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反复兴奋状态,可致碎死,因此在做好抢救工作同时,安慰、解释、开导,以稳定病人情绪。



2 . 2.4 作好活动量指导和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诱发心脏破



裂。



2. 2. 5 饮食:发作时禁食,2天内宜进流质饮食,之后改为软



,少量多餐,以低热量,低脂肪、低钠,少产气食物为宜。



2. 2. 6 避免吸烟或吸烟环境,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刺激肾上



分泌儿茶酚胺,引起心梗复发,或扩大梗死范围,甚至引起



死。



(2003一10一08收稿)





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高慧贤谢秀文高建容



广东省湛江市广东农垦中心医院,52400)2



梗塞病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摄食、吞咽



碍的问题。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易发生误咽性肺炎,重



可以引起窒息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对脑梗塞患



吞咽障碍的饮食技巧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现将临床护理



体会总结如下。



1饮食技巧的护理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往日的饮食习惯和吞咽功能情况,可有规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如不同



度、不同品味的流质食物、软食。可使用金属勺给病人进



,给予食物时让病人想着“吞咽”的系列动作,将勺置舌中



,把食物倒在舌上,鼓励患者吞咽,如可以耐受,可增加食



难度。进食后记录每次食量,进食时间,咳嗽、喷食和其它症状。



2食物的选择老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物选择应以软食、



流质为宜。如蛋羹、粥类、菜泥、汤和水饺等食物易引起呛



、误吸。因此,水份的摄人应尽量混在半流质,食物中给予



以减少误吸。



3 选择合适的体位及进食状态患者进食时的体位应取舒

、无疲劳的坐位、颈部轻度屈曲。卧床患者应抬高床头45。,



利于咽下运动减少误咽。进食状态应在安定的情况下进行,思想集中,不要与人谈话,以免精力分散发生误吸,同时要特点注意刚睡醒的患者,因其味觉运动都更为迟钝,更容



易误咽食物人气管。因此,刚睡醒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其在良好的清醒状态下进食。



4摄食、吞咽训练帮助患者作张口闭口运动及舌的运动,指导患者反复作微笑,鼓腮动作,以训练口腔及面部肌肉群运动,指导患者每日发、”和“k”音,触摸喉部,鼓励吞咽。







5排痰和加强呼吸训练每日对卧床患者进行排痰和加强呼吸训练,提高气道保持机能,同时使残留在食道的食物得到有效清除。



6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和相关疾病知识宜教。喂食的注意事项,各种训练方法等。特别要强调协助进食要缓慢、耐心、细致、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进食后,患者反应,不可操之过急.以防意外。



(2003一10一08收稿)





妇科术后疼痛的护理



云谢宗玲



(山东省郊城县第一人民医院,276 100)





2000年以来,对妇科术后患者加强了硬膜外导管给药和心理护理,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临床资料2000年一2003年在我院行妇科手术352



例,其中行宫颈癌根治术03例;卵巢癌根治术2例;子宫刻除术180例;剖腹探查术93例。18岁~70岁,平均44岁。经硬膜外导管给药镇痛130例,未用镇痛剂120例,肌肉注射



镇痛药物57例。



1.2疼痛分级I级:刀口剧痛,需要镇痛药物,占07%;皿级:刀口痛,但能忍受,占25%;皿级:不需要镇痛,占5%。

疼痛的护理



.1术后疼痛心理护理的必要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痛觉反应,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有差异。表现为一系列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反应,同时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2心理护理(l)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护理措

。多数患者对所患病情都存有恐惧、优愁、多虑情绪。术前



应耐心劝导,解除顾虑,使之正确对待手术。(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主动询问、相信、理解患者的痛

,使患者感到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3)临床观察刀口疼



痛的时间是在术后42小时~48小时。此时要保持环境安静,可留家属陪护。责任护士应42小时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

防用药。注意带管者不能脱管。咳嗽时用双手按压刀口两



。带引流管患者,翻身时先侧向引流管一侧,或帮助提起引



流管以减轻刀口疼痛。诱导患者自我放松,学会自我催眠和



自我暗示疗法。



2.3预防性用药临床实践证明,预防性用止痛剂较剧痛时用药不仅所需镇痛药物总量减少,而且止痛效果增强。对I级疼痛患者采用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给吗啡lmg~Zmg,待麻醉消失后,必要时给杜冷丁57mgim;对皿级疼痛患者,单用硬膜外导管一次给药,人眠差者,可给安定lomgim。

讨论



着医学的发展,患者对术后的镇痛要求越来越高,医



企医刊2004年第7卷第2期



人员都进行积极探讨,但普遍认为术后疼痛取决于患者手



部位创伤大小、精神、情绪、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因此加强术后心理护理、积极配合药物镇痛,是减轻妇科术后疼痛



的有效方法。



(2003一09一26 收稿)



浅谈健康教育在急诊室的应用



姚永飞 沈洪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22600)6





康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



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干预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病人的健康教育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身体健康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急诊科作为医



院临床工作的前沿,病人多且病情复杂,有较强的不可预知



。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实施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因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取得良好的社会



和临床效果。以下就是在急诊健康教育活动中总结的一些经





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就诊和治疗环境



持急诊区的室内清洁卫生及环境的安静,通过护理人



员优质有序的服务,良好的态度,为病人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就诊治疗环境。

2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



诊科护理人员应掌握和熟悉常见急诊病的病因、临床



现、治疗、护理、常用药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具备良



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准确地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具备良



的急诊意识,及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具有忙而有序、敏捷果断的工作作风。

3良好的护患沟通



般来急诊科就诊的病人病情较重,一些病人及家属表现较急躁,有些则表现出恐惧和焦虑,护士要尊重病人,主动



心病人,尽快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了解病人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针对性的保健知识和技能,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愿意接受和掌握,在其出现不适时,能主动采取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焦虑,



从而取得病人的信任。



灵活掌握健康教育的形式



由于急诊科具有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的特点.并且患者病情急,护患接触时间短暂,客观上不允许有更多的语言交流,护士要善于把握时间,灵活应用健康教育形式,在其内容上应短而精,易于表达和接受,在形式上应具多样性。



4.1将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方式、治疗、护理、常用药物方法、毒付作用、病人的饮食、活动强度等方面的内容制成小册子,发放给病人和家属看,并加以适当的解释。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