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收下,专家们为您准备的这套高校规划与评估方案——第二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分会场

 文武不全 2017-12-01

  史静寰教授

《全球化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与规划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长、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教授从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等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史静寰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不仅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同时也是系统的转型和功能重构,是国家现代化高等教育系统的建设过程。院校转型是社会转型的组成部分,院校要抓住转型时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在高等教育系统转型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推进固然重要,但不同院校的自我规划也不可缺少。院校的规划能力是院校组织职能的表现,也能反映出高等教育系统是否具备内在活力。


  周光礼教授

《大学战略发展规划重点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周光礼教授认为,大学战略规划编制要注意10个关键问题:学校的战略定位问题;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中长期发展的目标体系问题;学校规模问题;优先发展的专业领域问题;卓越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拓展经费来源问题;组织与管理创新问题;规划的推进与实施问题。


  洪成文教授

《地方本科院校战略定位及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洪成文教授说,战略规划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理论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密切的点。

发展情况不理想的学校,原因多种多样,而发展情况良好的学校,一定有好的规划。院校定位很重要,同时也很难,定位就是讲好两个故事——讲好学校发展的故事,讲好学校校长的故事。讲好故事,才能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讲好故事,才是战略定位的核心。


  杨颉处长

《发挥战略规划的功效——上海交通大学战略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处处长杨颉认为,战略规划是现代大学主动谋求变革的产物,是大学选择未来发展路径的结果,是现代大学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战略规划可以帮助大学应对复杂的变革,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而及时调整。没有最正确的规划,只有最合适的规划。最合适的规划不是最理想的规划,而是最可行的规划,可行的战略规划必须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夏祎辰副总编辑

《高校发展规划的战略分析与数据监测》

中国教育智库网副总编辑夏祎辰说,目前,高校发展规划部门面临着发展规划处单独设立问题、发展规划处职责边界问题、对院校发展缺乏总结反思、规划文本调整、任务考核、建言献策能力提升等诸多问题。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将秉持共享、互助、开放的原则,是由高等院校等机构自愿成立的民间的、专业的、协作型组织。

研讨会上,发起成立了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教授为学术委员会顾问颁发了聘书。

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将聚集多位顶级战略规划专家以及众多高校战略规划工作者,以期提升各高校发规部门在规划制定、规划执行、规划监测、规划评估等方面建言献策的能力,使各高校形成科学、良性的发展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