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珞丹: 做真实的自己,不红又怎样?

 美物计 2020-12-03

王珞丹,

皮肤黑黑的,嘴角有点倔强,

不是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美女。

看到她就想到那个心地善良,敢爱敢恨的米莱,

有着干净的面庞与纯粹的笑容。

从那之后,还能让人印象深刻的

就是《后会无期》中的苏米,文艺又撩人。

但是这两个角色之间差了7年。

王珞丹并不高产,

和她同类型的女演员早就超过了她,

王珞丹还在路上慢悠悠的走。

有人说她高开低走,

她却乐呵呵的说“能红一次就不错了”

在演员路上掉了队的王珞丹,

反而获得了难得的自由。

自由穿过身体,犹如风穿过竖笛,

吹奏出每一个音符总有无限惊喜。

如果了解过王珞丹这姑娘,

就知道她有多可爱,

喜欢听她弹吉他,唱民谣,

喜欢看她玩滑板,骑摩托,

喜欢她自娱自乐的精神世界。

她是温柔潋滟的文艺女青年

也是爱运动的女疯子,

是温柔和感性的混合体。

这个女孩的世界很丰满,

有自己的节奏。

导演赵宝刚说:

王珞丹是一个用个性取胜的演员,

她演过的角色应该是别人无法替代。

她不给人生设限,

把各种生活方式,

各种标签在自己身上融合,

反而成了独特的自己。

珞丹,

成为了一块稀有的红色宝石。

01

舍 得

人生有舍有得,总要放弃一些东西,

才能得到你最想要的。

王珞丹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拿她的话说,爸爸是个“老好人”,

虽然妈妈管得比较严,

但王妈妈自带“相声体质”,特别开朗有趣。

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她更大的自由度。

上初中的时候姐姐在外地上艺校,

王珞丹心里埋下了“我也要考艺校”的念头。

但因为学习成绩不错,

父母在她身上寄予了“清华北大”的希望。

无奈之下,她只好选择曲线救国的道路,

维护她小小的倔强。

“毕业的时候,我妈正好不在,

我就偷偷报了赤峰幼儿师范学校,

选的是音乐专业”。

王珞丹很顺利的考上幼儿师范学院,

很幸运,她是最后一届包分配的学生,

毕了业就可以到小学教音乐。

王珞丹和姐姐

她是一个清楚自己所想所要的人,

上了两年学还是觉得自己当不了老师,

她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

说服妈妈带着自己来到了北京。

在考电影学院之前她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害怕,不知道考不上没有回头路怎么办。

考试的时候扯着嗓子唱了一首《无地自容》,

竟然幸运地通过了。

上了大学她也不着急递简历找剧组,

同班同学黄圣依大一就得到了演出机会,

直到2004年年底,王珞丹才有戏拍,

是大牌导演海岩的剧,

给她安排了警察的角色,戏份很多。

王珞丹看了那个小说,拒绝演警察,

反而想演银行抢劫犯的叛逆女儿。

她不在乎戏份多少,更在乎角色。

被初出茅庐的王珞丹拒绝过的不止是海岩,

还有赵宝刚。

赵宝刚原本是让她出演《奋斗》中的另一个角色,

但她非米莱不演。

事实证明,让她演米莱没错,

王珞丹把那股敢爱敢恨的劲儿演绎得淋漓尽致。

王珞丹一直很挑剧本,

可能因此错过了很多红的机会,

或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工作,

因为害怕无趣,

她的角色基本上没怎么重复。

有时想拍戏却接不到好剧本的时候,

她也会有点心急,但宁缺毋滥。

她说:

我不怕被忘记,

怕被你们记住的我是苍白无趣

02

隐 藏

2013年拍摄《烈日灼心》时,

王珞丹碰到了新的疑惑:

演员究竟应该隐藏在人群中,

还是一眼被认出是演员?

她给自己的答案是,

要训练出一个隐藏自己的能力。

有人说,这个圈 很复杂,

她说,其实很简单,

演员,做好你的功课,把这个角色演好了,

我觉得这是别人对你第一步的尊重”,

她用第二人称来指代自己,

像是抽离出本身,谈论另一个人。

王珞丹抽离自己,隐藏在角色中。

影视圈现在节奏这么快,

还愿意为了角色去体验生活的演员少之又少。

为了演医生,

她跑到北京协和医院蹲点体验生活,

背了很多的医疗台词和专业英语。

跟着医生进手术室观察,

看过鲜活跳动的心脏,

那之后好几个月吃不下肉。


为了演一个哑女,

跟聋哑人士交流接触,

找手语老师学习了近一个月的手语。

为了饰演一名专业级别的场地赛女车手。

每天都要呆在自行车上,

做60公里的爬坡,50次冲刺训练,

承受不住高负荷,在车上吐的稀里哗啦。

王珞丹练出四块腹肌,

腿上有和专业运动员一样的明显肌肉,

出席活动连短裙也不能穿。

她也在娱乐圈中也学会了隐藏,

王珞丹很容易得罪人。

比如有人问她,怎么评价这件事,

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她就会直说。

但现在慢慢学着更圆滑的解决问题。

王珞丹和白百何,因为相似的容貌,

相似的戏路,总被拿来比较。

在面对这样敏感问题时,

王珞丹学会了用一种八面玲珑的方式回应。

在一篇长微博中写下了

我们不是非此即彼的敌人,

而是可以各自精彩的奋斗同仁

这样大气的回应。

相对于曾经的不谙世事和紧张,

现在的王珞丹看起来更沉稳大气。

03

留 白

起初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自己是特别的,

但慢慢的又发现其实是一样的,

然后你就会接受自己这种雷同。

你想要去跳开,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在精神上更加强大。

生活也是如此,

只有在忙碌中去找一些空隙,

让自己放空,才能学会包容,获得新的东西

出道以来,

越来越多的人替她着急,包括她的妈妈,

“我在电视上老看不见你,你也不拍”,

每次,在最该乘胜追击的时候,她选择消失。

她越来越多地向往自由,

除了演员的身份,她也是普通人。 

2012年,做完电影《边境风云》的宣传,

她突然不想再过这样行程满满的生活了。

她要留白,保持一定的“空”,

才能注入新的东西。

她去了纽约,住在时代广场42街。

每天早上早起煮咖啡和鸡蛋,

然后步行或坐地铁尽情发呆、漫无目的地游走。

她很少去中国人很多的地方,

顶多是嘴馋了去吃顿火锅,

一个月后,她和新朋友一起去学跳舞,

晃晃荡荡跳得很丑但是很开心。

还误入了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的工作坊,

敲着竹竿子一脚又一脚地跺到地板上

练习下半身控制力,一跺就是一个月。

跟着熟知艺术的朋友去看画展,

听她们讲一幅画背后的故事、诞生的历史。

一位演员终要回归生活,

在荧屏上留下的故事、落下的泪水

才不会随时光而逝去。

在新剧《急诊科医生》之前,

她甚至一口气休息了9个月。

她要给自己一点空间,

去旅行、去学习、去生活。

她喜欢乐高,沉浸在安静的思考中,

堆砌出一个又一个成品。

她还捡起了荒废多年的滑板,

挑战各种高难度工作,

很享受飞翔的感觉。

在娱乐圈,她没有绯闻、从不炒作,

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追求和精神世界。

她享受这种“放空”,这种“慢慢”的成长

她说,自己现在没有那么着急,

不用总想着去证明自己。

“时间对于我来说,比十年前更珍贵了。

所以我想要去玩各种各样的事情,

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

04

少 年

我愿意花一点时间,

去唱唱歌,不为出唱片,就为喜欢;

去玩玩滑板,把曾经未完的挑战完成;

去尝试不同的角色,去过不一样的人生……

不为结果,只为初心,

不是少年时的样子吗?

聚光灯的背面,王珞丹有一种少年感。

她一直信奉“一切都为时不晚

想做什么就立刻做,不断挑战自我,

不管是什么年龄,只要是想做的事儿,

就要执着地将事情做到最好。

她会借用叶芝的诗说

“梦想是我的花朵,不曾随着年龄的增长,

停止肆意的生长”;

知乎上有人问“21岁玩滑板开始晚吗?”

王珞丹跑去回复说,

我都三十几岁了,只要你想开始,

不管什么时候都还是不晚的.。

她想做一个定格者,

戏里她用角色定格时间,

生活中她用文字和照片,

来定格稍纵即逝的美好。

王珞丹拍摄的极光

王珞丹最喜欢黑白滤镜,

唯有黑白,不退丹青。

不想刻意变得有趣,

只是因为有趣才去尝试。

生活被喜欢的事情填充,

滑雪、架子鼓、手风琴,

攀岩、花艺、潜水.. ...

如今,王珞丹33岁了,

感情上的事还没着落。

金星调侃说王珞丹真的“落单”了。

她一点也不着急,

过着有规律的生活,

爱美食、爱健身、爱音乐。

让自己变优秀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现在没有男朋友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你完全可以自己活成理想男友的样子啊!

你的独立和优秀,

并不是为了给谁证明些什么,

而是得到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王珞丹在微博里写下一句话

“年轻人,努力让意识走在时间的前面吧”,

在这场和时间的比赛里,

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朝气和热慢慢就没有了,

王珞丹却跑出了她自己的方式。

10年后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呢?

生活万马奔腾,我们都在努力,

一点点拼凑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总要打败一些你所不喜欢的,

才能得到某些你所渴望着的。

希望你也能在汹涌的人流中,

也能尽量保持住你一小部分个性,

喜欢就尝试,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参照物,

因为你的参照物就是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