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墨徽州

 悲愤的公牛 2017-12-01


一个盛产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国度,同样盛产它们的承载物,比如古时书房里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其中人们还按天时地利人和,挑出了墨中极品——徽墨。



徽墨,即徽州墨,为墨中极品。初始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想来一块好墨与文人的关系,正如宝马之于名将,胭脂之于美人。中国古代的雅致生活,就在一方徽墨散发的缕缕松烟香气里。


古人不研墨,不成书,今人大多蘸墨汁书写绘画,案台边不再有低头研墨的如花美眷,少的是份不急不缓,相濡以沫的意境。


在实际功用上,墨汁胶质重,研墨较轻更流畅顺手,层次感更丰富,好的徽墨可助逸兴壮思飞。


一笔落纸,焦、浓、淡、枯、湿五色跃然而显,可似天上淡云,也可浓烈如野马。辅以各种天然材料的加持,墨迹能百年不退,光泽如新。



人磨墨,墨也磨人,从研墨到书写,从实物化为纸上云烟,这是一个凝气静心、修身养性的过程。


当你遇上一块上好的徽墨,闻一闻它研磨后散发的松烟香气,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写一写字,摒弃浮躁,获得精神的愉悦。



古时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制作好的徽墨,配方也是极为讲究的,松烟、桐油烟、牛皮胶、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调配其中。


如此制出的徽墨方能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



但墨的金贵,却更贵在手艺、心血和时间。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


墨的黑色取自于松树燃烧所产生的烟灰,从制烟到完成,徽墨的制造需要经过炼制、和胶、捶墨、晾墨、修墨、描金等多道繁琐的工序,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艺术的创造。


炼烟是用不完全燃烧的方法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尘,在密闭不透风的烟房里,用灯草点燃油灯,每盏灯上覆一瓷碗,烟熏在碗里。




燃烧时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炱黑度、细度、油分、灰分。同等重量的烟煤,体积越大,比重越轻,颗粒越细,质量越好。



和胶:将炼好的烟用细绢筛到缸中,倒入煎好的胶混合麝香等中草药搅拌均匀。



捶墨:置于铁臼里捣研、揉搓、捶打,直至初墨成型。据说和料要反复锤敲达“十万杵”,烟料和胶合料才能达到细腻均匀的程度,制成坯料。



成型后,制模师傅会将一大坨的墨,按照后期制作所需要的重量分成一锭一锭。



相同重量的墨锭经过充分揉搓,制成圆柱状,再放入墨模进行压制,模上的图案就会印在墨锭表面。



待冷却后取出墨条,进行晾墨

晾墨房恒温恒湿,风不能吹,光不能晒,火不能烤,将成形的墨条取出,放到木板上摊开晾干。




一两的墨锭需要6个月时间,二两的墨锭需要8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的晾晒时间越长。



然后修墨,墨锭晾至三成干时,就要进行锉边处理。墨锭在模具中挤压后,边角会有一些毛边,锉边就是用工具将墨锭边角上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



最后描金,晾干后的墨锭在出厂前,工人会按照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



每块小小的墨块看似轻巧,实则包含太多匠人的辛苦。却因为徽墨,我们的历史,墨香四溢,书味芳华。



来徽州小镇·徽州书房,铺一张素纸,研一方徽墨,嗅着飘散的淡淡松香,墨研至尽而香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