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抛物线中的定点定值
2017-12-01 | 阅:  转:  |  分享 
  
上海中学数学·2012年第12期47

抛物线中的定点定值

214031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刘峰

最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抛物线的一

些性质,现将其中关于定点定值的部分性质整

理如下.为行文方便,约定文中抛物线方程都为

Y。一2p,r(>0),0表示坐标原点,文中所有直

线斜率都存在.

性质1:过P(一t,O),(f>0)任作一直线交

抛物线于点A、B,点C为B关于轴对称点,则

直线AC恒过定点(t,0).

证明:设A(易,),B(券,),c(券,一),

因为置线AB过点P,所以是一是,即

二旦一一二旦一

,整理得r一,由AI、,,,正q,、

一(券一(

c坐标可得直线Ac方程为一二2p’一Y二lYz



即一(—f),则直线AC恒过定点(£,0).

性质2:A为抛物线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

点,连接AO交直线一一2p于点C,过C作I,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B,则弦AB恒过点

(2p,0).

证明:设A(.Yo,Y。),则直线OA的方程为

一可得C(--2等)''贝0可得B(等,



4



4P



2),所以走一二专一蚕,从而可

2pY

得直线AB的方程为一竺一2p),则弦

AB恒过点(2P,0).

的过程,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笔者又借此追

问:由此你能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什么特点?一

学生站起来口答:“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笔者

对学生回答很满意,这正是等腰三角形的重要

性质.通过一题多变学生对全等的应用得到了

巩固,又对等腰三角形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的

思维在题目的不断变化中打开,达到了思维的

性质3:过抛物线的焦点F任作弦AB,分

别过A、B作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抛物线的准

线于C、D,则AD、BC交于原点0.

证明:设A(2

,),B(,3,),则c(一

鲁,),D(一等,),因为AB过焦点F,所以

是m墨一面0--yz,整理可z—

p,则是一五Yl--Y2

2p‘2



2p(y一z)Y+P,从而可设

直线AD的方程为Y一是AD+6,将A(ffl,Y)带

人可得b一0,从而直线AD过原点,同理直线

BC过原点,从而结论成立.

性质4:已知A(_f。,Y。)是抛物线上的一个

定点,过A做抛物线的两弦AB、AC,若是AB·

k一m(m≠0),则直线BC恒过定点(一,

一Y。).

证明:设A(券,B(券)、c(豸),

过B、C两点的直线方程可整理为:2p:c一(Y+

Y2)Y+Yl2—0.已知kAB·忌Ac—(≠0),即

言二·考二=,整理得2p(券一)一3,;;。‘z77z

2p222

(+)(--y。)+YYz一0.易见点(。一,一

Y。)在直线BC上,即结论成立.

性质5:A、B为抛物线上任意满足是m+

较高层次,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及对习题的应变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

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

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数学课堂教学

的大容量、高效率.

42上海中学数学·2012年第12期

抓“双基’’促“建构"追寻高效数学教学

一道中考题的阅卷感悟

22636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崔云

2012年南通中考试卷第25题是一道简

单的函数应用问题,题目是从函数图像中获

取信息,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有

幸参加了这道试题的阅卷工作,有一些发现

与感悟.

1试题分析

题目:(2012年南通第25题)如图1,甲、乙

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

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

是一m的两点,则动直线AB恒过定点(。,).IVBi一『=P一P,则+

㈣2测…一++一知

是一+一,既有一,过A、B的—l_+—吾;又因为-ABt—P+Pz一

线方程可整理一一葡2p高+面1一+

+,易见点(o,)在直线A1__2mmB上,即1--cod(臼+号

动直线AB恒过定点(O,).

性质6:P(,Y)为抛物线上一定点,A、B

为抛物线上满足是一一k的任意两动点,则有

n一一

Yo.

证明:设A(.-y1)、B(),则一



2p同理k(~--2

T

p-自kCA=--

yoyo瓠T。。

2p2户

知,y..+一一(y。+Y),即Y+一一2y。,从

而]~AB--一P有]gAB=--~



-陛质7:过抛物线的焦点F任作弦AB、

CD测击+击一吾,击+一1.

证明:以F为极点,抛物线开口为正方向

对称轴为极轴,建极坐标系,则抛物线的极坐标

方程为p一--,设0为FP与极轴的夹角,

则A、B的极半径为P一IFA】一,lO2—

2p.2

性质8:过抛物线的焦点F任作弦AB,弦

AB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C,则

lABI:lFC一2.

证明:以F为极点,抛物线开口为正方向,

对称轴为极轴,建极坐标系,则抛物线的极坐标

方程为fO—,设0为FA与极轴的夹角,

D为AB的中点,则FDI一÷(1FAl—lFBI)



(~)一pcosO

,而fCDIcos/)1cosOsin0—2、1一+”

一一(+)===IAB

有结论成立.

以上部分性质特殊化后可以得到许多熟知

的结论,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除性质4、性质

8,其他性质都可推广到椭圆与双曲线中去.

参考文献

[1]护成躲,姜官扬.对一道高考题的拓展性研究

EJ3.上海中学数学,2011,1~2.

E2]严军,周勇泉.抛物线一个几何性质的发现[J].

中学数学月刊,2006,02.

献花(0)
+1
(本文系啊凯的世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