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北极圈,到阿拉斯加的旷野中去

 p0oouuu 2017-12-02

在度过这样无数个疲惫、重复的日子后,我想也许冬天、也许生活,可以换个方式度过。

离开城市,向阔别已久的大自然奔去,北纬61°,北纬64°,北纬68°,这是行驶在阿拉斯加旷野中所刷新的地理记录。一路向北,在冰川上听气泡的破裂声,在极地列车上和驼鹿擦肩而过,在雪夜中仰望穹顶舞动的极光,在旷野中和雪橇犬肆意的奔腾。当穿越北极圈,驶向美国现代公路文明的尽头时,城市霓虹的颜色从眼前消失了,车水马龙的声音从耳中离开了。

1.冰冻星球马塔努斯卡

蓝色的千年冰和白色的雪层汇聚在安克雷奇的马塔努斯卡,这是在美国开车能够到达的最大冰川,27英里长,4英里宽。冬季阿拉斯加允许游人进入的冰川甚少,马塔努斯卡就是其中最好客的一个。沿着格伦公路驶向这里,庞大的冰山与河流出现在车子的右手边,像是两头遗世而独立的远古巨兽。
穿上冰爪鞋,在向导乔迪的带领下开始徒步,从冰川中央向前看去,那些宽阔的白色冰流虽然外表坚硬如铁,但是却以一种优美的曲线从高山样的岩壁间穿过,形成几十米高的天然滑梯;被风力和河流剥蚀的冰岬在身旁突显而出,如鲸鱼般探出头或尾,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冰川。
步行在这片神奇的世界里,那些从裂缝、冰川壶穴和冰坑里反射出来的淡蓝色光亮无比迷人,还有湛蓝冰坑中数不清的蔚蓝色水塘,以及表面错杂交织的溪流,无论大小,都以一种优美的姿态在光滑的河道中打着漩涡慢慢滑行。每走一步,这些景色都能唤醒内心对自然界的由衷钦佩。

在城市之外总是有一些冷酷仙境,让人一旦踏入其中,就会不知不觉穿越到另一个星球,马塔努斯卡就是这样一颗冰冻星球,时间在这里静止,空灵的魔力召唤着每一个人。
我在三月份来到阿拉斯加,幸运的遇到整个冬天最温暖的日子,马塔努斯卡开始出现融化的迹象:站在通透的冰川上面,便能够看到冰川下涌动的气泡,冰层较薄的地方,顽皮的男孩跑上去小心翼翼踩着,便能够用脚掌的力量将冰层下的气泡赶着走。乔迪还在耳旁讲着些什么,可是我的眼睛已经完全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在徒步之外,马塔努斯卡还有很多可以攀爬的冰洞,它们的入口都相对狭小,需要全身贴地才能进入,里面的景致绝对值得人类重新回到四肢行走所付出的努力。那些被白雪覆盖下的冰川呈现的蓝色,在钻入冰洞后看起来会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冰川冰不全是由水结冰而成,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空气,无数的冰气混合体在白光深入冰层并吸收之前就将他们反射了。

因此,雪和冰川表面呈现明亮的白色,而当光穿过更深的冰川时,一些气体已经被挤出了冰,留下的气泡使得光返回原路,结果是冰川内部深处的蓝光发生了散射,在冰洞内深蓝色的光线下,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许多。

2.最后大陆的极地列车

对于很多人而言,飞机、火车、渡轮、汽车、单车,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多是帮助自己同环境发生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太多人有着火车情结,而这对于幅员辽阔的美国土地来说,再合适不过。

飞机的普及,几乎让美国的整个铁路系统转型为观光旅行服务,随之诞生了不少为观光而设计的火车路线,比如西海岸往返于西雅图和洛杉矶的海岸星光,还有落基山脉在科罗拉多州派克峰的齿轮铁路火车。
从安克雷奇北上费尔班克斯的路程,我特意选择了著名的极地列车,一览冬季这片最后大陆的风貌。

对这辆列车最初的期待,完全来自于2004年的那部《极地列车》的动画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跟随圣诞老人来到北极村的奇妙际遇。那时14岁的我,身处中国北方极寒之地,开始了对西方大陆极寒之地的最初幻想。而整部电影的原型,就是这辆来自于阿拉斯加的列车。
极地列车之旅要拜访的重量级朋友是麦金利山,2015年9月之后更名为迪纳利峰,她是整个北美洲的最高峰,海拔6193米,形成于侏罗纪末的内华达造山麦金利山风光运动。由于地处边陲,天气寒冷,2/3的山体终年积雪,山间经常笼罩在浓雾之中,除了火车也可以选择乘坐小飞机到迪纳利峰中去看看。

冬季的阿拉斯加天气阴晴不定,看到迪纳利峰的几率在20%左右,如果遇到暴风雪,极地列车就会变成枯燥之旅。而我们足够幸运的见到了她的面庞,整车人激动,贴着车窗拍照,列车长也贴心的帮我们停稳了火车,让人们可以在两节列车之间衔接处打开车窗拍摄远山。

3.深邃夜空的绿狐尾巴

日出日落,阴晴雨雪,星空极光,当抬头看到的不再是被城市高楼分割成碎片的天空时,我们头顶的这片苍穹便不分日夜的上演着立体式电影。

选择在极光爆发最强烈的季节来到费尔班克斯,期待北纬64度能够为我带来好运。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拉布兰德萨米人相信极光是北极某个地方摇动着的巨大狐狸尾巴,因此极光也被称为“绿狐的尾巴”。
乘极地列车抵达费尔班克斯,办好租车手续已是晚上10点钟,在开车驶向郊区小木屋的路上,欧若拉便以左手绿色右手红色的姿态呈现在道路两旁的森林之上,像是天空那边有人正在发送着无声信号,以舞动的方式变换着,表达着。

抵达住处,天阴,晚上11点到午夜2点的天空一直被乌云笼罩,虽然极光指数已经到达4,但是大部分天空被木屋上方的云遮住,效果不佳。
为了寻找不同视角的极光,第二天我又来到山上等候,木屋的主人十分友好,为了照顾极光拍摄者,每一个入住的旅客都被禁止在晚上打开木屋外的大灯,以免产生光污染。

4.阿拉斯加的野性呼唤

雪橇犬巴克被盗猎者从南部加州温暖的山谷偷运到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在冰雪中挣脱了文明的桎梏,感应荒野的呼唤。从那时起,雪橇犬的命运和阿拉斯加紧密的联结在一起。

狗拉雪橇是阿拉斯加最传统的交通方式之一,为了保持狗拉雪橇文化和阿拉斯加哈士奇的品种,从1973年开始,每年三月份阿拉斯加都会举办狗拉雪橇的竞赛,起点为安克雷奇,终点在诺姆,赛道全长为1790公里。
这些雪橇犬都是阿拉斯加跟哈士奇的混血,虽然相貌不如纯种哈士奇俊美,也没有纯种阿拉斯加身形庞大,但是这种混血的犬类更加适合雪橇犬的工作——普通的哈士奇奔跑速度在20英里/小时,而这种混血阿拉斯加哈士奇能够达到30-40英里/小时。

奔跑中的雪橇犬们不时啃一口路两旁的积雪,这并不是因为口渴,而是通过雪的温度来帮助身体散热,这些中大型犬种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奔跑,否则很容易生病。ps:看gif感受一下我们被狂颠的过程吧!

5.美国孩子的圣诞老人

在美国来一场公路旅行,你会发现路旁边总有一些巨大的塑像,比如66号公路两旁的公路巨人,以及费尔班克斯北极村路旁的全美最大圣诞老人雕塑。只要开车从路边经过,就绝对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地方,而这也正是大型雕塑设立的目的——招徕顾客。

如果说之前乘坐极地列车来到冰雪之地是童话故事的开始,那么跟着《极地列车》故事的发展,我终于来到了圣诞老人的家。是的,这里就是美国童话故事中圣诞老人的住所。
事实上每到12月的时候,这个小小北极村的邮局就会繁忙起来,无数信件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雪片般的飞过来,这些信件上的收件人都是“圣诞老人”,地址是“阿拉斯加北极村”,这些信大多是由孩子们寄来的,当然也不乏成年人写信为了得到“北极村”的邮戳。

在圣诞老人的家里,可以看到一大面墙上贴满着全世界各地儿童写给圣诞老人的信,中文、英文、法文、韩文等各种语言。很多孩子的信都是先问候圣诞老人,然后列举出今年自己良好的表现,最后列出礼物清单,圣诞老人之家的工作人员还会挑选一些信件以圣诞老人的口吻回复。

6.在死亡公路穿越北极圈

告别费尔班克斯,告别在阿拉斯加定位系统上能够找到的最后城市,这次旅程真正的冒险开始了。向着北极圈进军,期待到达冷脚和死马点,美国现代公路文明的尽头。

在费尔班克斯租了一辆很小却带有卫星电话的车,一路向北,踏上了恶名昭著的道尔顿高速,自此手机信号消失全无,彻底告别文明社会。

这条有着死亡公路之称的高速全长414英里,从育空河到普拉德霍湾,沿途经过北极苔原,最远到达阿拉斯加北部。由于坐落在极度偏远跟荒凉的地区,道尔顿公路几乎所有路段都没有进行铺筑,路面上到处都是砾石,目的是为了给大车增加摩擦力。土地管理局提醒驾驶者,“你不会看到任何餐馆、礼品店以及加油站,所能看到的就只有森林、苔原和山脉。”
从费尔班克斯到冷脚营地的高速景色荒芜,一路相伴的除了贯穿阿拉斯加大陆的输油管道,便只有不时路过的重型卡车。这里是十八轮卡车的故乡,每天无数的汽车人穿梭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草绿色、大红色、亮紫色,重型卡车卡车色彩鲜明,成为这条被白雪充斥的道路上唯一能够聊以慰籍的点缀。

在公路上一些较为狭窄的路段,会有先导车为大车开路,看到标有“Oversize”标识的车,应当立刻找到较宽的路面停车,等待大卡车安全通过之后再出发。这是道尔顿公路上的汽车社交礼仪,也是拜访者向这条公路秩序的致敬。
在道尔顿公路沿途,留下人类痕迹的景色一共有两处:一是横亘在长达1875英里育空河上的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这是阿拉斯加地区唯一横跨该河的桥梁;另一处是北极圈公园,开车停到公园的入口处,会有一个木牌显示已到达北极圈,以及一些文字介绍。
到达冷脚住在了附近的怀斯曼村落,这里是世界上最靠北的常年有人居住的村落,在2000年人口普查时有7户21口人,到了2010年人口普查时就只有14口人了。城市和村落,对于居住的人而言都是一种围墙,总是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去,还有一些人拼了命的想要逃出来。
继续开完这条死亡公路,据说从冷脚向北70英里是道尔顿公路风景最美的一段,这里有整条公路的最高点Atigun Pass,它孤独的守望在Brook Range山脉,偶尔有十八轮经过,可专门探望它的人少之又少。

不知是天气变冷还是即将到达极北之地而产生的心理作用,竟然从踏上这段路开始就不断发冷,一路向北,在一片荒凉至极的雪山当中,停下了车,眼前的画面已经不再优美,而是被无尽的荒凉取代。

实用信息

最佳旅行季节

5月到9月是阿拉斯加气候最舒服的时间段,开放的国家公园和火车线路最多,还能够看到野生熊;冬天的阿拉斯加虽然气候寒冷,娱乐项目不多,但是非常适合极光的观测。

本地交通

在阿拉斯加搭乘飞机、火车、大巴都可很方便,在安克雷奇和费尔班克斯自驾租车也非常方便,普通的四驱车就可以应付冬天的冰雪路面,在机场附近就能找到Avis等租车公司。

如果计划从费尔班克斯继续向北自驾,就需要预约专门的卫星车,在Arctic Outfitters等租车公司可以预定,车上配有卫星电话、急救箱和雪胎,并且提供救援服务。

本地住宿

安克雷奇和费尔班克斯市区的酒店资源很丰富,各大连锁酒店都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在市郊看极光可以选择费尔班克斯附近的Chandalar Ranch木屋、Mount Aurora木屋或Chena Hot spring温泉度假村,以及冷脚附近的Coldfoot Camp酒店和Boreal Lodge Wiseman木屋。

航班

阿拉斯加州内以阿拉斯加航空为主,从国内出发可以搭乘海南航空至西雅图转机,再乘坐阿拉斯加航空到达州内各城市。

签证

从中国前往美国的旅游签证由原来的1年期延长至10年多次往返,这为赴美旅行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10年美国旅游签证并不意味着可以单次在美国停留10年,而是10年之往返不用再申请新的签证,在美国可以停留的时间长短由签证官决定,旅游签证一般是3-6个月。

购物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免税州之一,在商场和机场里不妨采购一些生活用品;在安克雷奇的博物馆有很多精致的骨质手工艺品,在费尔班克斯的小木屋或农场里,也会有当地人自制的工艺品出售。

美食

来到阿拉斯加一定要尝一尝这里的帝王蟹,推荐费尔班克斯的海龟餐厅,整个店面都是以海龟坐装饰,帝王蟹腿和牛排味道非常棒。自驾穿越北极圈记得多带一些食物,路上的餐厅太少了,如果不想吃泡面的话,就要自己动手来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