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学之本,惟有师范

 fzy3833 2017-12-02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更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最近和谐君在网上看到一篇中国教育现状分析的文章:



在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工作方针,试图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上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道路上存在着很多很难调和的矛盾与阻力,甚至在有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存在根本性偏差。这些问题不光反映在教育的某一个阶段,而是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普遍存在。


中国教育首先备受大家诟病的一点就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贯彻应试教育。以现在热门的中学课程改革来说,表面上是“教育改革”,实际这只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


学生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站在学校的角度,应试才是重点,至于素质教育,则是乌托邦式的没有现实价值的美好愿望。中国教育几乎是在学校一步到位的,强调“师道尊严”,教育活动的目的说到底基本只为应付考试,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


这种观念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中国人口虽多却缺乏人才,智商出色却缺乏创新,文凭虽高却道德缺失。不论我们在教育中投入多少,这种尴尬的境地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几乎是必然的。



暂不论这篇文章的说法正确与否,和谐君认为素质教育的推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育红小学的丁主任在一次教师素养培训合作中告诉和谐君,在教育里面的角色无非三个:学生、家长、老师。但对于学校来讲,想要教育学生,先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育能力和素养,成立一支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教师队伍。


之前育红小学很多老师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观,总是认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每一次的检查应付好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拖学校的后腿。


很多合作的校长都曾提过类似的问题,表示教师行业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其实在和谐君看来,教师的思想和素养对于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兴学之本,惟有师范

——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李觏



学生素质的好与坏,关键在教师的教和带,教师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制约和影响着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而教师的言行又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搞清教师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途径。


和谐号名师到校《教育的根本是什么__谈优秀教师的核心素养》培训课程,本课程的知名校长和著名教育管理专家组成,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跟不上引导教师提高核心素养。


课程主要内容:
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对教师本人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古人常说:“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当今中国,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师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队伍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核心素颜包括一下几点:


第一

思想品德素养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上的人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远远超过一般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德”是师之本,德高方有严教。反之,教育者的德行若非优于受教育者,又岂能为师!


第二

职业道德素养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圣神使命,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则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核心。


第三

知识与综合素养


当今世界正步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养。


第四

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修养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还要求教师本人具备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修养。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影响着学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人格,教师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有三:一是制度化的教师教育,包括职前专业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二是校本研究及培训;三是专业自主发展。


  • 持久的读书学习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接力手,就是终身与书为伴的职业,所以应是书籍的天然爱好者和自觉阅读者。而要做具有深度、广度和高度的教师,除了悟性、思考和实践体验外,就要靠前人,他人的智慧、涵养、熏陶和护持。


  • 全方位有深度的教育思考


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可以概括为“主动学习→积极实践→深度思考→广域合作”四个密切相关的环节,其中居于核心环节的是有深度的思考,深度思考就是上述系统整体、广泛深入的教育思考


  • 自觉的不自觉的教育实践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