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发布】《盱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公示说明

 大千世界学无涯 2017-12-02



未来的盱眙

确立了怎样的发展定位?

县域空间结构如何调整?

中心城区空间如何布局?

县域城市特色如何彰显?

就让小编带您在

《盱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探寻盱眙未来的模样

……


盱眙确立了怎样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增长极、门户、名城


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趋势、上位规划新要求,本次总体规划确定了盱眙打造淮安南部经济增长极、南京都市圈北部门户城市、长三角山水文化休闲名城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定位。



基于盱眙的区域背景、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判断,提出了量质并重,集约发展;整合资源,差别发展;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发展路径。



具体来说,作为淮安南部经济增长极,当务之急是加快宁淮产业园建设,提升宁淮合作水平,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作为南京都市圈北部门户城市,要主动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实现产业功能错位补位,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平台载体共建共享,比如健康养老产业、城际铁路、宁淮产业园。作为长三角山水文化休闲名城,要面向长三角市场,重点打造环洪泽湖休闲度假、淮河文化体验和生态乡村休闲等旅游产品,同时,强化区域合作,共建江淮生态经济区。



盱眙县域空间结构如何调整?

关键词:连片、集约、整合


基于盱眙县域空间发展现状,通过“生态空间开敞连片、城镇空间紧凑集约、县域分片整合发展”的空间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和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实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以生态保育为基础,引导开敞空间连片发展,构筑淮河、龙泉湖、陡湖等为主的水域与西南丘陵山体及城乡平原地区的农田等生态资源要素组成区域开敞空间。培育县域发展潜力大、发展条件优越地区形成片区的核心,形成县域空间发展的增长极,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并引导城镇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结合现状县域优势特色资源,尊重现状交通走廊走向,将空间发展临近、优势资源相近的乡镇有效整合,以片区引导县域空间差异化发展。


基于盱眙县域不同的地理特征、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将整个县域划分为“一主三片”的空间结构,“一主”即主城区,“三片”即河西片区、东片区、南片区。17个乡镇调整为10个。同时形成“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城镇人口总量控制在72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47万人,马坝10万人,旧铺5万人。


盱眙中心城区空间如何布局?

关键词:集聚、生长、延伸、共生


基于盱眙的山水环境特征,中心城区规划形成“核心集聚、三轴生长、廊带延伸、多片共生”的空间结构,提出了明确边界、集约发展,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品质提升、彰显特色的发展战略。



城市实施“南拓、东调、西优、北控”的空间发展策略,合理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主要以存量空间挖潜整合利用为主。城区主要向南、向东发展,由淮河、新扬高速-北环路-盱马路、235国道-新121省道所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具体来说,“核心集聚”,即淮河东路与金源北路交叉口区域为城市商业中心,同时在城区四个方向各形成一个片区中心;“三轴生长”,即沿山水大道、金桂大道、淮河东路-金鹏大道-圣山路形成城市功能发展轴,也是体现盱眙地方特色的重要景观轴线;“廊带延伸”,包括淮河休闲景观带、南北山体生态廊道、淮河-龙泉湖生态廊道;“多片共生”,包括老城片区、城中片区、城北片区、城东片区、城南片区、开发区、市场物流园、凹土产业园、港口产业园等多个片区。品质提升、彰显特色,即以旅游为核,打造旅游服务中心。


盱眙县域城市特色如何彰显?

关键词:山水、人文、历史、城建


以延续山水形胜的总体格局,传承多元融合的品牌人文内涵,建设富有活力的特色城镇空间为总原则,规划形成“淮河明珠山水韵、帝里繁都古今情”的总体定位,积极挖掘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塑造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特色。将盱眙中心城区城市特色定位为一水绕都梁,山城两相依;河湖脉相连、双翼同生辉



具体来说,形成“显山露水、一城三景”的景观风貌结构,一城指中心城镇集聚区,三景指各具景观特质的景观风貌区,包括淮河以西的沿淮水网风情区、依托西南县域丘陵地带的山湖林郁风光区以及县域东部的田园开敞景观区。



形成“多元融合、都梁新秀”的人文特色,重点打造“一带两片、多点散布”的文化特色布局。一带指以235、344国道为联系的文化时空体验带,多点指县域其他地区相关文化的展示和塑造,凸显盱眙整体文化氛围,如黄花塘镇、鲍集镇等。



形成“红绿交响、特色高地”的产业特征,以红(龙虾产业)绿(山水旅游)为触媒,结合凹土产业、轴承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集中区开展工业旅游活动,展示独具特色的特色制造业风貌。



形成“主题景观、园林之城”的整体特色。中心城区利用山水资源,提升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打造山水融城的城市空间。各镇区在加强镇区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梳理资源找准优势突出重点,形成多样特色空间。




旅游空间布局为“一心三片、一环两带、三区联动”“一心”即位于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中心,“三片”即水乡湿地休闲片区、水乡生态休憩片区、历史文化体验片区,“一环”即旅游交通环线,“两带”即淮河旅游观光带、环洪泽湖旅游观光带,“三区”即天泉湖旅游度假区、淮河口旅游度假区、西汉王陵主题旅游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