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海一号”出水10年,它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龙叔文馆 2017-12-02


十年前,“南海一号”古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整体打捞出水。本报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历史性时刻。


从1987年第一次发现“南海一号”沉船,到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时间过去了整整20年;而从这条南宋时期古船不知原因地沉没,到它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岁月已经走过了800多个春秋。


“南海一号”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古船,它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甚至成了某种符号,某种象征。

20年前的海底发现

中国文物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曾被南海的文物失窃问题深深困扰,一筹莫展。


1986年4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嘉士德拍卖行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出现了23.9万件之多的中国文物,多半为明清瓷器。接到海外华侨举报后,中国国家文物局极为重视,而西方冒险家在南海海域盗捞沉船的事实也浮出海面。


后来我们知道,那次拍卖会的几十万件中国文物出于英国人迈克·哈彻之手。此人于1983年和1985年在南海海域各捞到一条沉船。拍卖的中国文物正是来自于这两条船上。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魏峻说,由于外国商业打捞公司并不公布打捞沉船的地点,或即便公布,地点也往往是在主权存有争议的地区,因此,“除非我们当场抓到他,否则很难申诉主权。”

1986年,国家文物局派出了两位陶瓷专家耿宝昌、冯先铭,携带了3万美元,想买回部分文物。可是这点钱,当时连一件像样的文物也买不起。而哈彻在整整三天的拍卖中,共赚了两千多万美元。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南海海域捞船盗宝的并不止哈彻一家,哈彻只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起步,迈克·哈彻这些西方盗宝人的刺激,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向记者说。

刺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起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就是“南海一号”的发现。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雇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18世纪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锡锭在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沉入海底。由于当时有船员逃生,因此对沉船地点有一个相对细致的描述。

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找到中国有关方面要求合作打捞这条沉船。当年8月份,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接受请求,由下属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这一业务。当时英国的打捞船用声呐确定了几个可疑点,并用一吨多重的抓斗去试抓。其他几个地点什么也没有抓到,但在其中一个地点,一抓斗下去却抓到了很多瓷器和中国古钱等等文物,还有一些船板的碎片。

“当时到底抓了几下已经不可考证了,但肯定不止抓了一下。”魏峻说。就在这时,广州救捞局方面的人员及时站了出来,制止了英国人继续打捞的企图。“这是中国的文物,不是你们要找的那条东印度公司的船,不在我们的合同范围之内,你们不能继续打捞了。”

英国人要找的那条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最后并没有找到,“那条船应该还在阳江附近的海域内。”魏峻说。但是,那一次的发现,意义远比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大得多。

中方人员对已打捞上来的文物进行了及时保护,并上交广东省文物管理部门保管。在清理出的200多件文物中,不仅有宋元时期著名窑系的精美瓷器、“政和通宝”、“绍兴通宝”铜钱,还有一条具有异域风格的长约170厘米,做工精细的镀金腰带。

随即,国家文物局根据捞上来的文物初步鉴定,认为这是一艘宋元沉船。当时它还没有“南海一号”这个响亮的名字,只是被平实地称为“南海宋元古船”。

当年9月,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水下考古机构。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虽然起步了,但“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甚至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张威这样回忆。

“南海宋元古船”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但当时我国根本无力独立打捞,只得先派出水下考古队员出国培训,并积极组织近海考古训练和演习。

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正式签订了合作进行南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发掘的意向书。“那一次合作,虽然只进行了5天,但是还是有成果的,虽然没有接触到沉船船体,至少我们又找到了沉船的大致方位。”张威说。

1989年11月15日到20日,中日考古工作者对“南海宋元古船”进行了首次水下调查。由于当时季节不好,风急浪大,海水能见度极差,尽管使用了美国生产的SMS—960旁侧声呐搜寻,并有13人次的潜水探摸,也仅仅只采集到一片白瓷碗碎片。

也许是在现场亲身感到探摸难度太大,也许是对探摸的收获有些失望,日本方面后来没有把合作继续下去。但经过把捞出的白瓷碗碎片与1987年打捞上来的瓷器对比,认定属于同一批的物品,这就为确定沉船遗址的方位提供了依据。

这次考查另外一个小小的收获是,当时的中日联合调查队队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给这只古沉船起了一个名字,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南海一号”。

“但那时,‘南海一号’可不像现在这么有名,只是少数一些考古、文物工作者知道。为了防止盗宝者非法发掘,当时还采取了一些保密措施。”张威说。

从那时起,张威他们与“南海一号”一别就是12年。这期间,他们先后进行了海南省文昌县宝陵港清代初期沉船调查、山东长岛古代沉船遗迹勘察、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调查与发掘、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抢救发掘等一系列工作,打磨队伍,积累经验。但“南海一号”始终是他们心中放不下的一个梦。

12年后重启探查之旅


2001年,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启动了重新探查“南海一号”的车轮。

香港有一个“中国水下考古探索研究会”,由一些从事潜水教练、旅游潜水工作的热心人士组成,在一些合作中与张威等人交上了朋友。他们很想无偿援助国内水下考古研究一个项目,但这些人并非富豪,也拿不出太多钱,只有120万人民币。

“120万不算多,但当年我们水下考古队一年的经费也只有200万。”张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香港朋友推荐“南海一号”。依靠香港朋友提供的120万,国内有关方面又配了一点资金,一共200万,张威就带了一支水下考古队,于2001年4月重新奔向了广东阳江水域。

时隔12年,能否再找到那支船,谁心中也没有底。寻找过程确实很艰苦。他们依据的沉船定位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做出的,当时对沉船定位用的还是六分仪之类的船用导航定位系统,还没有卫星定位的GPS,精确度不是很高。而在能见度极差的水下,哪怕只有一点点误差,要想找到沉船也是极为困难。

由于沉船已被埋入一米多深的淤泥中,普通的声呐探测已不起作用,只能依靠一种能穿透泥层的叫浅地层剖面仪的特殊声呐。即使这样,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经费眼看要用完了,船还是没有找到。

对于1987年沉船的坐标,一开始是使用由香港朋友从英国公司方面找来的数据。后来,考古队又从广东救捞局方面找到了数据,发现二者之间差别较大,他们尝试使用广东救捞局的数据进行搜索,果然有了收获。

“水下摸查沉船,即便设备再先进,也需要耐心和毅力,运气也是很重要的。”张威说。在海底几乎完全没有能见度,完全靠手摸的阳江水域,运气似乎更不能缺少。在一次水下作业中,老队员崔勇意外摸到一块沉船凝结物,“经验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要找的。”

克制住内心的喜悦,他们继续下水探摸,这一次,崔勇找到了一枚瓷片。出水后,大家惊喜地看到,这是一片带裂纹的青白瓷片,与此前沉船中捞出文物的特征完全相符。

他们使用差分GPS对地点进行了精确定位。同年10月,考古队复查时,再次探摸到大量瓷片,遗址的重新发现得到了确认。

获得了对“南海一号”的准确定位后,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2002年春季,张威率领的考古队对“南海一号”进行了4平方米的试发掘,仅仅是这样小范围的试掘,就打捞出陶瓷约4000件,此外还有漆器、石制品、铁器、铜器、银锭及大量铜钱等,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一座宝藏真正展现在世人眼前!

自2002年后,又经过多次勘测调查,“现在可以基本确定,‘南海一号’长30.4米,宽10米,高4.5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魏峻告诉记者。

据保守估计,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海上丝路”的实物坐标


所谓“南海一号”热,真正热起来,就是从2002年以后。

对于普通人来说,说到“南海一号”,大约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上面价值连城的宝物。然而对于文化学者们来说,他们更看重“南海一号”承载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它对中国古代商业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证作用。

2003年,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等人,到阳江考察“南海一号”出水文物,当时明确了它有四个“第一”: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文物最多,内涵最丰富。基于这四个“第一”,并从丝绸之路的范畴出发,黄伟宗等专家提出用“海上敦煌”的概念,来概括“南海一号”的地位和代表性。

“海上敦煌”的说法提出后,立刻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其中不乏有名的专家学者。

本报记者此次赴阳江采访,恰好遇见了首次提出“海上敦煌”概念的黄伟宗先生本人。黄先生向记者详细解释了他是在什么意义上提出“海上敦煌”的概念的。

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丝绸和瓷器,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外贸产品。自长安或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再到中亚、西亚,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从汉朝开始,来自中国的丝绸就这样由各色商人牵着驼队,通过这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运输到亚欧各国。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亲程旅行记》中,第一次给这条道路起名“丝绸之路”。

在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也在通过海路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国外。这是一条从中国沿海港口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南海,抵达外部世界的贸易通道。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的两位大学者季羡林和饶宗颐,第一次提出中国古代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即有记载,当时中国船只从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岛东岸航行,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唐宋之后,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演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更加遥远,贸易也愈显繁荣,对于中国瓷器来说,再也没有比水运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运输方式,于是丝绸之路也进而演变成“陶瓷之路”。

在获得重要的考古发现以前,这条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只存在于零星的文献记载当中,对于贸易路线和贸易方式,人们知之甚少。直到本世纪航线沿岸的一些港口,陆续发现一些来自中国的瓷器和其他文物,人们才得以一点一点地拼接出有关这条航线的细节。这条航线显然早已超出东南亚的范围,而是穿过南海,驶过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甚至非洲东海岸的许多港口也有中国瓷器出土。

黄伟宗说,海上丝绸之路既然在世界上这么重要,它应该有个标志。这个标志现在找到了,就是“南海一号”。“南海一号”船头朝向西南240度,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如果说敦煌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的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黄先生把“南海一号”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敦煌”。

如果说,对“海上敦煌”这一说法的争论,还只是一种名词之争的话,那么,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非从发现“南海一号”开始,但“南海一号”的发现炒热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话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2005年,国家文物局宣布:争取在五年内,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及相关文化遗存串联在一起,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这其中,肯定有“南海一号”发现的重要影响。

黄伟宗记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争夺始于1991年。那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东亚考察“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中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当时黄伟宗也参加了座谈会。但那时的广州对此并没有做好认真的准备。黄伟宗说:“广州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更多的是见诸史料,仅有南海神庙、怀圣寺等少数边缘遗址,跟泉州的古船和港口比,显得很弱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即移师福建泉州。泉州展示了刺桐古港、南宋沉船和古代番商伊斯兰墓地等文物和遗址,激起考察人员兴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唯一入选的城市。2001年,福建省批准泉州市政府,以“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为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名争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不仅有福建的泉州,还有浙江的宁波,后来甚至广西的合浦、浙江的杭州和香港地区,都加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争夺中。原本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一直显得低调和被动的广东,由于有“南海一号”的发现,仿佛被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南海一号”猜想

持续几年的“南海一号”热,已经让人们对这条古船充满了太多的好奇,有太多的谜底等待揭开。本报记者在阳江采访,《阳江日报》的同行们总结了关于“南海一号”的十大谜团,颇有趣味,这里也转给读者一同品味。


谜团一:“南海一号”因何沉没

有考古专家推测,“南海一号”沉没的原因很可能与遭遇海上风浪有关,因为船体没有发生大规模断裂,不大可能是因碰撞而沉没,而且“南海一号”沉没的海域一直是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的区域。也有专家提出了新的猜想:“南海一号”是不是因为超载而发生沉没?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情况,“南海一号”上可能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铁锅等铁器。专家们进一步推测,如果遭遇风浪,“南海一号”沉没海底的状态应该是翻倾;如果遭遇触礁沉没,“南海一号”很有可能是船头或船尾先插向海底。而“南海一号”在海底淤泥中的状态是: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

谜团二:沉船的准确时间是哪年
20年来,“南海一号”出水了1万多枚铜钱和不少银锭,其中最晚期的铜钱为南宋建立后的20至30年间所产。由此推断,“南海一号”大约沉没于南宋初年,可能为高宗时期。但具体是什么年代,还有待出水后进行探究。

谜团三:“南海一号”始发港是哪里
一些专家根据船载货物,推断“南海一号”自泉州港及以北方向港口出发的可能性较大,出水的文物中就有福建德化窑和磁灶窑的瓷器,还有很多是浙江龙泉窑的产品,但尚无定论。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弄清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有哪些地方。


谜团四:“南海一号”的目的地是哪里

“南海一号”在海底的船头朝向是西南240度。有人推测,“南海一号”可能是开往东南亚或中东、非洲一带,但具体目的地是哪里,尚无实证。如能明确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宋代外交史、海外贸易史及航海史极有帮助。

谜团五:船主是什么人
“南海一号”的船主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近几年来,考古人员在“南海一号”上发现了一批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饰物,主流的意见是船主可能是一名富商。这些黄金首饰都比较粗大,像金腰带长1.7米,手镯有四两重,有人据此推断是一名身材魁梧、体型巨硕的外国富商。船主究竟是什么人,有待出水后专家寻找真相。


谜团六:船上还有些什么人
“南海一号”出水的金手镯中有一对比较小,好像只适合小孩子戴,并且船上有铜镜、朱砂等女性梳妆用品。有人推测,这些是否意味着船上还有孩童和一位女主人或者女乘客?水下考古人员还在“南海一号”上发现了眼镜蛇头骨,有人据此推测,当年可能有阿拉伯或印度商人把眼镜蛇作为宠物带上“南海一号”,作为漫漫海路上的消遣。

谜团七:“南海一号”是哪里造的船
多数专家认定,“南海一号”是一艘中国制造的从中国运载货物出口外国的远航货船,主要依据是:船上发现的“锚”,是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已经被考古专家鉴定为中国宋代的通用船锚;船身所用木材,都是中国南方生长的松木和杉木,当时经常用来造船。

谜团八:船上铁锅是不是在广东加装的

“南海一号”上不仅载有大量瓷器,还出水了成叠的铁锅,它们都是码放在瓷器之上的,铁器比瓷器重,为什么这样装?对此,有专家分析,在宋代,广东佛山的铸铁业十分发达,一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前,佛山都是中国最大的铁锅出口基地。“南海一号”可能是始发于福建或浙江某个港口,装上瓷器,然后又到广州或者佛山加装了铁锅等铁器。


谜团九:“南海一号”是否在阳江停留过

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港,其中东平和海陵岛是这条黄金航线上航船补给的重要港湾。“南海一号”途经广东海域时有没有在阳江停留过,有没有计划在阳江停下来补给和加装货物呢?


谜团十:船上到底有多少文物
有专家根据探测估计,“南海一号”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船上到底有多少文物,只有待出水开箱后,一一清点才会知道完整的文物有多少件,包括哪些门类。

两种打捞方案的博弈
2002年对“南海一号”的试掘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后,对“南海一号”的打捞便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按照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一般是采用布设水下探方,对沉船遗址进行逐区、逐层发掘,先发掘船内文物,再清理沉船本体的方法,即通常所称的“原地发掘”方案。这种方案有大量国内、国际的水下考古经验可资参考,安全稳妥,单次工作时间短,受海洋气候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使用的设备和技术相对简单,工作强度和难度相对较低。

但这种方案也有明显的缺点,“南海一号”所在海域的海水能见度极差,一般只有十几厘米,这无疑会影响考古发掘和资料采集的科学性。此外由于沉船个体较大且埋藏于深达一米多的海底淤泥之下,需要好几个工作年度才能发掘完成。由于台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每年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开展海底作业,由于海底淤泥沉积很快,每年都要面临大量的重复性清理工作。

就在此时,一个全新的想法出现在考古人员的脑海中:是否可以像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发掘殷墟YH127甲骨坑一样,采用整体取出、异地清理的办法,把“南海一号”整个移到一个新环境中进行发掘呢?如果这样做,不但避免了海洋气候、能见度对水下考古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为科学的、有计划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这就是所谓“整体打捞”方案。

然而,这种方案对设备和技术要求极高,单次投入经费巨大,且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自己摸索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当时在水下考古队内部也对这两种方案有不同的倾向,最后决定分成两组人马,各自深化两种不同方案。由国家博物馆方面牵头深化原地发掘方案,由广东方面牵头深化整体打捞方案。

2005年5月,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论证会,21位专家中有18人赞同整体打捞。

在阳江,记者向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的魏峻、崔勇等求证,到底谁是提出整体打捞想法的第一人?但他们都表示,对这一问题目前似乎存在不同看法,现在他们更乐于表示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魏峻同时说,也许提出整体打捞的想法并不困难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技术上来解决整体打捞的难题,而这主要归功于打捞技术专家们的努力。或许更重要的,是广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对整体打捞方案的鼎力支持。“这么大的工程,没有领导者的决心是难以想象的。”

而显然,整体打捞取得的轰动效果和影响力,是原地发掘不能相比的。从这一点来看,当初的决策确实是“棋高一筹”。

整体打捞值不值?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对中国首创的整体打捞技术方面的问题说上几句了。

简单地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就是将船及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一个钢制沉箱内,由大型浮吊将沉箱整体吊起,再通过全潜驳轮将其转移到岸边的临时专用码头,最后通过岸上的专门通道,使用气垫移动的方式将整个船体移至专门为“南海一号”建造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按照整体打捞方案,工作人员使用静压力把无底的沉箱壁压入淤泥,整体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然后在沉箱壁中下部均匀地穿引36根底梁,再插入钢板封闭钢梁之间的缝隙形成沉箱,最后把沉箱整体打捞出水。

整体打捞方案一出台,就遭遇到了所需费用昂贵的质疑。

据现在公布的数字,如果不算建造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1.5亿元人民币费用,整体打捞“南海一号”的费用大约是7100万元人民币。

对于这个数字是否准确现在还有争议,而这个数字是否属于“天价打捞”同样存在不同看法。

魏峻向记者谈到的看法是,与原地发掘方案需要的费用相比,整体打捞花费的7100万元并非不可接受。

魏峻举了一个例子,韩国于1976年发现的“新安”沉船,船体比“南海一号”小,上面主要装的是元代瓷器,他们采用了原地发掘的办法,一直到1982年才发掘完毕,前后做了十次工作,每次短的一个月,长的三四个月,这样总的花费下来,未必比整体打捞少多少。比如据张威透露,从2001年到2004年对“南海一号”的调查、试掘,花费就是两千万元人民币。

那么,为什么国外打捞公司从未做过像“南海一号”这样的整体打捞呢?魏峻的看法是,由于国外很多海域的能见度都相当好,比如地中海海底通常有30米的能见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不需要整体打捞。而“南海一号”所处海底能见度不足20厘米,原地发掘十分困难,整体打捞方案就是根据这种特殊情况制定的。

此外,“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需要很多特殊的条件,并不是一个可以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它要求海水深度不能太深,“南海一号”所在海底离海面的高度为24米。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海底一定要是淤泥底,不能有石头,不能有沙子,否则就无法用静压的方法将沉箱压入海底。

“其实,最终决定采用整体打捞方案,是经过了反复论证与研究,确实有了十足的把握才开始实施的。如果说这里还有什么风险,当初也不会决定这样做。”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魏峻告诉记者。

“打捞‘南海一号’花费的资金是7100万元,建造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资金是1.5亿元,如果打捞有什么闪失,这些投入将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南海一号’和它装载的货物,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是无价之宝,如果打捞失败,这种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说。

有人还从另外的角度看待整体打捞到底值不值的问题。据广州市中国古瓷研究会会长赵自强说,四五年前,东南亚出水一艘唐代沉船,打捞者有意卖给中国,开价6亿元人民币。赵自强曾跟随国家文物局的人去看过,上面的文物精品很多。但由于资金有限,国内博物馆只能“望洋兴叹”,最后被新加坡一博物馆花5亿元人民币买走。

古船出水是否有利保护?
“南海一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让所有人都感到兴奋。但张威同时也表示:“出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水下考古的难度一大半集中在后期保护上。”

张威说,“南海一号”在海里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估计。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曾经说过,“南海一号”沉没海域的能见度几乎为零,现在打捞上来放在水晶宫内,光照条件、微生物水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很可能导致船体及文物遭到侵蚀。

海底近30米的淤泥层犹如给“南海一号”提供了一个“保护罩”,使木质船体及船内文物经历800年海水的长期侵蚀而不腐坏。但一旦离开这一水环境,移至水晶宫12米深的人造海水内,“船体会不会因为失去海底压力,如同失重一样造成船体开涨?失去压力后,又在水晶宫内要重新承受12米水深的压力。一来一去,古沉船受得了吗?”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也曾表示过这样的忧虑。

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2002年从“南海一号”出水的部分瓷器,由于侵入瓷器釉面的盐分结晶,撑破原有的光滑釉面,现已出现裂痕。出水瓷器将来如何保存?“南海一号”古船木质已经稀松,在水晶宫内如何保证拆掉沉箱后船体不散架?如果沉船上发掘出丝绸或其他古代货物,出水后又该如何保存?

张威说,围绕这些问题的破解,中国水下考古专家们将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上演一台台好戏。

相比之下,魏峻的看法更为乐观一些。他认为,“南海一号”在水晶宫里最“安全”。尽管沉船在海底八百多年仍然保存完好很难得,但由于海底环境变幻莫测,时间过长保护难度就更大。而水晶宫作为人造的水环境,完全可以模拟沉船此前在海底的环境,“非但不会改变沉船所处的水环境,还可以祛除海洋深处对古船保护不力的因素,更好地保护它”。

关于“南海一号”,要说的话题还有太多太多。

“南海一号”考古研究的意义,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司徒尚纪教授就与记者从造船史、航海学、海洋交通、海洋经济史、文化史、外交史、陶瓷史、宗教史、风俗学等方面总结了很多。每一方面都是长长的话题。

黄伟宗先生的一番话,更是引起了记者的共鸣。他说,“南海一号”不仅是一个文物事件,不仅是一个考古事件,也不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它更是一个社会事件。“南海一号”这样一条古沉船,引起了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对比敦煌藏经洞发现时遭到斯坦因等西方文物贩子大肆掠夺,而国民麻木不仁的愚昧表现,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把“南海一号”比作“海上敦煌”的话,那么这两座“敦煌”的不同命运,将会被历史永远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