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品红——国内靶向治疗癌症纳米新药研制领先者

 黑白马2010 2017-12-02

原创: 直播炒股   2017-12-01 12:07 
       新科技前沿:纳米药物正成为靶向打击肿瘤的新型武器!
       
             纳米药物是药物与相关载体材料制成的粒径在1-1000nm范围内的纳米载药微粒或纳米药物晶体的统称。本文对纳米药物载体领域现有载体结构、已上市纳米载体药物和在研产品进行了综述,并预测了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与存在的临床挑战。
       纳米药物属于高端药物制剂,是药物与相关载体材料制成的粒径在1-1000nm范围内的纳米载药微粒或纳米药物晶体的统称。
       与传统分子药物相比,纳米药物的优势在于:易于实现药物控制释放,可降低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缓释功能,可改变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具有保护和屏障功能,可减少药物在体内外的降解,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具有靶向功能,可将药物输送到人体特定部位,从而减少药物对正常器官或组织的损害。 
        
 
                                                                                               纳米级疗法
             纳米级疗法依赖于可以设计用于将药物包裹其中并将其递送到特定位置的纳米颗粒。
       近日,美国一项针对1970年代至1999年期间接受治疗的癌症 患儿的研究显示,尽管多年来生存率有所改善,但幸存者的生活质量仍然较低。
       约70%的儿童癌症幸存者收到了治疗副作用的影响,包括继发性癌症。随着存活率的提高,全球儿童癌症幸存者人数正在增加。
       而纳米药物作为一个新兴的药物领域,将以更低的副作用,为接受治疗的癌症患儿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纳米药物?
        
                                                                  纳米在癌症领域的主要发展历史时间表
       
             物运送到一般药物无法到达的病灶。用于药物递送的纳米颗粒通常在20至100nm范围内,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对纳米药物进行设计。
       这种有针对性的方法意味着药物可以以预设的路径浓集于特定的肿瘤区域,以对肿瘤造成最大限度的伤害,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附带损伤,从而减少副作用。因此,纳米药物就具有了颗粒小、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等特点,可以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药量,甚至可以制成缓释剂型,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中国成为纳米科研强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纳米科技研发大国,部分基础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这份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纳米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纳米科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初具规模。在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位于世界前列。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大会上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家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纳米科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走在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和落实,中国纳米科技研究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FDA批准的第一种癌症纳米药物是Doxil。自1995年以来,该药物已经用于治疗成人癌症,包括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和卡拉西氏肉瘤(常见于艾滋病 等免疫缺陷病人中的罕见癌症)。
       目前,已经有一些用于成人癌症治疗 的纳米药物疗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或者已经上市,但是,只有少数已被批准用于儿童癌症。
       
                                                                                             纳米颗粒的类型
       
        
 
              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有所不同,研究人员需要将正确的纳米颗粒与其递送的药物和特定的肿瘤相匹配。      目前一系列纳米颗粒结构正在被设计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种类似于DNA折叠的结构,似乎可以骗过免疫系统的眼睛,而不会被当做是外来的异物,从而避开身体的免疫系统直接到达肿瘤组织,减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已上市的纳米药物(部分)
        
 
       
                                                                           图片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
       在上市药品研发公司中,不乏财富500强前十大制药公司(辉瑞强生、默沙东、诺华、罗氏、GSK、阿斯利康、艾伯维)、日本跨国药企(武田制药、第一三共、安斯泰来)、生物制药巨头(安进、吉利德、赛尔基因、健赞),还有专注于纳米剂型开发的制药公司,如台湾微脂体股份有限公司,和仿制药巨头(Teva)等。
       根据ClinicalTrials数据库和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的信息,目前共计有近150个在研的纳米剂型药物。
       
                                          主要已上市纳米载体药物一览(部分)
       
        
  
 
                                                                                纳米载体药物上市年代分布
       
             除了已在纳米载体药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的国内公司还有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武汉利元亨药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朗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思科药业有限公司/ 南京康海医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谊众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上海天汇化学制药 有限公司、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在研纳米载体药物一览(部分)
        
       纳米药物载体将来会朝向功能一体化 、靶向性更好、疗效更佳、毒副作用更小的方向发展。通过对纳米材料 的理性设计和合成,将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两个分离的过程/功能集成于一个纳米载体,即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它能够实时、精确诊断病情并同步进行治疗,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疗效并随时调整给药方案,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毒副作用。随着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发展,纳米药物所承载的药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在分子靶向制剂、反义核苷酸、小干扰RNA(siRNA)、信使RNA和DNA寡核苷酸抑制剂等新型的抗癌药 物中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大大提高了基因治疗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免疫治疗 的有效性。
       
              虽然当下很多肿瘤治疗纳米药物都处于临床实验阶段,距离它真正的成熟仍有一段路要走,要实现临床应用,纳米药物起码还需要解决这几大挑战:(1)可控和可再生的纳米粒合成方法的研究;(2)完备的临床评价和监测系统的建立;(3)实行良好的生产管理规范(GMP),实现基础研究到临床产品的过渡,以及随后的商业化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