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子刊:拍案叫绝!合成生物学大牛给细胞装了个p53报警器,只要这个抑癌基因敢突变,细胞自毁程序...

 一个人幸福dtoq 2017-12-03

有这么一个基因,它的突变在50%的癌症里都存在,也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和癌症关系最大的单基因突变[1]。


它就是p53


因为与癌症的密切关系,有不少科学家都把p53突变作为研究的重点。但是p53功能何其多,开发矫正药物也是难上加难[2,3],奇点糕得实话实说——距离临床还远着呢。


既然矫正的挑战难度太高,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从源头消灭这种突变呢?


11月13日发表的《自然通讯》上,德国德累斯顿工学院科学家带来了一项“黑科技”。他们开发出了一种 p53报警器”,能够监测细胞中p53的正常功能,一旦p53发生突变,它将立刻启动“自毁程序”,炸掉这个要“叛变”的细胞[4]。


在正常的情况下,p53保持低调,但是一旦细胞产生状况,p53马上就挺身而出顶在一线。P53蛋白具有很多功能,像帮助DNA修复啦、调节细胞周期啦,DNA损伤没得救了,它还负责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让细胞走得有尊严。从结果来看,p53倒是更像个转录因子,能够影响超多基因的表达。有研究数据表明,p53工作的时候,能影响上千个基因的表达 [5]。

看看,p53能管这么多事儿

但是,这就很令人惊讶了——如此重要的一个基因,竟然并不是细胞生存必需的。事实上,没有p53基因的小鼠一样能够长大成鼠,唯一不同的就是更容易得癌症罢了[6]。或许也正是因为p53突变并不会带来什么直接的表现,我们不能尽早发现,才让一批又一批的细胞投敌吧。


那我们能不能把细胞改造一下,让它们没p53就活不了呢?


本项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Frank Buchholz教授想到了近年来火热的合成生物学。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思路,设计一个“报警器”,让它感应P53蛋白,这样只要p53不正常在岗,细胞立马完蛋,从源头上就遏制了它们叛变的心。

Frank Buchholz

这个报警器设计起来倒也不难,毕竟p53能影响一千多个基因呢,有的受P53抑制,有的则受刺激,把它们的启动子剪出来,科学家就get到了一批天然的检测器。


那我们用什么来精准干掉细胞呢?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自杀基因”系统,这里Buchholz教授选择的是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简单来说,HSV-TK表达的是一种酶,能够促进GCV产生化学反应。GCV本来是一种没啥大碍的化合物,但是经过这个酶一催化啊,它立刻就变身杀手,chuachuachua的就把细胞干掉了。自杀基因系统常被用来治疗肿瘤和感染,HSV-TK/GCV则是目前使用的最广泛、最标准的一种。


研究者把报警器放进细胞里,再给细胞喂点GCV。只要p53还在岗,报警器就什么也不做;但是只要p53突变,细胞有叛变倾向,报警器立刻启动,自杀基因瞬间就把清水(GCV)变毒酒,细胞也甭考虑敌方开的条件了,直接拜拜了您那。

p53功能正常,抑制HSV-TK表达(上)

p53突变,启动HSV-TK表达(下)


不过这也有个新疑问,P53正常情况下不是表达量很低吗,检测器够灵敏吗?会不会p53仍然在那干活,只是工作业绩不突出,就连累细胞被无辜裁员了啊?


不用担心,聪明的科学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毕竟保存有生力量最重要,Buchholz教授特地给报警器装了一个信号放大的装置,省得报警器一时近视,错把队友当敌人。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想要抑制一个基因的表达,科学家有很多的方法,其中的一个就是利用短发卡RNA(shRNA)沉默目标基因。于是Buchholz教授设计了一个专门靶向HSV-TK基因的shRNA,只要p53还工作,它就陪着上班,丝毫不给HSV-TK表现的机会;p53罢工它也休息,舞台就让给HSV-TK了。这样即使很少量的P53蛋白也足以抑制HSV-TK,把它的表达量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以防误伤正常细胞。

p53正常时,二者共同抑制HSV-TK表达,细胞存活(上)

p53突变时,启动HSV-TK表达,将GCV转化为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死亡(下)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灵敏又有效的p53报警器了!那它实际用起来效果怎么样呢?


研究者给p53突变了的癌细胞和没突变的癌细胞都安上报警器,给同一只小鼠种上,再给小鼠打点GCV。嘿,还别说,这玩意挺灵的,p53没突变那边肿瘤岿然不动,突变的肿瘤却死光光啦

 右:注射GCV的小鼠86天/82天,可见敲除p53基因的肿瘤(L)在报警器作用下停止生长、体积缩小;p53正常的肿瘤(R)继续生长

左:对照组小鼠77天/56天  

“我们开始治疗癌症的时候,这些癌细胞往往已经发展很久了。” Buchholz教授说,“p53报警器首次实现了早期主动干预。具有p53突变的细胞,可以在很早的时候被选择性地检测出来消除掉,避免它们向癌细胞转化。”[7]


同时研究者也表示,要将p53报警器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转染方式、对p53的识别水平、自杀基因系统的选择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奇点糕觉得,p53报警器除了杀肿瘤,稍微修改一下,把自杀基因换成绿色荧光蛋白(GFP)之类的标记物,也可以用来做检测嘛,不管是做药物筛选还是组织检测,应该都挺方便的。


p53敢突变就绿了😏。


编辑神叨叨


奇点糕其实还开了个更大的脑洞。


或许未来技术成熟,我们也会拥有以这种传感器为基础的癌症疫苗,每个小孩子出生都来上一针,人类就彻底和癌症say goobye啦~



参考资料:

[1] Levine, A. J. p53, the cellular gatekeeper for growth and division. Cell 88,323–331 (1997).

[2] Mantovani, F., Walerych, D. & Sal, G. D. Targeting mutant p53 in cancer: a long road to precision therapy. FEBS J. 284, 837–850 (2017).

[3] Cheok, C. F. & Lane, D. P. Exploiting the p53 pathway for therapy.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7, a026310 (2017).

[4] Mircetic J, Dietrich A, Paszkowski-Rogacz 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genetic sensor that eliminates p53 deficient cell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1): 1463.

[5] Andrysik Z, Galbraith M D, Guarnieri A 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core TP53 transcriptional program with highly distributed tumor suppressive activity[J]. Genome Research, 2017, 27(10): 1645-1657.

[6] Donehower, L. A. et al. Mice deficient for p53 are developmentally normal but susceptible to spontaneous tumours. Nature 356, 215–221 (1992).

[7]https://www./releases/2017/11/171114104201.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