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面下的叛逆

 追梦一往无前 2017-12-03

 

 

看了央视《新闻调查·假面下的叛逆》,

我进入了沉思: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今天,

为什么有的地方

还有为数不少的失学孩子?

为什么阳光学校能转变

一般学校难于转变的“顽皮”?

在一些地方,

至今为什么素质教育还步履蹒跚、缺少活力?

 

江西省丰城市政法委副书记透露:

当时据调查,不完全统计,

丰城市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为250人,

他们经常打架斗殴、经常逃学上网,不到学校学习;

社会闲散青少年有七百四十几,

他们本应该到学校读书,接受教育。

过于调皮而辍学的孩子,是社会治安的隐患;

如果教育不好,他们就会滑向犯罪之地。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基于社会治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考虑,

20129月,

江西省丰城市政府出资两千万元,

收购一所民办学校,把“阳光学校”建立。

2012年秋季开始对外招生,

到目前为止,

共招收初中在校学生445人到校学习。

 

这些孩子的辍学与不良行为,

多是由家庭、学校的关爱缺少、教育缺失所致。

这些孩子多早失去关爱、引导,

从小学起,往往就不爱学习,捣乱闹事,成绩偏低。

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消除的今天,

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的奖金往往挂钩;

教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对于难以管教的顽皮学生,

有的地方,一些教师往往选择“放弃”,省时省力,

因为学生的学习分数,影响自己的考评成绩。

 

“新闻调查”选取“差生”

徐俊、陈正鹏、江凯强作为访谈对象,

展露了他们年幼无知的心灵与愚昧的行为举止;

通过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结果,

试图说明:假面下的叛逆是怎么回事。

 

徐俊,父亲病故,母亲走出,他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读小学时,调皮捣蛋,成绩不好,老师厌弃;

安排座位时,徐俊要求坐中间,

老师说:你成绩这么差,还要坐中间?“滚”到后面去!

成绩好的坐前面,成绩差的坐后面;

排座位不是按高低,而是按成绩。

对学生的歧视,一个“滚”字,

却深深伤害了徐俊的自尊心理;

他偏要与老师对立、怄气,专干坏事。

当自尊与期待破碎时,叛逆与反抗就已经开始。

 

陈正鹏与江凯强的父母很早就在外打工,

他们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读小学时,成绩就已经很差,

调皮捣蛋,打架闹事,无所顾忌;

早早被“要求”转学,被“劝”回家,

爷爷、奶奶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花落去”。

后来,陈正鹏、江凯强,还有徐俊,

先后转入了阳光学校学习。

最初,他们劣性不改,干了许多坏事。

但老师的关爱、尊重和引导,感动与激励了他们,

使他们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改变了自己;

 

江凯强,还做了班长,得到了奖励。

陈家爽在拖船中心小学读四年级,

因在校调皮捣蛋,干了不少坏事,也辍学在家;

也因学校老师无法管教他,只好拒之,随他去。

面对孩子的“顽皮”与不幸,

他的爸爸妈妈不知所措、唉声叹息。

但阳光学校把他作为特例,

愿意接纳他,帮助他改正错误,引导他认真学习。

 

以前,他们为什么专做一些出格的事?

是因为他们得不到尊重和关爱;

偏要“出格”,以引起注意;

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实力”与“价值”。

阳光学校降低学习成绩的要求,

偏重于行为矫正与疏导心理。

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关怀无微不至;

学生也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

说出了心里的“委屈”,反省了自己的“不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学生的叛逆就会开始。

“叛逆”现象,往往折射爱的缺失,

反映出错误的教育方式。

许多“叛逆”是假的,而爱的缺是真的;

希望家长与教师们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关爱是教育手段,不是教育目的。

转变一个具有不良行为的“差生”,

需要先建立真挚的友情与信任,

需要相互尊重与理解,

需要善于宽容与反思,

需要看到进步与成绩;

需要肯定与鼓励。

孩子在重视、表扬与激励中成长;

培养了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良好心态,

孩子就会勇于前行、进取。

如何引导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

应成为当今家长、教师和社会

必须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

 

青少年是家庭、祖国的未来;

教育、引导好青少年,

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发展国家经济,

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在不同教师的引导下,

“差生”们的言行都会出现巨大的差异。

认识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

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

是家长和教师教育孩子的当务之急。

 

有智力,不等于有出息;

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

非智力因素,决定孩子的成长、未来和价值。

进入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

他们渴望尊重、理解、自主、自强,

追求自由、快乐、幸福,

但由于年少幼稚,

往往采用不恰当的方式表现自己。

学生之所为学生,是因为他们年少无知;

应该允许他们存在诸多“不是”,

允许他们有错误、有差异,也有改正的时机。

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审视孩子,

不能用成年人的规范要求孩子。

一条钥匙开一把锁;

要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

让他们品尝到爱的温暖、成人的快乐、成功的欣喜。

 

一种米养百种人;再好的草地也有瘦牛;

不应该用同一个模式、规范、标准,

去要求、衡量一大批孩子,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因智商、情商高低不同,因家庭影响的不同,

应该允许他们学习与发展的差异。

 

对于一些孩子,只要他们尽力了、“成人”了,

不危害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就已经足矣,

就算教育成功,就算教育给力。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龙凤”能占多少比例?

毕竟学生精英、人才精英是少数;

毕竟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成为普通劳动者;

站在尖端科技之上的人,能占到百分之几?

 

素质教育是:

引导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反思一些地方的义务教育,

一些教师有没有尽到“义务”?

太多“顽皮”的学生因“顽皮”而被“抛去”,谁的过失?

教师的评价体系有没有问题?

需要建立更多的“阳光学校”来“补缺”吗?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

都得关注、反思,出出主意,提些建议。

“假面下的叛逆”,的确能给予我们一些启迪……

 

作者:追梦1979

20153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