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金色年华554 2017-12-03

公元1世纪前后,中国东汉光武帝年间,北匈奴被赶出了中国。这个善战的游牧民族向西迁移,最终在公元4世纪定居在东罗马北部,从此,已经日薄西山的罗马帝国又多了一个强劲的敌人。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公元423年,西罗马幼主登基,由寡母普拉西蒂亚代其执政。此时的西罗马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在维持政权的最后十几年内,几乎全靠弗拉维斯埃提乌斯将军支撑,因此他也被称为西罗马“最后的将军”。

埃提乌斯是罗马名将之后,从小就被送往匈奴和西哥特当人质。在匈奴期间,他向匈奴兵学习骑马和射箭,又跟匈奴王及其侄子阿提拉结为挚友,在匈奴的良好人缘为他日后的地位巩固提供了保障。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4世纪后,年轻的匈奴王阿提拉接替了王位,他又一次让匈奴成为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阿提拉在罗马接受过文明的教育,他不仅学习知识,还仔细观察罗马的军事部署和能力,为日后率军攻入罗马做足了准备。

所以,阿提拉不仅流着匈奴人悍勇的血液,还拥有罗马人聪慧的大脑。阿提拉和埃提乌斯是好朋友,埃提乌斯曾将自己的得力助手派到匈奴协助阿提拉。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提拉扩张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离他们最近的东罗马——当时被称作拜占庭帝国。

公元437年以后,阿提拉不断地在拜占庭取得胜利,因此获得“上帝之鞭”的美誉。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445年,拜占庭向匈奴赔偿了大量钱币后才签订下和解条约。他本来计划与挚友埃提乌斯结盟,共同打败北方逐渐强大的西哥特王国。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但是在450年,阿提拉收到一封极具诱惑的求救信,于是他改变了原有的战略,挥军进入西罗马的高卢地区,把西罗马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西罗马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妹妹,名叫奥诺莉亚,她生性风流,在大婚前夕与侍卫私通,并被人捉奸在床。瓦伦丁尼安三世认为她有辱宫廷声誉,于是把她关进了修道院,永远不许她再见男人。

寂寞的奥诺莉亚想尽办法都不能出去,这时她想起了儿时的玩伴阿提拉。

原来,阿提拉在罗马为质时,曾与奥诺莉亚在同一所皇家学校读书,他对气质优雅、美丽动人的奥诺莉亚倾心不已。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但是,出身高贵的奥诺莉亚根本看不上阿提拉,她甚至说他身上有一股永远洗不掉的羊粪味。

但匈奴国多年来纵横欧洲大陆,很多罗马大臣对阿提拉谈之色变。受困中奥诺莉亚意识到,阿提拉这儿可能是自己最后的出路了。

于是,她给阿提拉写了一封热情的求助信,信中提到她思念他多年,但自己身处困境,无法去追随他。最后她还做出承诺,只要阿提拉救她出去,她愿意以身相许,终身伴在他身边。

其实阿提拉早已成长为一个理智的王者,他不会相信奥诺莉亚的谎言更不会被她诱惑。但当这封信几经波折到达阿提拉手上时,他意识到解救公主是他进攻西罗马的最佳借口。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阿提拉率先抛弃了友情,他借此机会迅速挥兵打入高卢,埃提乌斯虽然不愿与挚友对战,但在国家存亡的时刻是不能顾及友谊的。

埃提乌斯深知罗马兵力逊于匈奴人,危急关头,他立即前往西哥特王国,说服西哥特国王狄奥里多克一世与自己结盟。

西哥特与罗马对峙多年,但罗马危急必然给西哥特带来唇亡齿寒的危机,于是国王亲自带领精兵,跟随埃提乌斯同赴战场。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与此同时,擅长外交的埃提乌斯还取得了萨克森、勃艮第和阿兰等部落的支持。当然,匈奴人也并非独自迎战,他们还带来了东哥特人和其他日耳曼联盟。后世的历史学家称这场战役是欧洲所有民族的混合对战。

马恩河畔的卡太隆尼是一片非常美丽的草原,451年,两位首领率领各自的民族大军在这里相遇了。

悲壮的卡太隆尼平原之战卡太隆尼的北面是整个平原中唯一的高地,埃提乌斯和阿提拉都知道对方是非常强大的对手,他们从未想过一战就可以得胜。所以双方都将占领高地作为第一要务,为日后的战事占据有利的地形。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在罗马的军队中,阿兰部落派出的士兵实力最弱,而且他们也不是自愿参战的。为了防止他们在战争中逃跑,埃提乌斯将他们放在中间方阵。

离高地最近的左侧方阵是埃提乌斯带领的罗马精兵,右侧方阵是西哥特人,同时还有一队西哥特骑兵留守在左翼,专门准备抢占高地。

作为昔日的挚友,阿提拉非常清楚埃提乌斯布阵的用意。针对中间最弱的阿兰士兵,阿提拉自己率领的匈奴军负责快速进攻,左侧是东哥特人方阵,右侧是日耳曼联盟方阵,同样,在靠近高地的右翼安插了一队匈奴骑兵。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与罗马军不同,阿提拉带来了战车方阵,并把他们放在队伍最后面,以壮声势。不出阿提拉所料,罗马军中间方阵的阿兰士兵果然十分脆弱。匈奴军一冲过去,他们就撇下武器四散逃窜。

而匈奴军也不追赶,分别冲进西哥特人和罗马精兵的队伍里。西哥特人同时承受着左侧匈奴人和正面东哥特人的袭击,他们艰难地抵挡着敌人,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被标枪击中,坠下战马,在慌乱中被杀掉了。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西哥特人顿时阵脚大乱,眼见就要失败。这时西哥特王子多里斯蒙德捡起国王的头盔戴上,大喊一声“西哥特的灵魂在这里”!士兵们看见英勇的王子如此豪迈,立刻士气大震。

虽然多里斯蒙德也被东哥特人的标枪刺伤了头部,但他没有倒下,鲜血从他头上流了下来,他反而越战越勇,带领着将士们杀出一条血路,直接冲进东哥特的大本营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扭转了战争局面。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在靠近高地的一侧,埃提乌斯的队伍正在迎战匈奴兵和日耳曼联盟。埃提乌斯的部队都是重铠甲军,他们将盔甲锁在一起,形成一道道难以突破的防御线。

敌军进攻时,他们一致举起盾牌,使匈奴军的长矛根本无法近身,同时后排的弓箭手和投石手开始射击,近距离的投射使很多匈奴兵当场身亡。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当敌军撤退时,罗马士兵立即放下盾牌,一排排的长矛从盾牌后面刺出来。匈奴兵虽然擅长近攻,但他们的盾牌使用藤条编制,根本无法抵御罗马士兵成排的标枪。

只要罗马阵内有人倒下,后面的人会立刻补充上来,所以几番对峙下来,罗马还保持着整齐划一的队形,匈奴和日耳曼联盟的队伍则四处溃散。

这时,数量庞大的西哥特骑兵已经打败匈奴骑兵,占领了北侧高地。这场战争从下午打到天黑,匈奴兵节节败退,埃提乌斯并没有赶尽杀绝,他在匈奴兵四散逃命时下令收兵。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没有追击阿提拉,有人猜测他是看在昔日的情谊上放他一马。实际上,罗马军此战虽然胜利,但也损失了不少士兵,埃提乌斯也还需利用匈奴的剩余力量牵制西哥特人的势力。

罗马帝国最后的余辉:沙隆之战

英雄们的结局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阿提拉在自己婚礼当晚去世了。他的死因非常离奇,史料记载他“似乎喝多了酒,血管爆裂而死”,也有人怀疑是他的日耳曼新娘下毒手暗杀了阿提拉。

两年后,瓦伦丁尼安三世羽翼渐丰后,担心王位以后落入埃提乌斯手中,于是找了个理由将他杀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