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创作感悟(一)

 沧海一粟1951 2017-12-03



作者:王湛 

    我的小说写完了,历时半年,成文30万字,取名为《生意》。也许写得不好,但收获还是很大的,就是琢磨出一些写作的道理。简单总结一二,记之,飨之。

 

                                  叙述:打底

 

写小说,首要的是解决小说的叙述问题。小说不同与话剧,它是靠叙述讲述出来的,而不是靠对话展现出来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小说,一上来就是俩人或几个人见面了,你一句、我一句地展开对话,通过对话将人物关系、人物思想、心理变化、故事背景与发展展示出来。这样写很轻松,任何人只要会写字就会写出来;一会儿工夫就能写一大堆。但这不是小说的叙述方式。对于这种写法,建议考虑写成话剧。

小说是叙述出来的。叙述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远比对话困难得多。为什么要用叙述的方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大堆的对话,这些对话很精彩吗?如果句句精彩,绝对无可厚非。比如贾平凹的《高兴》,它一上来即以一段精彩的对话来引导故事。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的对话不是这样的,一大堆的对话中,往往只有对话得出的结论是精彩的,其它的都可有可无。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大堆废话。阅读是求乐趣的,不是求无聊的。因此,小说必须要用叙述的方式,略去那些无聊的东西,展示那些精彩的内容。

小说写作摆脱对话模式而采用叙述的方式,有很多好处。首先,展示作者的才智,更好地表现故事。故事人物的对话不能摆脱人物的性格特点、所处的环境而胡乱对话,经常地,他想说出精彩的话还要拐弯抹角老半天。这实际上严重妨碍了故事的讲述,也妨碍了作者的才华发挥。而采用叙述的方式则没有这个局限,它可以毫无羁绊地讲述出多种风格,可以是诙谐幽默的,可以是凄婉感人的,可以是铁血雄浑的,也可以是诗情画意的,进而让故事变得摇曳多姿。其次,方便于舍弃不关的内容,展示有趣的或有价值的内容。叙述的过程是一个选择、取舍的过程,对话经常会出现的那些无聊的、无关紧要的话不会进入你的选择范围中。这将有机会让你的作品精彩、好看,字字有价值,大大减少读者跳过几页再看故事的风险。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作品,读者跳几页看一页,再跳几页再看一页,那么这个作品基本上是没有价值的。第三,便于将整个故事讲述得通顺畅达,或写出深度。很多对话往往削弱故事的通顺性,变得枝节横生,主干不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同时,以对话为模式,很难写出问题的深度。我们很难想象故事的主人公在对话中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地讲问题,除非他是大学老师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长篇大论的这段话语其实又变成了叙述,而不是对话。

从实践上看,真正经典的、长盛不衰的小说都是叙述出来的,尽管叙述的方式千差万别。最近看了《百年孤独》、《1984》,这些作品都是以叙述来展示故事,对话少之又少。通篇以对话取胜的作品,从中外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上看,几乎没有。话剧除外。

目前的小说有一个流行趋势:省略对话中的“”。我们可以大胆猜想,这个作者是想告诉读者:我这个是叙述,不是对话。那么事实上是不是叙述呢?其实很多都不是。这是令人讨厌的,如同假冒伪劣商品一样令人厌恶。对话就是对话,不是去掉对话的引号标志就可以变成叙述了。同理,叙述就是叙述,不是将叙述加上引号就能变成对话。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去掉引号标志也不是叙述,而是对话的话,那么这个对话也不是很精彩的。真正精彩的对话,我们希望用引号给予突出出来,以引起阅读的注意。写出一两句精彩的对话很不容易,我们可不想省去引号,让它混同与一般的叙述。

还有一种趋势是很多对话(多数也省去引号)合在一起、凑成一个段落。我们大胆猜想:这也是把对话变成叙述的一种努力了。但是问题出来了:我们在这一段文字里不断看到“他说他说他说”、“我说我说我说”、你说你说你说”,到底哪个是哪个啊?搞得乱七八糟,看起来很累。而且看完了,还是觉得它就是一堆对话而已。这也不是真正的叙述,只是一段对话做了排版处理而已。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买到这样的商品:东西与包装盒上的说明不一致。

叙述是一种对日常生活,包括对话的再创造,是很艰辛的劳动。以对话来充当叙述,是一种偷懒取巧的做法。一个作者,以对话的方式来讲述小说故事,一个晚上可以写出十页;但同一个作者,以叙述的方式讲述故事,一晚上未必能写出一页。

小说“对话化”是中国文学垃圾化、泡沫化的根源之一。也由此提示出叙述在小说写作中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