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的3条潜规则,暴露一个人的社交层次

 依悸 2017-12-03

朋友圈是你的私人领域,但它更是一种社交。

《朋友圈潜规则》 来自围炉夜读 11:18

文丨炉叔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昨天问起朋友,现在怎么不更新状态,他说自己已经好久不看朋友圈。

“一眼也不看?”我惊讶地问。

“差不多,现在的朋友没啥意思,除了微商点赞,就剩柴米油盐,稍有不慎还会泄露个人隐私,实在没啥可看的。”说完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没有朋友圈,我反而过得更好。”

我点头,心里却不是滋味。

如今的朋友圈,只剩下圈,却没了人情。


别把朋友圈当作情绪垃圾桶

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为情绪的奴隶,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这样做异常简单。

阿宽,我的前任同事。

刚认识的时候,我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腼腆内向的人,等加了微信,才发现阿宽只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发朋友圈抱怨,少则几条,多则刷屏。

内容又尖酸刻薄,满是戾气,一度逼着办公室的很多人悄悄屏蔽了他。

因为单看那些状态,你会觉得此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全世界都是敌人。

久而久之,阿宽把这种负面情绪也带入了工作,让各种来往的同事都很不舒服。

或许是体会到了那种无声的抗拒,阿宽主动提出了辞职。

说实话,他的离开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情绪有着传染性,一个总是在朋友圈散步负能量的人,与其说爽自己,不如说糟蹋别人。

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遇到糟心事,如何处理是你个人的问题,过度在朋友圈吐槽,就是在强行向别人灌输你的垃圾情绪。

没有人应该成为你发泄的渠道。

想要生活越来越阳光,需要的是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抱怨。


别在朋友圈暴露自己的隐私

80后的阿祥是个普通白领,广州人,特别喜欢发朋友圈,恨不得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朋友圈直播自己的生活。

某天他下班回家,发现大门敞开着,家里的东西被翻得乱糟糟的,急忙报了警。

几天以后,偷盗者被抓,阿祥去了警察局一看,发现对方竟然是自己新认识的朋友。

通过警察审讯后,阿祥才知道,原来那位朋友最近刚失业,他通过阿祥每天发的朋友圈内容和定位,熟悉了阿祥的生活习惯,什么时候跑步,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上班,全都一清二楚。

掌握了这些信息,作案实在容易。

如此横祸竟是朋友圈作祟,阿祥懊恼不已。

然而这世上又哪来的后悔药?

与之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2017年9月,山东省青岛市的杨女士和女儿青青前往甜品店,她按照惯例拍照分享,随后叮嘱女儿等着,她去取餐。

她前脚刚走,就有人来到桌前和小女孩搭话,青青刚开始并没有理睬,但那个陌生人竟然叫出了她和杨女士的名字,并且展示了杨女士发在朋友圈的合照。

青青看到照片,听到妈妈的名字,立刻动摇了,被对方哄劝着向店外走去。

幸运的是,店内恰好过了人流高峰期,有几个大学生看到了全过程,见势头不对立刻上前阻止。

事后通过孩子的描述,杨女士才发现是朋友圈惹出了灾祸,只要是加上她的人都能看到合照,也能知道女儿的名字。

让杨女士更为后怕的是,直到被抱进怀里,青青仍旧以为那个陌生人是妈妈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