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扒皮挖互金: 选择什么样的基金做定投 之前扒姐写了要不要做基金定投,拿多少钱做基金定投。今天我们来深...

 老得很优雅 2017-12-03


再来复习一下上周讲的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全称为基金定时定额投资(automatic investment plan AIP)。据调研显示美国占基金投资的39%,而中国却仅占10%不到。为何成熟资本市场的美国老百姓更喜欢AIP,而中国却鲜有关注?从根源上来讲,我认为是国人赌性更重些,喜欢赚快钱,其次金融市场知识、体系尚不发达的中国要熟悉这个新玩意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基金定投可是理财的神器之一,集储蓄、保值、升值、流动性于一体,对于欲成为理财达人的你不可不学。当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适合定投,至少我这么看。很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会走入误区,以至于发挥不了定投的优势,虽然定投未必稳赚,但是基金产品的选择也是关键。

很多人要问了,扒姐呀你说了半天,我们也懂什么是基金定投,可基金定投到底怎么投呢?真是着急......

来了,来了,干货哦

01.基金的购买渠道

基金的运作由三方人士共同参与: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

换句话说,买基金就是把钱给牛人帮忙投资,再找个牛人监督运作。

基金购买渠道

1) 银行或证券公司购买:去银行柜台或证券公司网点办理,可以购买这个银行或证券公司代售的所有基金。

通过银行申请开户需要提交的材料:

√ 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

√ 《开户申请表》;

√ 拥有基金代售资格的银行又本人开户的存折或借记卡。

目前部分银行支持网上开户,具体情况具体使用。

通过证券公司申请开户需要设立基金账户和资金账户:

资金账户的开立需以下材料:

√ 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资金账户开户申请表》;

√ 营业部指定银行的存折或借记卡;

基金账户的开立需以下材料:

√ 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开户申请表》;

√ 该证券公司开设的资金账户卡;

√ 营业部制定银行的存折或借记卡。

2) 基金公司网上直接购买:相对局限,一个基金公司只能开一个账户,可以购买该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

作为投资者,在基金公司开户需以下资料:

√ 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需本人签字。有效个人身份证件指:本人身份证(18岁二代身份证)、中国护照、军官证、士兵证、户口本、文职证、警官证、港澳居民来往内陆通行证(回乡证)、台胞证中的一种;

√ 本人指定银行账户信息:开户银行、开户行名称、账号;

√ 如本人无法亲自办理,可委托他人代办,需提供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代办人签字 ;

3) 证监会持牌的基金销售机构:操作方便快捷,可以购买市场上大部分的基金。

开户较为简单,只需在该平台上注册账号,然后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有效期等个人信息,阅读各种须知协议/各种授权书,确认同意后,绑定银行卡就能购买基金,相对来说最为快捷,推荐使用。

举个例子: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规模前20大的基金公司中就有16家微信支持开户功能,一般能在五分钟内完成开户。

选定合适自己的渠道完成开户之后,大家就可以购买合适自己的基金进行投资理财啦!那么什么事适合自己的基金,下面我们以基金定投为例,来看一看如何选择基金?选择什么样的基金做基金定投?

02.基金定投的选择

1) 净值波动相对越大的基金越适合定投。

一般来说,净值波动越大的基金越适合做定投。分类型来看,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基金,相对净值波动较大,更利于体现定投平滑成本、分散风险的特点,较适合定投。

2) 主动管理型还是被动管理型?

理论上讲,指数型基金教主动管理型更适合定投。并不是说主动管理型基金就不能定投,只是相对而言。目前市场上。指数型基金数量很多,覆盖了许多行业和主题,可以说选择面很广。你可以根据自己看好的某个板块或行业选择对应的指数基金做定投。

3)老基金更适合做定投。

很多新基金上市时,往往伴随着强势宣传,也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进行购买,这无可厚非。但从定投的角度来讲,老基金们接受过市场的考验,有过往业绩可以考量,而且只要不是频繁更换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风格也相对稳定,更利于你选择。

4)不要只看净值高低。

从单位净值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可能习惯选择净值低的基金,但净值相对高些的基金同一时间段的涨幅未必就会低于当下净值低的基金,所以不要单看净值,还要深扒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所有历史表现,做做对比。

5)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定投也要做配置。

根据自己的投资喜好,可以选择核心 卫星的方式,即投资大盘股又投资中小创,或者说选择目前规模比较大的基金作为核心,另外配置一只你看好的行业或板块的主题型基金作为辅助,适当配置,达到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最后做一个小小的研究,前面推荐了指数基金,我们来看看哪个指数长期收益更高呢?以沪深和中证为例。通过对比2007年6月25日到2017年8月23日间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走势显示:

1、长期来看,中证500的总收益要比沪深300高。2007年6月25日到2017年8月23日,中证500指数的总收益是56%,沪深300指数的总收益是负的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