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罕《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暨考略

 国民一员 2017-12-03


 

奇罕《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暨考略
     是亦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奇罕之品——永昌通宝背返篆书小平钱!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在湖北襄阳建立政权,次年正月在西安建国,四月李自成在北京称帝,至永昌二年(即顺治二年,1645)三、四月间或战死或消失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地区。永昌通宝即为李自成大顺政权于永昌年间(公元1644~公元1645)铸造。楷书,有小平,当五两种。“永”字常由“二”“水”组成,至今发现版式较多,但均为楷书钱文,光背形制。

    今上博展示研讨之两品,乃篆书文永昌通宝背返钱。此乃亦今为止令人吃惊之奇罕之品。其中,一品水坑,一品熟坑。皆出自广西地区。察其钱体包浆锈色,材质铸制格式等,在此,不可轻言臆伪。然而,毕竟这是亦今之前,永昌通宝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形制,因此,需要对之有一番辨析。

    首先,翻阅很多文献,目前皆查不到有关于篆书永昌通宝钱之任何记载。因此,本文之考,亦主要根据钱品实物本身和对钱文所载之某些很有意思之信息解读来进行。

    其次,当我得到此钱,除了吃惊,便是一直困惑于其背上那个字,因其乃为大篆,本人于此研习甚少,一直以来竟也不能准确识得。因此而放置良久。近将其找出,觉得需要让其亮相,并做一点初步考释,然既需做此工作,则必须对钱文整体识别要全面方可。为此,想到博友“六闲居”篆刻之艺颇见功力,识别此类篆字,当在我之上无疑。即此,将钱照发之,其对背面这个篆字和钱文整体风格进行了初步解读如下:

   意见一:初步判断,似“返”但大篆本身返字似乎是借用:“反”字,即没有走字旁。而从正面文字断定,其用篆是很不规范的。永字篆书参考汉印文字,但失于法度,尤其是左部笔画;宝字,篆书汉印中有此写法。所以就正面文字而言,基本上还是篆书,且是汉印风格较明显的谬篆(篆书之一种,主要用于汉印中)。

   意见二:而篆书文字不规范,乃是当时时代通病。此钱之正面篆书版本,风格较统一,皆取汉白文官印风格,已经吸收现成知识,算不错的了。想是军中还是有如李岩一类文人的。至于背面文字之定,更应是参考古代大篆而造出之“返”字,非“反”。因为大篆中有现成的“反”字,如是铸造此字,大可用现成的文字,不必杜撰,设计;而杜撰、设计出此字,显然是为了避免与大篆之“反”误会。故意思当时“返”,非“反”。应是返回的意思。

    六闲居博友的上述意见,我以为其考释于形于理皆可有依有据通顺立足,故在这里,我即欣然采用之。即:背文这个字识别为“返”字!

     接下来,我们首先需要从前些年永昌通宝的出土情况先做一番必要的描述。

    根据资料载永昌通宝前些年的出土情况,永昌钱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在11个省56个市县发现。但经分析, 其中有一部分非当地出土, 而是从外地交换所得, 作为地区代表作用不大。但作为版别研究仍然是有价值的。就已知的窖藏出土情况有,青海民和县一批明代钱币中, 永昌钱仅二枚。甘肃临夏出土的五斤明末清初钱币中, 永昌小钱仅三枚。陕西富平出土的200余斤清代窖藏中, 永昌小钱仅一枚。陕西岐山县出土的1000公斤清代钱窖中, 永昌小钱仅一枚。河南信阳出上的40余斤清代窖藏中, 永昌小钱仅一枚。据此可知, 在当时货币流通量中, 永昌钱虽地位较低,但却是流通货币的一份子。即使在清代的货币流通中仍然有它的影子。几年来西安先后有6次永昌钱成批出土。1981年秋西安南大街一次出土400多枚大钱及30多枚小钱, 1987年3月, 在西安城内西南角迎春巷内一古井中, 一次出土永昌大钱60多枚。1988年5月, 在西安城内西南东梆子市街一古井中, 一次出土永昌大钱60 枚。据群众反映, 清理西城河时也有30多枚永昌大钱出土, 北门内青年路基建工地等处也出土了几十枚永昌钱。根据《西安府志》、《西安历史述略》二书介绍。明末西安的商业居民区, 主要集中在城南偏西部, 即今西安的南院门、南大街一带, 在这一代成批出上纯永昌钱显然不是有意储藏, 而是在李自成败走, 清兵入城后的情况下, 商户紧急抛弃造成的。

    这一资料虽然已经比较早,然而通过此记载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这期间所有出土的钱中,均无发现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同时,在进入本世纪以后,至今也尚未见到无论是西安或襄樊还是其它地方有考古出土之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的报道。这是很说明问题的。

    如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初步认定,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并非李自成在大顺政权时期铸楷书永昌通宝钱时同铸的对钱之一。

    那么,展示之此两品钱,又是实实在在的篆书体永昌通宝钱,那其是否乃李自成铸过?我以为,铸过的可能性相当大,只是它不是在大顺政权时期所铸。

    首先,上述资料基本上表明,此篆书钱,如果是大顺政权时期铸,尤其是在西安等核心地带,均未出现过一枚,此说不过去。

    其次,根据钱品来看,其钱背铸“返”字,值得重点关注考辨。李自成兵败后,撤出北京城,并向西南两个方向败退。从“返”字的本来意义来说,即为“返回”之意。何以需要返回?此道理和逻辑上均可支持一说,即,退出北京,但是要返回北京,“返”字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政治信念,一种期待或者说一种鼓舞士气的口号。从李自成起事夺取大明政权,又快速失落,其不可能就此甘心。首都得而复失,至少在当时李自成看来,乃为战略放弃,其必返回。这一信念,是最起码的。因此,不会理解上有严重偏颇。从这个意义上说,其钱铸“返”字,便能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其绝非随意而戏作!

    再者,返字合理后,那么此钱铸于何时?可再做一番推论。崇祯十七年(1644年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驻守山海关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仅三万余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彻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于1645年神秘消失。

    因此,上述这段特殊时期,李自成在其控制的这些地方,在一边抗击清军的同时,于其控制地之一的某地(不一定非得在西安)鼓铸此钱,以用作鼓舞军心士气,亦是有可能的,或者说顺理成章的。

     这里,若其未在返回西安等地铸此篆书返字钱,亦有可能。即,李自成神秘消失后,按照当时的情况,也有可能再向西南经川鄂黔逃窜而进入广西十万大山。此时,或后将为信念而铸此返字钱,以期盼重返辉煌。此钱为小平,用铜不多,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其择密地鼓铸,亦非为不可能也!因为,本人之两品钱,品貌锈色不一,然均出自广西地区(乡民之手),故,此推论并非为空穴来风。

    第四,此钱为篆书,其正好补楷书钱成对钱之缺。因此,选择以篆书钱文铸之,可谓用心良苦。从铸制工艺来看,作为小平钱其字口深峻,铸制算是规整有加,由铸钱技工制母铸制的迹象非常明显,非一般私铸之钱品貌。这表明,其时正铸特征,钱文篆字选择上,正如前面六闲居友之说,不甚规范,此亦符合通常义军铸钱之习。

    第五,若反推此钱为后世臆造,在无法找到确切史据的前提下,此推论亦有成立之理由或者可能。然而,深入思考,则感觉此说仍然难以找到逻辑上的合理性。在李自成彻底失败并从人间蒸发以后,后人臆造此钱何用?为纪念李自成,可为一说。我们知道,臆造或者伪制之钱,就普遍意义上讲,其在于获取利益。如果当时有人臆造,则基本目的当为将其推向世间,而不是为了下水入地。从而最大可能有品流向更为广阔地域,并为人获,既为人获,则于300余年间,必有藏家斩获,并进一步入谱记述。然而,事实是,此篆书返字钱,一直未有任何记载描述。显然,如果是清代或民国时期臆造,那么以中国泉界数量之众,专者之多,其绝无可能不被发现,不被人注意,何况其非一般楷书永昌钱。否则,臆造出此钱一二枚,是为臆造者私自赏玩?若此,则当不可理喻之至也!

     第六,此两品钱,水坑品略厚于熟坑品,并且字口凸起,显示其未有使用摩擦即入水。熟坑品,曾经入土后出,其钱文使用或把玩磨擦痕迹鲜明。因此,虽然其出自一个大区间,然,经历不同路程。故,可证明此钱曾经在一个区域不同人经历不同之人。

    综上所述,通过一番初步辨析,初步的结论可为,此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最大的可能乃为李自成后期铸币,其具有重返永昌之确定的政治含义,即宣示了重返的政治信念。它的出现,可以为研究李自成后期的动向提供线索。同时,也可以为研究大顺永昌通宝钱铸币史提供新的实物佐证,如能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则永昌通宝钱将以对钱而重新改写该币的历史和认识。

    本文,作为抛砖引玉之作,先做了一些初步探讨,难免肤浅之嫌。有兴趣者,可深入研判讨论。最后向博友“六闲居”致谢!本文写就,其识甚为关键。


奇罕《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暨考略

奇罕《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暨考略

奇罕《篆书永昌通宝背返》钱暨考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