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茱萸的栽培技术

 止水拥云 2017-12-03


导读

daodu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味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本技术适用于全国山茱萸的栽培过程。

1  栽培技术

1.1 有性繁殖

1.1.1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平地或背风向阳、坡度在5%以下的缓坡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或沙质壤土的地块。海拔以600-1200米为宜。

1.1.2苗床准备

育苗地选好后,每667平方米施入农家肥2000千克,均匀撒开,深翻25-30厘米,耕后耙细,做1.3米宽的平畦,并挖好排水沟,防止积水。

1.1.3种子采集

9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时,在高产、果大、肉厚、生长健壮的母树上及时采摘果皮为鲜红色、大而齐整、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晾至半干,挤出果核,阴干备用。

1.1.4种子处理

山茱萸种子有休眠的特性,且种皮厚而坚硬,水分不易侵入,发芽极其困难,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1.1.4.1层积沙藏催芽法

选向阳处挖长2米,宽1米、深25厘米的坑,坑底铺1层细沙,其上铺1层种子,种子上再铺1层细沙,依次类推铺3层种子,最上一层铺沙厚约6厘米,再覆盖干草,上面覆1层土,翌年春,待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挖出播种。

1.1.4.2浸沤法

用沸水2份加冷水1份(60-70℃),浸泡种子2天,或用水和尿各1/2,浸泡15-20小时取出挖坑闷沤。沤坑选向阳潮湿处,挖好后将沙土、粪(指牛、马粪)混合均匀,或用纯牛、马粪铺于坑底约5厘米,再放种子3厘米厚,如此层层铺之,一般5-6层即可,最上一层土粪要厚些,约7厘米,呈馒头形。或者将种子与粪灰拌均匀(牛马粪80%,草木灰20%),每50千克种子拌粪灰75千克放入坑内闷沤,经常保持湿润,防止积水,4个月后开始检查,如果发现粪有白毛、发热、种子破头应立即晾坑或提前育苗,防止催芽过长影响播种,若不萌动可继续沤制。

1.1.4.3腐蚀法

先将洗衣粉溶于水中,比例为1:100,再把种子倒入水中,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度,每天翻搅2-3次,浸泡,5天后捞出,用清水漂洗即可播种。播种后当年出苗,出苗率可达80%以上。

1.1.5播种

春、秋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主。春播在2-3月土壤解冻后播种,秋播在9-11月土壤封冻前播种为宜。通常采用条播法,按行距25厘米开沟,沟深3-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稍加镇压,灌足水保持土壤湿润,床面覆盖秸秆或稻草,以防日晒和保湿,用种量450千克/公顷,经25天左右出苗。

1.1.6苗期管理

抓住保湿、除草、施肥3个环节。在出苗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板结,苗出土后,利用阴天或傍晚除去盖草,久旱无雨需及时灌水提墒;幼苗期间经常拔草、松土锄草;如小苗太密,在苗高10-20厘米时适当间苗,留床苗密度以15万株/公顷为宜;苗高15厘米左右可追第1次肥,6月以后每隔201次肥,共需追肥,2-3次,以加速幼苗生长;7-8月对幼苗根颈部萌发的直立萌蘖条及时剪除。当年育苗,水肥供给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幼苗株高可达70-100厘米。

1.2 无性繁殖

可用压条育苗法,即早春芽萌动前,选择十至十五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早实、丰产、优质的树作为母树。将根际周围萌蘖的枝条或树干上靠近地面的枝条弯曲固定,将入地枝条的阴面部割伤,埋入提前翻松并施有腐熟厩肥的土壤中,枝条前端露出地面,这样处理有利于所压部位生根。翌年春季或秋季,将生根的压条割离母树,在选好的地点定植。

1.2.1选地整地

应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年降水量1000米米左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丘陵、山区向阳缓坡、微酸砂壤地带建园,房前屋后、田边渠边等闲散地也可栽植。整地主要是先彻底清除杂灌、草根和石块,再按计划密度挖掘定植坑。坑体1.0米×1.0米×0.8米为宜,挖坑时上层熟土与下层生土分开放置,每坑施入腐熟圈粪或土杂肥100千克,于栽植前1个月与上层熟土拌匀后填入,其上再覆盖20厘米厚的生土1层敲碎待栽。

1.2.2合理密植,适时定植

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用2.0米×2.5米、3.0米×3.0米、3.0米×4.0米、的株行距,海拔愈低株行距愈大。秋栽宜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栽宜在土壤解冻后至2月下旬前进行。

1.2.3带土移栽

选择阴天带土球起苗,随起随运随栽。定植时根在穴内应舒展,填入的土块必须细碎,栽植深度以不超过原来苗床深度为宜,定植后用脚踩实后再浇足水,将四周土培到根际。苗基部丛生的枝条要剪去,只留中间主枝。如天气干旱,还要适时复水,最好能用塑料薄膜覆盖保墒。


2  田间管理

2.1 中耕除草

定植后每年都应进行中耕除草,时间为4-8月,坚持除净、除小、除了的原则。

2.2 施肥

采果后落叶前尽早施基肥,每株盛果树施用圈粪100-200千克,饼肥和磷肥各0.5-1.0千克,环沟或条沟深施。追肥宜以速效肥为主,本着“早施坐果肥、重施保果肥、适施壮果肥”的原则,分次施入。施肥量因树龄而定,小树少施,大树多施,10年以上的大树每株每次可施入尿素或复合肥0.5-1.0千克,加稀粪尿水50-100千克同步开沟施入。施肥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以防落花落果。

2.3 整形修剪

自然生长的山茱萸树冠高大,枝条密生,紊乱郁蔽,管理不便,大小年结果严重,应通过整形修剪进行改善。主要树形有:一是疏散分层形。主干高60-80厘米,中心主枝1个,其他主枝5-7个,分3-4层着生在中心主枝上,各主枝上分别培养数个副主枝。此树形适合中心主枝明显的,主枝较多,结果面积大,通风透气好,缺点是树冠较高,采果管理不便。二是自然开心形。主干高40-60厘米,不留中心主枝,主枝3-5个匀称分布于干周,与主干呈50°夹角向外延伸,每个主枝上选留2-4个副主枝均匀分布。此树形适合中心主枝弱的,树冠低矮,通风透光好,采果方便,适合大面积集中栽培园采用。其他还有自然圆头形、自由纺锤形和丛状形,可根据实际情况定向培养。无论是何种树形丰产园,树高均以3厘米左右为宜,以利于果实采摘管理。定植后第2-3年可进行定形,摘除顶芽,促使侧芽快速生长,形成大的树冠,并及时剪去根部萌生条。

2.4 整枝修剪

山茱萸的长、中、短果枝均能结果,但90%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因此整枝修剪应以促使大量短果枝的形成为目的。幼树修剪宜以疏剪整形为主,短截修剪为辅。疏剪的枝条包括根蘖条、徒长枝、过密枝、纤细枝、直立枝等,生长不旺的幼树要少疏枝、多留枝,一般不短截。成年树修剪生长枝应尽量保留,可进行轻短截,促发分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群。山茱萸各类结果枝均以顶花芽结果为主,不可短截。对树干基部萌发的丛生枝、过密枝、交叉枝、并生枝、病虫枝等,均应从基部剪掉。衰老侧枝应从主枝分枝处及时回缩。修剪时期、方法:冬季修剪在11月至翌年1月进行,方法主要有短截、疏剪、回缩、长放等;夏季修剪在5-8月进行。

3  病虫害防治

3.1 灰色膏药病

症状:危害枝干,菌丝在皮质层上形成不规则的厚膜,一般此病随介壳虫而侵染,当孢子附着于介壳虫分泌物上后就发芽,逐渐发育成菌丝膜。

防治方法: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病源;加强树冠修剪,增加通风性;清除树干与树枝上的菌膜,在病部涂抹石硫合剂喷雾;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每10天1次,连续多次。

3.2 白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表面有白粉层,系白粉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可用粉锈录1000倍液防治。

3.3 果实炭疽病

症状:6月上旬发生,绿色果皮上初现红圆点,扩大后呈黑色凹陷病斑,边缘紫红色,使青果未熟先红,病斑后期变成灰黑色,使果实变黑干枯脱落或挂在枝头。

防治方法:从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1次代森锌8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

3.4 木燎尺蠖

症状:又名量尺虫、造桥虫等,幼虫咬食叶片,仅留叶脉,造成枝干光秃,树势衰弱,在7月上旬至10月上旬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开春后,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挖土灭蛹;在幼虫发生初期用苏云金杆菌(Bt)2250-3000/公顷稀释300-500倍喷雾。

3.5 蝗虫

症状:咬食叶片使之成缺刻或孔洞状,6-7月最盛。

防治方法:入秋后至翌年4月上旬结合积肥铲土沤肥杀灭卵粒;用48%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露水干后喷雾;1-2龄集中为害时人工捕杀。

4  技术要点

春、秋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