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成都市 2016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7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7-12-03 | 阅:  转:  |  分享 
  


—1—

关于成都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成都市财政局局长高翔

(2017年1月6日)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成都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市

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

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

严格执行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财政预算,全市财政

运行总体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

支撑。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5

亿元,同口径增长7%,加上级补助收入、一般债券转贷收入、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余等835.7亿元,收

入总计2010.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49亿元,同

口径增长6.2%,加上解省支出、一般债券还本支出、援助其他地



—2—

区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343.2亿元,支出总计1892.2

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18.5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90.6

亿元,下降2.9%,加上级补助收入、专项债券转贷收入、上年结

余等604.4亿元,收入总计1395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

881.2亿元,增长13.5%,加调出资金、专项债券还本支出等387.2

亿元,支出总计1268.4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26.6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6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

6.82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03亿元、上年结余1.21亿元,收入

总计9.06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4.01亿元,加调出资

金1.78亿元,支出总计5.7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27亿

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

378.7亿元,加上年结余626.9亿元,收入总计1005.6亿元。全市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322.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83.4

亿元。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2016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0亿

元,同口径下降1.9%,加上级补助收入、一般债券转贷收入、区

(市)县上解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

余等745.2亿元,收入总计1065.2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完成323.2亿元,同口径增长1.9%,加上解省支出、补助区(市)



—3—

县支出、一般债券转贷支出、一般债券还本支出、援助其他地区

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680.3亿元,支出总计1003.5亿

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1.7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2016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08.9

亿元,增长1%,加上级补助收入、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区(市)

县上解收入、上年结余等582.3亿元,收入总计891.2亿元。市级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98.6亿元,增长29.8%,加补助区(市)

县支出、调出资金、专项债券转贷支出、专项债券还本支出等445.3

亿元,支出总计843.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7.3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6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

4.52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03亿元、上年结余1.06亿元,收入

总计6.61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2.96亿元,加补助区

(市)县支出1.03亿元、调出资金0.69亿元,支出总计4.68亿

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93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区(市)县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由上级统

筹,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数据一致。

(三)成都高新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成都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4.7亿元,同

口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8.2亿元,增长8.1%。

2016年,成都高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3.7亿元,增长

14%;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9.6亿元,增长18.8%。

(四)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预算执行情况



—4—

2016年,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2

亿元,同口径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7亿元,增

长20.5%。

2016年,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3.2亿

元,增长26.3%;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13.1亿元,增长23%。

二、落实市人大相关决议情况

2016年,按照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全市各级财政部

门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深入贯彻实施预算法,加快完善财税体

制机制,严格财政收支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奋力完成预算收入目标。始终把保持收入稳定增长摆在

工作首位,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时研究解决收入预算执

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联合执收部门创新征管手段、完善非税

收入解缴方式,坚持依法征收,确保应收尽收。全市各级财政部

门在严格执行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奋力完成了全年收入

目标任务。

二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投入,持续办好

民生实事,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投入318亿元,完成年初

预算的105.1%,“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各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总额1045亿元,占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7.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继续

稳定在2/3以上的高位水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行



—5—

政运转类支出规模,全市“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26.9%。

三是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及时在人大审查批准后的规定

时间内批复部门预算,加快预算分配下达,加强预算执行进度督

促检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其中,市级支出进度提高1.7个百分点。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

清理机制,市级财政盘活存量资金73.8亿元,全部调整用于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

(二)强化依法理财意识,规范预算编制执行

一是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坚持把法治作为

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两依”)建设,我市“两依”建设经验得到财政部肯定并在全

国推广。全面清理财政规范性文件,动态调整财政行政权力清单,

持续加强财政执法监督,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法治理念贯

穿于财政运行管理的全过程。

二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重构预算管理格局,对部门预算、

专项资金预算和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编制进行明确区分,从形式

上厘清预算分配关系。细化预算项目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

强化部门预算编制主体责任,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

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规范预算执行中的

调剂变动,对预算执行中发生的调入预算稳定调节金和地方政府

债券转贷、“营改增”政策性减税和省级税务直属分局征管收入下

划等预算调整事项,均及时按法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



—6—

准。

三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健全融资举债机制,强化政府债务

限额管理,实施国有企业年度融资计划管理。充分用好债务资源,

有效降低债务成本,争取省转贷我市新增债券资金118.1亿元、

置换债券资金530.16亿元,抓住货币政策偏宽松的有利时机,积

极协调金融机构置换高息存量债务1230亿元。通过债务置换,全

年累计减少利息支出76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

额2188亿元(含简阳市),控制在省、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限额

内。

(三)强化监督审查力度,推进政府预算公开

一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审查。坚持市本级部门预算全部报市

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审查制度,并按审查意见及时组织部门修订完

善。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积极回应人大工作质询,配合

市人大财经委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督查。认真办理人大代

表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103件,反馈满意率达到100%。

二是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完善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实现

市本级一级预算管理单位预算编制环节绩效目标审核全覆盖,全

年共计审核1959个项目的绩效目标。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市级部

门专项类项目自评实现全覆盖。强化财政重点评价,选择91个项

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86.3亿元,占项目支出的三分之

一,增长28.2%。积极运用评价结果,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

挂钩机制。支持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率低和长期结转的项目进行



—7—

延伸审计,扩大部门决算审计范围,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三是全面推进预算公开。除涉密部门外,市本级所有部门的

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向社会公开。及时向社会公示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

公开政府债务和对区(市)县转移支付情况,积极探索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结果公开。

三、2016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16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统筹发展”

工作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机

制创新,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了财政服务全市经济社会

发展大局的职能作用。

(一)加快培育增长动力,大力支持转型升级

一是支持创新引领行动。市级财政投入16.4亿元,推进创新

驱动发展。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切实保障2016中国成都

全球创交会成功举办和180场“菁蓉汇”系列活动开展。全面落

实人才新政财政支持政策,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2亿元。

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财政支持政策,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

创新通道,支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启动建设轨道交通、精准医学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打造

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二是支持工业强基行动。市级财政投入工业发展方面资金

56.81亿元,着力支持工业投资、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军民



—8—

融合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开展工业“竞进拉练”,重点保障东风神

龙乘用车、英特尔骏马等项目竣工投产,京东方第6代线、中铁

轨道交通等项目加快建设,中电子8.6代液晶面板、中电科信息

安全等项目开工建设。修订完善工业园区建设财政扶持政策,积

极支持完善“3+N”工业发展格局。落实财政支持工业转型升级

发展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鼓励电子信息、汽车、

石化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

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有根大企业。

三是支持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市级财政投入15.92亿元,

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科技金融资助专项的激励作用,

支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

展,全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6家。成功

承办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西部金融中

心论坛等国际国内重要会议,积极推进国际会展名城建设。支持

加快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积极培育电子商

务、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二)加快提升开放水平,大力推动城市建设

一是支持融入“一带一路”行动。市级财政投入93.29亿元,

深入实施“蓉欧+”等开放战略。其中,安排资金27亿元,着力

保障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和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投入55

亿元,加快推进川藏、成贵、西成、成兰等在建铁路项目及火车

北站扩能改造,积极支持成灌、成彭铁路公交化运营;投入11.29



—9—

亿元,继续加大对物流通道开辟、立体口岸构建、物流园区建设

等支持力度,全年蓉欧班列开行500列、新增国际直飞航线6条。

二是支持城建攻坚行动。市级财政投入202.85亿元,大力推

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及市域交通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项

目实施。其中,投入78.32亿元,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

着力保障地铁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开通运营,5号线等7个项

目加快建设,6号线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地铁运营里程、在建

里程分别达108公里、276公里,加快推进IT大道、都江堰旅游

客运专线等有轨电车项目建设,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获

批;投入公交运营补贴资金20.45亿元、公交场站建设资金2亿

元,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营服务水平;投入85.92亿元,支持城市

有机更新,继续投入天府新区建设、城市路网改造和小街区规制,

启动建设成都中心,全年建成和养护地方公路25814公里,整治

(改造)旧危桥161座;投入16.66亿元,完成城中村改造4650

户、棚户区改造1.28万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086套,着力支

持550个老旧院落改造。

三是支持实施美丽成都行动。市级财政投入资金41.85亿元,

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其中,投入32.09亿元,

启动“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增花添彩”工程,开工建设李家岩

水库,切实保障青龙湖一期、桂溪生态公园等环城生态区重点项

目建设,深入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市政设施提升为重点的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水



—10—

环境综合整治;投入5.76亿元,加强环境保护综合监管、环境监

测、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开展大气、水环境污染防治专项治理,

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成功获批国

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并全额争取首批专项资金4亿元。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支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和全民参保计划。市级财政社保

就业方面投入69.09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化

解过剩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

业。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人?月),继续落实养老机

构建设补贴、床位补贴、营运补贴等扶持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

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继续支持困难残疾人扶

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向165万人次低收入群体发

放价格临时补贴2.3亿元。

二是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市级财政教育方面投入60

亿元。其中,投入16亿元,实施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学费减免和

发放困难学生生活补贴等,惠及学生208.5万人次;投入0.89亿

元,加快推进成都大学一期改扩建,着力提升市属高校办学质量;

投入3.6亿元,超额完成300所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

投入15.9亿元,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中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等9个国家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建设,我市教育发展指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

三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级财政投入57.29亿元,



—11—

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55元/(人?年),城乡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40元/人,计划生育

家庭奖励扶助、特殊家庭扶助关怀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公共卫

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医联体实现基层全覆盖,分级诊疗

制度初步形成。

四是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市级财

政用于公共文化和群众体育方面投入26.86亿元。对3000余场次

文化惠民演出给予财政补贴,保障成都博物馆如期建成并免费开

放,全面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支持杜甫草堂千诗碑、城市音

乐厅等文化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保障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展览会和

2016年成都创意设计周成功举办,积极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支持开展以“运动成都”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成都市第三

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保障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成功举办,

大力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

五是支持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市级财政投入36.24亿元,加

快法治成都和平安成都建设,支持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

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

防汛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投入,有力保障了城市安全、社会

安定、市民安宁。市级财政投入8.07亿元,完善多方参与、共同

治理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财政补助标

准提高到每百户不低于4000元,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基金保

障范围拓展到社会公益类项目、基层党建和群团工作等项目,基



—12—

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大力开展对口帮扶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市级财政投入33.6亿元,大力支

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转变支农投入方式,加快农业集约式、

经济型、现代化发展。改造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成集中连片的

高标准农田9.7万亩,新改建渠系103公里、道路224公里,启

动实施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一、三产业融合

发展,完善奖补机制,推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扶持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农业“天府源”公用品牌,带动农

民持续增收。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00个、省定标准

幸福美丽新村914个,为504.27万人兑现惠农补贴资金4.88亿元。

二是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投入5.84亿元,推进简阳脱贫攻坚,

支持31个省定贫困村、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农村低保

标准由家庭月人均190元提高到450元,建立县级教育扶贫救助

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村级产业扶贫基金,对27个贫困村的

34个产业项目给予支持。开展全市第三轮第二批“百村万户”高

标准农村扶贫开发,投入资金0.79亿元,支持相对贫困村基础设

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和相对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完善财政兜

底政策,全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上限由9万元提高到14万元,

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教育救助实现全覆盖。

三是积极支持对口帮扶。市县两级财政总计投入4.82亿元,

全力支持甘孜州、阿坝州19个对口帮扶县实施产业发展、公共建



—13—

设、医疗教育等重点项目,落实成阿、成甘工业园建设补助资金;

完善项目验收制度,制定对口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效加强

资金监管。支持全面完成“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

对口支援雅安工作。

(五)加快转变投入方式,切实提升财政资金带动效益

一是积极组建政府投资基金。出台《成都市政府投资基金暂

行管理办法》,成立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成都市产业引导股

权投资基金成功引入社会资金9.7亿元,组建了成都青铜汇股权

投资基金、成都长江源通贰号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智能硬件

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联合社会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组建

的10支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已达9.83亿元。参与组建知

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IDG和谐创投基金,指导市属国有企业设

立小城镇建设发展基金。统筹用好财政性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加

快组建规模400亿元的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投向城

市建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

二是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认真做好市级PPP项目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物有所值评价验证。向社会公开发布PPP推

介项目39个,总投资1260.2亿元,涵盖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

保、旅游、医疗卫生及教育等多个领域。纳入市级PPP项目库项

目173个,总投资2232.3亿元,其中,李家岩水库、成都新机场

高速公路、IT大道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等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

三是积极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支持做大金融产业、鼓励



—14—

直接融资等多种激励政策组合,带动金融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投

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参与设立中小微企业

贷款风险资金池,支持开发“壮大贷”金融产品,重点扶持进入

我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名单的企业,累计为228户企业放款

24.21亿元。通过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为51户中小微企业解决了

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继续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投入4.49亿

元,为农户提供了461.26亿元风险保障。

(六)加快完善制度机制,大力加强财政管理

一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规范专项

资金设立、分配和预算编制程序,全面推行因素测算、竞争立项、

据实据效等绩效分配方法,资金分配更加规范。完善预算执行督

查、通报、考核制度,有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全面完成市级财

政专户的清理规范工作,清理撤并市级财政专户6个。继续完善

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卡强

制结算制度。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进

一步摸清政府“家底”。

二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对全市财

政系统账户管理、资金收付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等进行检查,有

效堵塞管理漏洞。开展预决算公开情况检查,采取下查一级的方

式,对单位或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推进财政公开

透明。开展“三公”经费、私设“小金库”专项检查,严肃财经

纪律。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管理规范、使



—15—

用安全。开展全市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开

展非税收入收缴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三是严格政府采购监管。强化对采购人主体责任的监督管

理,创新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动态调整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

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组织开展对全市207家集中采购机

构、采购人、社会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加强政府采购监

督检查。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共处罚13家供应商、12名

评审成员,规范政府采购活动。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我市政

府采购信息透明度在中国社科院《政府采购透明度评估报告

(2016)》中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

(七)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大力推广试点经验

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运

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的

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及时调整

“营改增”后市与区(市)县收入分享比例。修订完善《成都市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市级国有资本收益

收缴管理办法》,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全覆盖”,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调入公共预算的比例提高到19%,市级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逐步提高到30%。

二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套财政政策,支持化解

过剩产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方案实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促进实体经济



—16—

发展。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打通增值税抵扣链

条,充分释放“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

升级。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共计54项,降低企业工

伤、失业、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率,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6.98

亿元。

三是统筹推进创新试点。财政投资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试

点经验获国家农发办高度肯定并支持推广。积极争取大邑县获批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推进土地流转

保险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长期有效的新途径。继续推广运用

“拨改租”试点,城市音乐厅、成都国际铁路港等第二批11个“拨

改租”项目全面启动,总投资达111.89亿元。创新财政科技投入

方式,建立科技经费“投、贷、贴”使用新机制,我市成为副省

级城市中唯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双示范城

市。

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2016年财政工作取得的进步,是

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和各位代表、各

位委员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艰辛付出的结果。在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仍然面临一

系列矛盾和问题: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基础和产

业支撑还不够牢固,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财政管理体制还有待

完善,规模适度、风险可控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

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17—

四、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我市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十三五”规划

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按照中央“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

市委“157”总体思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适应把握引

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大逻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创新引领、工业强基、服务业

提升、融入“一带一路”、城建攻坚、美丽成都“六大行动”为抓

手,深入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科学

安排财政收支,着力提升支出绩效,有效防控财政风险,为全市

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可靠的财力支

撑,大力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一)2017年预算草案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趋势、积极财政政策总体要求,以

及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收入预算实

事求是、积极稳妥,支出预算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2017

年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1.全市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97.6

亿元,同口径增长7.5%。加预计的返还性收入58.3亿元、一般

性转移支付收入125.4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3.8亿元、



—18—

调入资金17.1亿元,减上解省支出37.7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8亿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6.8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

力1439.7亿元。按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439.7亿元,增长5.2%。加省提前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11.8亿

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1.5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758亿

元,下降4.1%。加预计的上级补助收入5.9亿元,减调出资金10.9

亿元,按收支平衡和列收列支原则,对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753

亿元,同口径增长0.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7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

5.85亿元,其中利润收入4.15亿元、股利股息收入1.67亿元、产

权转让收入0.03亿元、清算收入0.01亿元。加上年结余3.27亿

元,减调出资金1.96亿元。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7.17亿元,

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4.06亿元、国有企业资本

金注入3.1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

38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5.5亿元、失业

保险基金收入37.6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27.1

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6.1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3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3.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

排362.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8.5亿元、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38.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19—

200.1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7.4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6.4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1.9亿元。

2.市级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83.3

亿元,同口径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202亿元,同口径增长

3.7%。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3.3亿元,加预计的返还性收入

58.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5.4亿元、区(市)县上解收

入89.3亿元、调入资金16亿元,减上解省支出37.7亿元、对区

(市)县返还性支出57.4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55.8亿元、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亿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5.2亿元,市级一

般公共预算当年财力298.3亿元。为平衡支出缺口,从预算稳定

调节基金中调入30.3亿元,按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328.7亿元,下降9.1%。加省提前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

11.8亿元,扣除安排区(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72.7亿元,市级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8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2017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285.3

亿元,下降7.6%。加预计的上级补助收入5.9亿元、区(市)县

上解收入27亿元,减调出资金10.9亿元,按收支平衡和列收列

支原则,对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307.3亿元,同口径下降6.7%。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7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

2.75亿元,其中利润收入2.43亿元、股利股息收入0.32亿元。加

上年结余1.93亿元,减调出资金0.89亿元,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



—20—

营支出3.79亿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2.72

亿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1.07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区(市)县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由上级统

筹,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数据一致。

3.成都高新区预算草案

2017年,成都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40.2亿元,同

口径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5.5亿元,同口径增长

39.8%。

2017年,成都高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64.2亿元,增长

0.9%;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57.4亿元,同口径增长5.6%。

4.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预算草案

2017年,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2.1

亿元,同口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0.2亿元,同口

径增长3.9%。

2017年,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05.5亿

元,下降14.4%;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85.5亿元,同口径下降

17.9%。

(二)2017年市级支出预算安排的重点

围绕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财政预算支出的

重点是:

1.围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安排创业创新方

面的重点项目投入10.68亿元。主要用于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



—21—

新和军民融合创新,支持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

化,支持设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和创新创业基金,支持继续

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推动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

基地、中韩创新创业产业园等平台建设,落实高层次创新人才奖

励、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及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补助等政策,

布局以菁蓉国际广场、天府菁蓉中心和菁蓉镇为引领的“3+M+N”

创新创业空间,推进成都科学城建设。

2.围绕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安排产业发展方面的重点项目

投入47.4亿元。主要用于促进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和轨道

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

大,安排物流航线补贴、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金融业发展专项、

旅游业发展专项等服务业发展重点支出,以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专项、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油菜)规模化生产财政奖补、林业

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等农业发展重点支出。

3.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安排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方面

的重点项目投入9.68亿元。主要用于开展城市全球营销及提升城

市形象,支持对外交流,大力发展数字娱乐、数字传媒等新兴文

化产业,提升文创产业贸易服务,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

范区提档升级,支持成都中心、城市音乐厅、成都大剧院、自然

博物馆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办好2017年成都创意设计周、联合

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

文化旅游活动。



—22—

4.围绕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安排城市建设方面的

重点项目投入157.2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双

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国家铁路枢纽建设,推动地铁、有轨电车

等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推进三环路扩能提升改造、城市路网提升、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病害桥梁改造整治等城乡路网建设,保障公

交运营补贴、场站建设等交通惠民资金,推进卫星城、小城市和

特色城镇等市域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

廊试点项目建设,以及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北改”建设等。

5.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安排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

方面的重点项目投入37.86亿元。主要用于加强大气、水、土壤

污染防治,深化毗河、江安河、新津南河等重污染流域和黑臭水

体治理,持续抓好“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增花添彩”等城乡

生态重点工程,做好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以及集体公

益林(地)生态保护和龙泉山脉生态提升建设。

6.围绕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安排民生方面的重点项

目投入85.24亿元。主要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计划、提升中

小学办学水平、筹建成都艺术学院和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等教育

重点支出,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和返乡创业

人员等群体就业创业支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补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等社会保障重点支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助、城乡基本



—23—

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重点支出,以及住

房保障、农村扶贫开发、支持简阳精准扶贫和对区(市)县均衡

性转移支付等。

7.围绕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安排改

善城市治理方面的重点项目投入20.7亿元。主要用于村级公共服

务和社会管理、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城市智能

感知系统建设、数字城管功能拓展,棚户区和老旧院落改造、城

乡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社区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以及维

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点支出。

(三)关于市级预算(草案)的补充说明

1.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安排情况。2017年安排对区(市)

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5.9亿元,同口径增长9.1%。其中,

税收返还57.4亿元,与上年持平;一般性转移支付155.8亿元,

同口径增长8.3%;专项转移支付72.7亿元,同口径增长20.9%。

2.预备费安排情况。2017年安排预备费6.8亿元,占市级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1%,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

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3.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安排情况。2017年市本级应偿还到期

地方政府债券本金27亿元,安排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2亿元,

拟通过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置换11.8亿元。

4.预算(草案)审查批准前的支出安排情况。在本次人民

代表大会审查批准201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前,为保证市



—24—

级部门、单位正常运转所需,市级财政将根据实际需要,参照2016

年度同期基本支出(人员工资、公用经费等)、对下级转移支付和

结转支出情况,安排相应支出。

五、2017年财政工作重点

继续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夯实增收基础、提高支出

效益、严格资金管理为主线,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狠抓增收

节支,优化财政供给,进一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全力稳定增长,涵养优质财源

一是努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保持合理的财政投入强度,带

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大力支持融入“一带一路”行

动,加快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和成都国际

铁路港建设,着力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做好重大城市交通基础

设施项目资金保障,千方百计筹集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加速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着力畅通城市交通“内循环”;加大对天府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

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

绵城市建设,着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切实保障成都中心、城市

音乐厅、“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增花添彩”工程等重大项目建

设,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形象和品味。

二是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加大财政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

文体惠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养老服务、扶贫济困和公共安

全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鼓励



—25—

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文化旅游、医疗服务、健康养老等领域,为市

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同时,支持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

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

段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和能级,大力拓展定制服务、网络购物等

新兴商业模式,满足市民个性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三是着力强化政策支撑。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优化

财政要素供给。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企

业经营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持创新驱动,支持实施新的

人才发展战略,健全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支持发展新业态、新技

术、新模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加快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发

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严控新

增政府债务,用好用活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

健全“借、用、还”制度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二)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

一是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根

据国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动向,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规

范引导区域竞争,制定区域内税源跨区(市)县转移财税利益补

偿办法,完善区(市)县财税利益协调机制。支持采取托管、飞

地、共建等区域创新发展方式,加快完善高新区托管天府国际空

港产业新城财政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加大对远郊县(市)、生态保护区域和经济相对薄弱、扶贫开发任

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倾斜力度,继续支持简阳市缩小与远郊县



—26—

(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二是切实转变投入方式。加快建立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完善

管理、运营制度,切实放大财政资金吸附带动效应。加快完善以

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主的产业投入政策,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特别

是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传

统产业改造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等。统

筹平衡财政承受能力,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广运用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依法依

规、多管齐下,培育社会组织、扩大购买范围、加强采购管理,

不断提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不断优化制度供给。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

效解决财政越位、缺位问题,支持培育公平、公开、竞争、有序

的市场环境。全面清理既有财政政策,对政策环境已经变化、阶

段性目标已经完成、财力难以支撑或者绩效不佳的专项支出政策

予以调整。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的协同,健

全政策执行的有效传导机制,切实解决政策效益递减、相互掣肘

的问题。

(三)狠抓财政管理,提升资金绩效

一是加大绩效管理力度。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评

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第三方独立评价工作,构建符

合预算管理要求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拓展绩效评价范围,加大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力度,探索开展财政政策评价和绩效



—27—

运行跟踪监控,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

立绩效考评责任制,强化考评工作力度,主动公开评价结果,增

强社会参与度。

二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完善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

度预算平衡机制,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资金投入的可持

续性。严格实施预算中期评估制度,规范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

强国库现金管理,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继续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严格专项资金设立、使用,加强政

策实施后的分析评估,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退出机制。

三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加大专项检查力度,依法组织开展

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和政府采购监督等专项检查,特别加大

对财税政策执行、民生资金落实和重大项目投入情况的监督检查。

增强财政监督合力,加强与审计、监察和资金管理使用部门的协

同配合,形成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坚决纠正财政违

纪违法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切实提升监督效能。

各位代表!2017年,财政改革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下,认真贯

彻落实好本次大会决议,拼搏实干、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家中心

城市提供更加坚实的财力支撑。

献花(0)
+1
(本文系华夏工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