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阳明大肠经 | 每日一穴

 紫荆88 2017-12-03


手阳明大肠经


五行属金。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

属大肠,络肺。入下齿中,挟口、鼻。


经脉循行

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循 行 歌 诀

手阳明属大肠经,食指内侧起商阳。

循指上廉入合谷,两骨两筋中间行。

循臂入肘上臑外,肩盂前廉柱骨旁。

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

会此下人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挟口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尽迎香。


主要腧穴20穴(左右共40穴)

商阳(井金)、二间(荥水)、三间(输木)、合谷(原)、阳溪(经火)、偏历(络)、温溜(郗)、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土)、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与阳跷脉交会穴)、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五 输 穴

井穴(金):商阳

荥穴(水):二间

输穴(木):三间

经穴(火):阳溪

合穴(土):曲池


经穴歌诀

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济,上廉下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脏腑经脉病候

“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肠道疾患,头面五官疾患,皮肤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

主治病症

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泄泻,便秘,痢疾,腹痛,上肢屈侧外缘疼痛等。

气盛有余的症状: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

气虚不足的症状: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主 病 歌

阳明大肠主头面,三叉头痛与面瘫。

眼病鼻病牙齿痛,咽喉炎症甲状腺。

循经部位寒热痛,累及食指与臂肩。


补泻取穴

本经虚证,宜用补法,可用辰时,刺灸曲池,因曲池为合土穴,土生金为母,故虚则补其母。(除补曲池穴外,可刺本经原穴合谷穴。)

本经实证,宜用泻法,可用卯时,刺灸二间,因二间为荥水穴,金生水为子,故是则泻其子。(除泻二间穴外,可刺本经原穴合谷穴。)

典籍记载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留)而不行者为液。(按:此篇分析津、液、气等概念,可为手三阳经主病作解释。)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肿,痉,治主病者。(按:此篇论物足六经厥及厥逆,治主病者。)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大肠胀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按:此篇论六腑病,各取其下合穴。)

想系统学习更详细的针灸临床技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