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匡时秋拍 | 肉芝烹熟身不老 —— 张路《仙人烹芝图》

 alayavijnana 2017-12-03



北京匡时2017秋拍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Lot 1903 

张路  仙人烹芝图

绫本立轴

备注:1.日本村上舆四郎、近藤尊等递藏。

2.1979年曾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展出。(附大阪市立美术馆展览证书复印件一纸)

尺寸:128×51cm

RMB:1,800,000-2,200,000


大阪市立美术馆展览证书


朱安侃的《张平山先生》记载,张路“弱冠考入郡庠为弟子员”,以庠生游太学,屡举进士不第。转而寄情绘事:“始仿王谔之缜细人物,衣纹用游丝笔,后善吴伟之豪迈,山水树石之飘逸,而自加浑厚,遂方驾前人,自以名家”。而后张路一直活跃于北京附近,于嘉靖初入太学,并因大司马李钺之赞助而声名远播。后来,张路开始周游太湖流域的杭州、绍兴等地,约七十岁时,归隐于开封老家。张路是戴进、吴伟画风的追随者,也被认为是二人之后成就最高的浙派大家。又因为张路在对浙派的继承上有所发展,颇具自我面目,所以他和吴伟等人又被称为“江夏派”。


张路性格豪纵,作画风驰电闪,倾刻而成,然意气自是,风调别具,是明浙派画家中之翘楚。他早年的画学戴进,临摹能效其神,画法工细。至南京后,又宗法吴伟,变为粗笔写意。其画受到当地缙绅推重,声誉仅亚于吴伟。善画人物,多绘神仙、士子、渔夫,形象质朴,神态清朗,具有高昂向上的气质,景致简略,笔墨遒劲,风格豪放,然少秀逸和蕴藉之致;为浙派健将,一开后来学者粗率之风。


局部对比

左:《仙人烹芝图

右:《麻姑献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对比

左:《仙人烹芝图

右:《人物故事图卷》,天津博物馆藏


局部对比

左:《仙人烹芝图

右:《人物故事图卷》,天津博物馆藏


《仙人烹芝图》人物多用顿折的重墨线条勾勒,运笔迅捷,水墨淋漓,具有豪放动荡的气势。人物的衣纹线条爽劲洒脱,沉稳果断,造型准确,俨然吴伟家法,虽然缺少秀逸,但也遒劲可观。几间博古器具烘托环境,梅、竹、灵芝、书卷、器皿都颇具格调,画面以线为主,人物衣饰略带渲染,神态描写极富神韵,画面丰富又充满故事趣味,必是平山先生所作之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