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词评说的书籍了。关于文学评论一类的书籍,虽偶有涉猎,然比之于小说一类,是少之又少。因为我总以为,别人的看法总归是别人的,我自己的才是最宝贵的,起码在了解别人的思想前,得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一切文学皆人学。作者开篇即写到唐宋词的“第一生命”是人生意蕴。我在脑子里找了又找,发现不写人的文学还真找不出(或许是我见识短吧)即使是鲁滨逊,在最后也会出来一个星期五,水浒红楼无不是写出了一大堆鲜活人物。中国古代诗词讲究借景抒情,写诗词要写出意蕴单只写景的诗词也有,只是太少了。故而作者所言,我亦同之。“唐宋词人在其词中所记录和贮存的人生意蕴,绝不是一大堆冷冰冰的思想资料,而是一大团散发着光和热的文化资源。”我们大多人喜欢古典词,当今的社会,还未闻有“词人”一说,我们喜欢古典词是因为古代人的生活与我们不同。古人的生活状况,环境,衣食,住所,与我们皆有区别,古代的诸多文化便深刻地蕴含其中。在生活方式上更是如此,现代的生活何其迅捷,而古人的生活较为悠闲,古人的生活更便于去写出及品尝到词中的绝美意境。 当今生活变化万千,常常使人有追不上这个时代的急促感,现世中遭遇的荒凉哀愁也便多起来,许多有点知识的人也会偶书诗词聊表凄苦之感。古人也更是如此,在那个适合于作词的年代,纷纷书词以表心绪。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生老病死人人皆有,且人人皆畏,生命有限而烦恼无数,古人往往借伤春悲秋来委婉表达哀怨不平之情。“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等,每个人生活在时间好像都是为了解决永远也解决不了的烦恼,文人则多以文学形式寄予自己苦闷的心境。人生机遇反常之人常在我心中回响的有两位,一是李煜,二是苏轼。 贵为皇室子弟,惨遭囚禁,被毒杀而亡,李煜所经历的是与常人不同的深悲巨痛,可谓是活得憋屈,死得痛苦。太宗在生活上并没有为难李煜,但是剥夺了他的人生自由且百般凌辱他的人格和尊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恨是那样深长、那样强烈,他无法摆脱,剪不断,理还乱。然而,他的心情有时又显得异常平静,在经历了天上人间的巨变之后,他又认真地进行反思和忏悔——家国是祖辈开创的,山河又美丽多姿,自己哪认得干戈剑戟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公元978年七夕之夜,李煜42岁生日,他命故妓在小楼作乐,声泪俱下地演唱了这首《虞美人》。宋太宗闻知,龙颜大怒,传旨赐酒,李煜奉命饮下,当夜中毒,全身抽搐,状极痛苦,于翌日凌晨驾鹤西去。作为一个拥有过江山美人、金楼鸿宇的皇帝,他始终不能忘记过去,昔日的欢乐总是浮现眼前,因此,他所要追寻的幻梦,也只不过是一场空罢了,等待他的,只有失落,在愁与恨的感情中久久纠缠而不能自拔,陷入迷惶。 李煜的悲痛与常不同,而苏轼在我看来,则是我们大部分人有的共同遭遇,仕途遭变,人生不顺,事与愿违。苏轼是一位绝顶聪明的人,诗、书、画、文样样皆通,且在各个领域内都是绝顶水平,并且,他身处逆境而能保持的乐观旷达也是非常人所不及。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黄州、惠州、儋州,皆苏轼贬谪流放之地。而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地在他的笔下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来连山觉笋香”,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潮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四十的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能从贬谪流放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幽默的笔调化解之,表现出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其乐观旷达的精神可见一斑。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轩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诗中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气势雄放。苏轼在心境上与李煜大有不同,正是他的这样一种处悲境而不悲而自有一番乐趣的心态使他成为中国文人的典范,他教会了我们怎样享受生活,如何给自己寻找乐趣。 作者在书中第一编具体详细的谈论了九位词人的兴衰际遇,把人生生活的体验融入其中,谈论了诸多人生态度,而下编则是按作品来论述了词所表达的情感和社会生活。 第一吸引我的是关于恋情生活论述。宋代歌妓业发达兴旺,他们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宋比唐代尤为甚之,宋代女性出游机会增多,这给男女交往创造了机会,男女接触相对宽松和自由。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皆是我们相当熟悉的关于爱情的描写。宋代的婉约派大多有关于爱情的词句,其词绝美,其情若浓,成就了“词为艳科”的额一代文学奇观。相较于当下而言,古代的词句也好,诗句也罢,亦或是小说散文不论,今天的关于性的描写实可谓盛之,一大段的勾人心魄的性描写唯恐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今天的社会更加开放,男女之间亲亲我我甚是平常,仿佛再也没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神秘感了。作者把宋代恋情的词分为四类,一是带有喜剧色彩的艳遇词与欢爱词,男女间的风流艳情,夫妻间的洞房花烛,相爱相守,“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都很委婉表露男女一起时的欢爱。二是浸染着悲剧意味的离别词与相思词,姜夔有“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的感慨,秦观有“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忧愁,柳永有“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的无奈,张先有“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深情与郁结。三是抚今追昔、长歌当哭的悼亡词。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最为传诵,其感人肺腑无出左右。在“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的词句中能看出吴文英对逝去女子的一往情深。四是交织着恋情心理的伤春词与悲秋词。这里,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还有伤感透骨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比比皆是。婚姻和恋爱是人生的重大课题,一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宋代词人以词的方式宣扬了他们的多情与欢爱。 人生多少心酸苦,耐何人人不得过。每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遭遇各种苦难,也许我们没有李煜式的深悲巨痛,有的是生活处处碰壁造成的烦恼,就让我们拥有苏轼式的乐观旷达,任其“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以李白式的“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放面对困难。人生每每有不如意处,学会知足常乐,乐于奉献,学会陶渊明式的“悠然见南山”。只是,人有思想,有欲念,做到此并不容易,戒欲何其难!面对现今社会中的各种诱惑,理应保持正确的态度。当我们读到小说中大段的性描写时,何防想想宋词里的婉约,用成人健康的思想辨析,不因之而扰乱习性,也不因之而厌恶,我们也会拥有属于我们的意境! 诗意宋词,惨淡与欢乐的人生! 2017.11.6日毕 图片:网络 编辑:熊璐璐 请您赞一下支持有美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