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非摩洛哥】领略炫目异域风情,驾行金色撒哈拉沙漠(17天: 2018/3/18 - 4/03)

 天使阿真 2017-12-04

        位于非洲的东北角的摩洛哥,被称之为“欧洲后花园”。其已故国王哈桑二世说过:“摩洛哥就像一棵大树,根部深植非洲土壤,枝叶却呼吸着欧洲吹来的微风”。这个地处北非却向欧洲敞开怀抱的神奇国度,一面是白浪滔天的大西洋,另一面是金色撒哈拉沙漠,沙漠和海洋奇异地在摩洛哥交融;白色的卡萨布兰卡,黄色的拉巴特,粉红色的玛拉凯什,兰色的舍夫绍恩…… 鲜明的颜色点亮了座座城市独特的气质;悠久安详的麦肯尼斯古城,热闹非凡的菲斯迷宫般老城,动静之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趣;黑纱遮面的妇人,穿着时尚的少女,时间和文化在摩洛哥自然地交错穿梭;萦绕全城的清真寺诵经钟声,世界各地游客汇集于此的喧闹,谱写出摩洛哥独特的异域乐章……


        我们2018年探秘摩洛哥的旅程依旧安排在阳春三月。这个季节,空气凉爽、阳光灿烂、春花盛开,是北非最宜人的时分。

       从卡萨布兰卡踏上北非的土地,我们首先前往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摩洛哥现任国王,出生于1963年的穆罕默德六世,阿拉维王朝的第22代君主,就居住在这里。这位1999年登基的、在欧洲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的国王已经执政了十多年,他和内阁并没有让摩洛哥臣民失望,政府把国家不断引向进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他放弃首相任免权等重要权力,扩大首相和议会权力,力推行国王控制下的多党制、议会制,强调私有化,推进经济改革,严惩贪官污吏,改革宪法,取消新闻检查制度等等。在穆斯林世界里,摩洛哥成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由拉巴特沿大西洋公路A1北上,直布罗陀海峡边上的历史名城丹吉尔出发。早在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称雄于地中海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是他们的殖民地。丹吉尔位于地中海通向欧洲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丹吉尔向南40公里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海滨小镇—艾丽西。这里极具地中海风情,又弥漫了神秘而现代的艺术气氛。我们在这里下榻一晚。

        造访了丹吉尔古城之后,乘车抵达神话般的蓝色小镇舍夫绍恩。

        说起小镇的历史,这里在1494年以前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后来其规模随着来自西班牙格林纳达的穆斯林和犹太人移民开始拓展,新来的居民修筑了带有小阳台的白色房子,和用瓦来平铺的屋顶,露台的中央往往还种上一棵柑橘树,这些特征赋予了小镇与众不同的西班牙风情。直至20世纪30年代,犹太移民们开始流行的把墙涂成淡蓝色,据说用了这种蓝靛天然染料粉刷了房屋之后,房子的主人一家便会受到上帝保佑。于是,小城里的居民纷纷效仿,蓝色的城池由此出现。

        告别了蓝色的舍夫绍恩,我们南行去拜谒古城菲斯。前几天海滨小镇的优雅安详与菲斯的热闹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选择下榻在古城里面的一座客栈。

        具有2800年历史的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菲斯是北非第一个伊斯兰教的城市,也是摩洛哥第一座皇城,曾经作为摩洛哥首都达700年之久,12世纪中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一跃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一千多年至今菲斯都是摩洛哥宗教、文化与艺术的中心,被视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与伊斯兰世界的埃及首都开罗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相提并论。菲斯老城也是今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并持续有居民生活的中世纪城市,至今仍保持了浓郁的中世纪风情,在21世纪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因而被誉为世界100个奇观之一。

        离开了菲斯古城之后,我们前往大西洋边的古城埃尔加达。埃尔加迪达是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的一個港口城市,自1502-1769年一直被葡萄牙占领着,至19世纪被命名为埃尔加迪达,意为葡萄牙城,2004年埃尔加迪达葡萄牙老城被宣布为世界遗产。

        埃尔加迪达的东南方向200公里,即是号称“粉红色珍珠”的玛拉凯什。座落在贯穿了摩洛哥的雄伟阿特拉斯山脚下,连接着西南部的广袤沙漠,玛拉凯什是当今摩洛哥的第二大城市。而当年,她也如一块绿洲环绕的磁石,吸引着来自南方的庞大驼队。于穿过撒哈拉的商旅驮队而言,这片绿洲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美的城市。炫目的阳光、红色的尘土和泥砖堡垒使得玛拉凯什成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的北非城市。

        每当太阳落下时分,位于城市中心的德吉玛广场就会热闹起来,上百的小吃摊卖着各种烤肉和烧鱼,印度的舞蛇人、出售香料茶叶的阿拉伯人、讲故事和算命的摩洛哥老人,各种卖艺的表演,还有数不清的买卖食品、饮料、服饰、地毯、摆设、皮革、手工艺品小摊位,德吉玛广场,赋予了玛拉凯什无穷的生命力,成为世界上的奇观之一。

        从玛拉凯什,我们开始自驾车,进入风尘滚滚、如梦如幻的撒哈拉,那一部《撒哈拉的故事》,留下了三毛和荷西在此一生一世的浪漫,更燃起了无数人走进撒哈拉沙漠的渴望和梦想。

        我们驾驶丰田越野车南行,首先要越过阿特拉斯山的天然屏障。

        阿特拉斯山脉绵延于非洲西北部,长2400公里,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属于阿尔卑斯山系的延伸部分,是非洲最广大的褶皱断裂山地区。它是一道天然的阻隔,将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与海洋截然分开。阿特拉斯山脉峰峦迭起,粉红色的花岗岩勾勒出蜿蜒的峡谷和陡峭的悬崖,宛如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我们在阿特拉斯山谷中蜿蜒行进,偶尔也会见到一片片富饶的绿洲点缀其中,这里就是我们需要下榻过夜的地方。当地的柏柏尔人筑就红土房屋,掩映在绿色的林木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翻越过阿特拉斯山,走过数个只见一线天的峡谷,我们开始感受到撒哈拉沙漠上如梦幻般的金色光泽和温柔的风。撒哈拉沙漠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涵盖了北非的十几个国家。这里壮阔的沙漠风光和奇妙的人土风情,每每让造访者心醉神迷。

        我们在沙漠中骑骆驼、宿营、越野,在沙丘间寻找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在柔软的沙地上看日出日落、观浩瀚银河。柏柏尔人兄弟苍凉的鼓声和歌谣在空旷的沙漠里记录着这段特别的经历。

        驾车驶出沙漠,我们要经过一个神秘古村落—艾特·本哈杜村。

        艾特·本哈杜古城建于8世纪,是原居民柏柏尔人所建典型的由防御性围墙围起来的城堡。古城仿佛是用四方大石碓砌出来,每间房屋就如一个小堡垒,彼此之间由狭小巷道贯通,整个村庄结合成固若金汤的大城堡。当时运送海盐到内陆的骆驼商队选择这为中途休息站,因而兴盛起来,数百年,一直维持原本风貌。全盛时期,这里居住着好几百名居民,现在只剩下不到十户,原生态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而上。红土搭筑的城墙和民居与后面的黄色土山融为一体。山前是干涸的河谷和沙漠棕榈,山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荒原,强烈的日光毫无遮掩地照耀着整个山头。这是只有在摩洛哥能够领略的画面!

        驾车返回玛拉凯什,休息一天,乘车前往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因1942年的美国战争爱情电影而出名。除了大西洋的海浪和白色的房子之外,真实的城市卡萨布兰卡并没有多么浪漫。它交通拥堵、现代建筑林立,真正值得造访的只是哈桑二世清真寺。这是世界上宗教建筑中最高大的一个。其规模庞大,令人目眩。建造时用了一万名工匠,花了五年才完成,其喷水池、拱廊乃至每一扇门,都是装饰艺术中的精品。

        我们在卡萨布兰卡结束此行17天的旅程,飞返家园。

        摩洛哥行程中亮点众多,有浓烈的异域风情、独特的自然景色、有美食佳肴人文建筑还有驾车乘风探秘撒哈拉沙漠的狂野激情。我们的团队限制在812人,在所下榻城市中就有选择精巧别致的传统“利雅得”客栈住宿的优势。

        利雅得式的传统建筑是摩洛哥的重要文化遗产。它的渊源来自更久远的古波斯和古罗马宫廷建筑。在伊斯兰教的教规里,不允许女人在外人面前抛头露面。她们只能深居简出。利雅得的建筑形式很适合这种传统。利雅得的特点是内向型的庭院式建筑。高墙厚壁,对外门窗很低调。内部则以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露天庭院为中心。围绕着这个天井的是两到三层的带走廊的居室。露天的庭院是整座建筑的核心,种有桔树、柠檬树、芭蕉树和灌木树丛。庭院的地面全部用花砖铺就,中心位置一般设一个喷泉,种上几株柠檬树。

        喷泉和水池并不只是庭院里的装饰物。它们起着很重要的调节温度的作用。在摩洛哥的夏季,气候非常燥热。气温常常达到摄氏四十度。外面进来的热空气经过水池冷却后流通在整个庭院里,再从天井上方的开口散出去,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所以在夏天利雅得房间里的温度与外面的酷热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利雅得”在阿拉伯语里是“花园”的意思,它即可以是国王和苏丹华丽的宫祇,也可以是平民百姓家里普通的院落。我们所选择的在摩洛哥各地的利雅得客栈,突出了瑰丽别致的内部装饰以及巧妙的灯光和家具的应用,除了舒适的住宿,还是欣赏北非室内装饰艺术的难得契机。

        利雅得客栈一般只有十个左右房间,私密而温馨,只利于比较小的私人定制团队,而不适合于大巴游团队。早餐也由厨房精致烹饪,餐厅就设置在花园里,或是主人的待客餐室。

        我们此次行程中有七天的自驾车体验。所用车辆是丰田霸道或同类车型,手排档。摩洛哥驾车均为左舵,右侧通行,和中国及北美相同。如果不希望自驾,请事先说明,我们相信会有足够的团员充当司机。

        午餐在途中简单安排,晚餐有时在住宿地点,有时在当地的美食餐馆。在摩洛哥,主食往往是一种叫做“酷斯酷斯”的“中东小米”。实际上是由粗粒小麦粉制成。用鸡汁蒸熟后轻敷陈年奶油再蒸,反复三次,鸡汁的甜、奶油的香郁渗透后才将各式肉类、蔬果、汤汁淋上,酷斯酷斯米饭最后看起来黄橙橙的,像小米饭一般。

        摩洛哥是穆斯林国家,吃的所有牛羊肉、鸡肉等等都是经过穆斯林的祷告仪式之后宰杀的。橄榄、柠檬和无花果是北非的特产,当作调味品用在肉菜里可以压制肉类原本的腥膻,让味道更鲜美。

        “塔津”是摩洛哥烹饪中不可或缺少的炊具。塔津为陶制,有点像我们常用的“砂锅”,最大的特点是锥形盖子。把牛、羊或鸡肉放进塔津內,再加入洋葱、番茄、香草等佐料,以细火慢慢煮炖,待肉类吸收了佐料的香味后就大功告成了。用塔津烹饪时不加水和油,而是让肉类或蔬菜慢慢烩上数小时,让食材的水蒸汽在锅里循环,这不仅保留了食物的水分,也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

        摩洛哥一种代表性的冷盘沙拉是,茄子捣成泥,加橄榄油腌制后再跟西红柿、洋葱、大蒜、香菜等调拌而成,是常见的前餐。这里的西红柿和黄瓜没有污染,而且不使用化肥,所以吃起来口感很好。生拌的西红柿黄瓜洋葱和香菜也是常常用来佐餐的冷盘。

摩洛哥城市以外的路比较好走。我们驾车部分是山路和沙漠路,速度不快,车辆不多,届时我们会做简要培训。

每人价格:              $4560(美金)
单间差价格:          $980(美金)


费用中包括项目:      

抵达时和离团时接送机,以及非自驾期间的旅游面包车或巴士(根据团员数量)。
自驾车用车 (丰田四驱车或类似,包括汽油费、公路费、维修费、各地公园   
入园费、泊车费、进入特别地区所需费用,及当地行车保险)。
单程摩洛哥境内机票:玛拉凯什—卡萨布兰卡各地住宿及早、午、晚餐。有国际驾驶经验、讲英、中文领队一名。
所有观光活动、景点门票、沙漠宿营帐篷及供给、骑骆驼活动等等。沿途所需简单医疗用品、国际导航仪及对讲机、路书及驾驶说明。

费用中未包括项目:
国际机票:居住城市到卡萨布兰卡;卡萨布兰卡到居住城市。
给当地导游和服务生小费,沿途可能遇到小意外的机动费用(每人每天5美金,请在始发地将现金交给领队)。
个人旅游保险和预防针。
个人酒水及软饮料。

报名、预付款50%)截至日为2018 118日;余额50% 请于出发前一个月结清。付款方式在填写了报名表后即告。

日程概况

3/18     抵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乘车至首都拉巴特
3/19     
拉巴特—艾丽西(海滨艺术小镇)
3/20     
艾丽西—丹吉尔—舍夫绍恩(蓝色小镇)
3/21     
舍夫绍恩—菲斯
3/22     
菲斯
3/23     
菲斯—埃尔加迪达
3/24     
埃尔加迪达—玛拉凯什
3/25     
玛拉凯什
3/26     
玛拉凯什—艾特·本哈杜古城(驾程:180km
3/27     
艾特·本哈杜古城—达蒂斯山谷(驾程:169km
3/28     
达蒂斯山谷—撒哈拉沙漠(驾程:220km
3/29     
撒哈拉沙漠(进入沙漠露营)
3/30     
撒哈拉沙漠
3/31     
撒哈拉边缘小镇扎戈拉(驾程:305km
4/01     
扎戈拉镇—玛拉凯什,(驾程:357km
4/02     
玛拉凯什—卡萨布兰卡
4/03     
飞离卡萨布兰卡

联系迟越 微信:drivethesilkroa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