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冬竹123 2017-12-04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其中韩信是三人中最晚跟随刘邦的功臣,萧何是他的伯乐。



韩信生于江苏淮阴,从小家境贫寒又早年丧失双亲的他,时常遭到同乡地痞的欺辱,在那个盛产流氓的时代,韩信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不过,这些流氓之所以总欺负韩信,与韩信自己有很大关系。


韩信从小就熟读兵书,学成后总觉得自己是大将之才,常挎一根木剑四处招摇,这种特立独行难免会让那群流氓产生好奇,他们先是认为与他身份不符,随之而来的就是侮辱。韩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钻了一个流氓的裤裆,后人称之为“胯下之辱”。



韩信后来投军想要一展才华,在项羽与刘邦纷纷揭竿而起反秦后,韩信跟了项羽,项羽并没有认识到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只是让他担任了自己的粮库站长。


韩信当然认为自己不是干这个的,于是跑到了刘邦那里。结果,刘邦也没有看上他。倒是刘邦手下的萧何在与他的谈论中发现此人是个天才。


当萧何准备向刘邦举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跑了。原来,楚汉战争前期,刘邦手下的许多人见他总被项羽打败都逃跑了,所以韩信也就跟着逃跑。


萧何听说后,立马将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任韩信为将,韩信正式登上了楚汉战争的舞台。韩信在刘邦手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


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2年末,已经被封为齐王的韩信率30万大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将项羽的9万兵马团团包围。项羽仅带28人冲出重围,逃至乌江,又被韩信的部队追击,项羽在吟诵了几句诗歌后,挥剑自刎,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楚汉战争的结束标志着天下已经归刘邦所有,但是,有一个国家不肯投降,这个国家就是鲁国,鲁国不承认刘邦是天下之主,还要为项羽奋战到底。刘邦派人告诉他们,项羽已经死了,他们不信。最后, 刘邦只好把项羽的人头拿给他们看,鲁国才放下武器,投降了刘邦。



就在与鲁国对峙期间,韩信手下士兵认为成功在即,军纪涣散。刘邦只带了几个随从,在韩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冲进了他的军营,把韩信的官印和兵符全部收缴,韩信一下就成了光杆司令。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对韩信军事才能的极度肯定。但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刘邦在得到天下后对功臣,特别是韩信的猜忌之心非常重;第二,韩信虽然能带兵打仗,却不善于治军,不然不会让刘邦那么轻松地进入军营,韩信在军队的管理上相当差劲。


虽然说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这个伯乐推荐的,但最终韩信被杀也是萧何出的计谋。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则是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


好文推荐




没有wifi的童年,我们是这样过的

△点击标题进入文章


最美的告白: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

△点击标题进入文章


100张图,告诉你什么是民国范儿!

△点击标题进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