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积极推进大学生体育建设 长跑已成校园传统

 yuqin0626 2017-12-04

大学生体质下降 引发社会更多关注

近期相继频发的大学生跑步猝死事件,以及随后一些高校取消长跑课程和比赛项目的做法,不得不让人们对大学生体质的下降趋势愈发担忧,也引发全社会对学生体质状况的更多关注。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一些原本跟随高考指向、只重视文化课教学而忽视甚至取消体育课的中学,为针对清华等一些高校自主招生中增设的体质测试进行备考,而恢复并增加了体育课教学的分量,部分学生为在自主招生的体测环节中有良好表现,也特别增加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教育部的体质测试数据表明,现今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运动能力、锻炼习惯等均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近期频出的大学生冬季长跑猝死事件,更是让一些高校采取了取消长跑和比赛等做法。然而在冬季的清华园里,长跑的师生却是对因猝死风波而对锻炼心存质疑者的有力回击。

清华积极推进健康标准 长跑成学校体育传统

清华对在校生的体测标准参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同时兼顾清华更高标的要求。普通标准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而清华标准是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十几年来,这个标准作为清华的体育传统一直得到延续。即使毕业多年的清华校友提起学生时代的长跑经历依然感叹不已,认为是让人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希望母校继续保持这项体育传统。清华积极推进阳光长跑等活动,2012年建立了阳光长跑管理平台,对参加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锻炼意识和能力。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认为,长跑作为一种强度较高的体能训练,其危险性固然存在,但应在更深层面思考出现此种局面的原因,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依赖于取消长跑,而在于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督促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基础之上,类似猝死事件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幅降低。

清华历经百年体育传承和发展 对体育已成精神追求

缘何清华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质问题如此关注,这与清华历经百载、一以贯之的体育传统和体育精神休戚相关。清华的体育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自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就成立了体育协会,1912年成立体育部。百年来,清华秉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观,不断发展和沉淀其特有的体育精神:1912年,清华提出了“德智体并重”的育人方针;1919年,清华建起当时在中国设施最为先进的综合体育馆;20世纪50年代,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清华师生,在清华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清华历经百年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清华人对体育已由热爱崇尚发展而为一种虔诚的精神追求。史跃百载,清华体育从推行“强迫运动”、制定“五项试验标准”,“劳卫制”国防体育的开展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推行,再到贯穿大学全程的体育教学模式,始终秉持着把改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重要地位。

清华优良体育传统的继承,体现在课内的体育教学、课外的运动开展,以及场馆设施和体测制度等软硬件条件保障。一方面,体育课教学作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质量代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水平。清华一直把体育教学建设放在首位,并结合学校实际而积极推进适应学校教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在2010年6月,建立并实施“4 2 2”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中1-4学期为必修,5-6学期为限选,7-8学期为任选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体育课贯穿大学四年的良好体育教学传统。这一教学模式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又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既增强学生体质又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有益于终身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目前,清华体育部开设有50余门课程,覆盖了几乎所有基础和热门的体育项目,并采取分层次教学、男女合班上课和跨年级上课以及“三自主”的选课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选修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课外的“马杯”(即马约翰杯)运动会,以体育竞赛为主线,形成了体育课、学生体育协会、各院系与校级体育竞赛相结合的一条龙竞赛体系。“马约翰杯”各项赛事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贯穿全年,竞赛项目40余个。每学年组织的单项竞赛活动1000多场,约4万多人次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其中,包括已毕业三年以上的校友和在校教职工都积极参加到“马杯”竞赛中来,他们的加入是清华体育文化传统延续性和普及性的良好体现。

大力改善体育场馆设置 每年体测强化体育意识和习惯

同时,清华的体育场馆设施也在逐步改善,多数场地免费面向学生开放,以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需求。清华还坚持着每年一次的体测,更进一步保证和强化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

在2012年12月1日的清华大学体育部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时年八十高龄的倪维斗院士,幽默风趣地回忆起自己在清华园学习和工作时的锻炼氛围。他说,从自己一入学,就听中国体育教育家、时任清华体育教研组主任的马约翰教授教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马约翰主张体育不达标不准毕业,他说最见不得学生踱方步,如果自己骑车看见这种学生就想从后面撞他,说青年学生就要有朝气和活力,走路要快。倪维斗说他自己运用马约翰的运动方法,已经完成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

清华大学于近期公布的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又一次将体质测试作为考察和选拔学生的复试内容列入其中。这是继2011年清华在自主招生中首次引入体测之后继续实施体测的第三年。

2007年,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体质测试。2010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体委会上,招办负责人首次提议将体测纳入自主招生的考试环节,作为选拔体质体能优秀学生的一项考核指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当年启动的2011年清华自主招生考试首次引入了体质测试。

如今,体测已经成为一种良性引导,推动并促使学校和学生群体以及全社会对体育锻炼的愈多关注,同时体测业已形成的一些判定标准也逐渐走向准确科学化,另外通过体测,更多学生和家长也能感受到国家对体育的重视。

在自主招生中增加对体育的考察,并在逐步扩大影响的高校范围,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学生体质问题的关注,对重焕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也会产生集腋成裘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