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最美城中心开放在即 媲美成都宽窄巷子~~

 青菁 2017-12-04


文明街、甬道街

留下了多少昆明人的回忆



文明街片区临街店铺定格为样式独特的两三层的土墙木楼,上层大多供人居住,微微向外挺出,并有样式不同的垂柱,下层是商铺,缩进一点。各户店铺之间,有风火墙相隔。这种单檐垂柱重楼为主临街铺面,连接成为的街坊,是昆明的一个特色。文明街的小巷不仅体现了昆明城市居民特定时期的一种生存模式和状态,而且记载了一个个饶有兴味的故事。


清代一度兴盛于此的灯笼店、蜡烛铺、大索行等早已退出人们的生活,就连抗战时期成片的书店也难觅踪影,甚至建国初期文明街的年货市场,瓷器店,文庙直街的衣帽行也成为如今老年人童年的梦境。


花鸟市场位于昆明市中心的甬道街。虽然这个市场形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但它经营的大部分商品却是昆明地区的传统产品,无论是花卉、鸟虫或是古玩、木雕玉器、陶瓷器、牙石根雕、铜制品、蜡染及扎染,挑花刺绣,民族首饰,云南围棋(云子)及各类工艺品,都体现了昆明的传承工艺以及工艺品集散地的特点。



而现在

曾经的老街在时光的流淌中华丽变身

现已有大量市民在此休闲娱乐

自2003年招商引资以来

昆明老街的开发保护之路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

就如同成都的宽窄巷子

这两条老街

也将成为昆明城中心

新的吃喝玩乐据点



据悉

文明街、甬道街项目已经进入收尾工程



据“昆明老街”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即将完工,将在2018年年初撤去围挡,市民可不受限制自由通行,但两条街正式开街迎客的具体时间还不确定。为一睹老街风采,时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文明街和甬道街的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快完成,已有部分店铺在营业。


修缮
收购砖头就花了七八年


11月30日上午,在文明街与景星街交叉口,一栋几乎被“掏空”的房子只剩下木质框架。五六个工人戴着安全帽正在拆靠最里面的那堵墙,突突作响的机器声中,尘土飞扬。围挡的工地旁边堆着几根粗粗的木头,看得出来,那些木头连接榫卯的地方有些磨损严重,木头身上则明显看得到红色的漆料。


  

“昆明老街”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房子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岁月的冲刷下,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老房子大多是土木结构,受雨水影响较大,墙面的损毁比较严重。而木材也因为雨水浸入、虫蚁危害及人的因素等腐朽或受损。”工作人员说,“无论怎样修缮,首先房子的结构不能变,要修旧如旧。”


  

老街的修缮和保护不像一般的工程建设那样,直接把旧房子推倒重建。“这个工程很细,在修缮每一栋房子前,都要从上到下对房子做全方位的检查。把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则找相同的材料替换。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可控的因素制约工期,有的材料很难找,比如说以前的老房子大量使用青砖,“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已经不允许再生产此类材料,为此,他们几乎跑遍了云南的各个州市,听到有人拆老房子便连忙赶去收购,跑了七八年,才收集到了二三十万块砖。而且很多替换的东西已经不生产了,原先的修缮技法也已失传,之前修缮甬道街上的聂耳故居时,开了六轮论证会才确定修缮方案。方案确定后,施工工人同样要有修缮古建的经验,为此,请来了云南各地专业的古建施工队。”

  

防火
两条街的消防栓箱有近30个

  

这里的每一条街都刻着自己的名字,在文明街的入口,地上刻着“文明街”三个大字,而福林堂和潘祥记就位于文明街的端头,目前都在营业中。


  

修缮好的房子有着朱红的墙体和窗棂,各式各样的雕刻镶嵌其间,门锁和门窗都是按原先的模样修缮,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韵味。甬道街和文明街都已经换上干净清爽的石板,两侧高大树木下的石凳已经安置好,这些石凳和常见的不太一样,除了树干伸出的一端,另一端则盖上一个木质盖子,这个盖子既可以让市民们坐下来休息,却也“暗藏玄机”。保安人员拉着木盖子上的把手,轻松就把盖子拿起来了,原来下面藏着消防栓箱。工人尹先生介绍:“这里有很多的木质建筑,所以就特别重视火灾预防,文明街和文庙直街这一段,光墙上的消防栓箱就有13个,凳子下的消防栓箱有14个。近一点的差不多10米左右的距离就安装一个消防栓箱。”

 

体验
还是老街的感觉 但清爽了很多

 

在文庙直街开店铺的黄女士是贵州人,她说:“以前这几条街都是水泥路,也没有树,两旁的房子都是土砖结合和土木结合的。”她已经在昆明老街待了四年。“这些房子的外观结构和修之前是一样的,还是以前的感觉,只是现在比以前漂亮清爽了很多。”


  

随着文明街基础设施的完工,古建筑修缮稳步推进,街区的招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已经确定了斯贝加、吉庆祥等品牌进入,文明街上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方书店也可能原址恢复。与之相隔不远的甬道街,与花鸟玉石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现在已经每天有大量的客人来到这里“淘宝”,这条街将回归过去花鸟玉石的主经营领域。承载诸多历史记忆的云瑞公园,也将在升级改造完成后与市民重新见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工程肯定能完工,可撤去围挡供市民通行,但正式的开街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还不明确,因为店铺装修和招商情况目前都还不能确定。

  

特写
走进老街宛如穿越回老昆明


虽然现在还有一些工程围挡,巷子里也还堆着一些石材,但已经有部分市民来到这里休憩,艳阳当空,老年人们坐在石凳上,把鸟笼挂在树上晒太阳。文明街上,两位老人坐在阴凉处乘凉。其中邓先生今年70岁了,原来住在老街这一片,现在搬到北市区,只是偶尔还会和几个朋友过来老街坐坐,聊聊天,怀念曾经的旧时光。“以前这个地方真的是太热闹了,有做锡箔的,做小花脸的,还有很多孩子的玩具,到处都是茶楼酒馆,吃的东西很多。”邓先生说,“虽然那个时候房子很旧,但是很有玩头。”


  

抗战胜利堂门口的分岔路口,沿光华街往文明街的方向走去,一个被脚手架支撑的3层土木结构房里面有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几平米的小店里到处挂着皮带,那些皮带的样式不如现在很多店里面的那样好看,但看起来却很是结实。许先生和他的老伴今年都是68岁,做皮革的手艺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本地人,许先生从小生活在昆明老街,他见证了昆明老街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对这片土地感情深厚。


  

“小的时候,光华街、文明街、甬道街这几条街道都很热闹,小吃、古玩很多。那个时候,甬道街主要是打金箔,那个金箔比纸还薄,嘴一吹都能飘起来,然后用这些金箔去贴寺庙里面佛的金身。”许先生说。此外,还有做银器、打手镯的,手艺好的工匠还会做佛像。

  

“以前常常听父母讲关于昆明的故事,但是一直没有真正体验过。”上个月,24岁的小影带着男朋友来到昆明老街。“那是我第一次来,真的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昆明,一踏进去就仿佛聆听了很多故事,虽然修缮后看上去比较新,但却还是很有感觉的,比我想象中的有看头。”小影说,“以后没事就会到这里来逛逛,也希望这里以后能汇聚更多的昆明特色。”

  

昆明老街(又称“文明街历史街区”)
位于昆明历史城区的核心地段,街区东起正义路、西至市府东街、云瑞西路,南起景星街,北至人民中路及文庙。街区内有6条街道,共15条巷道,占地约200亩。


开发之路

1

2003年

昆明市政府将'昆明老街'项目以招商引资的方式确定由昆明市之江置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按照“统一动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的原则,分三期开发保护。

2

2009年

经过前期数年各项规划编制及过批,一期正义坊购物中心投入运营,正式开始对二期进行整体规划。

3

2013年

昆明老街片区重点打造的文明街和甬道街正式进场施工,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



来源:都市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