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信问世 25 周年,现在你还会用短信干什么?

 alayavijnana 2017-12-04
作者:文俊
大约在 10 年前,「短信」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必备工具。但如今,「短信」成了我们用作接收各种验证码、通知的一个途径。
不过在 25 年前,世界第一条短信在英国诞生时,谁都没想到这个东西会颠覆手机在未来十年的通信方式,也没想到这是人类在通信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图片来源:Mirror
1992 年 12 月 3 日,英国沃达丰公司通过 GSM 网络在电脑端向移动电话发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尼尔 · 帕帕沃(Neil Papworth)是一位在沃达丰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送短信的人。他将这条短信发送到沃达丰通信总监理查德 · 贾维斯(Richard Jarvis) 的手机中,内容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尼尔 · 帕帕沃,图源:Ladbible
不过,第一条短信的发送成功并不代表这项功能被普及使用。由于当时的硬件和网络上的限制(发送短信需要基于 GSM 网络,而在 1992 年 GSM 网络尚未完全成熟),所以让短信真正普及到商用、民用是在 1994 年以后。
诺基亚 E90,图源:YouTube
随着后来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手机厂商的设备更新,「短信」被应用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即便是不同层次、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们都能通过单纯的打字来与外界交流、表达想法。
根据美国 Statisticbrain 统计的数据显示,自 2000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仅在美国本土每月的短信发送量从 2000 年的 1200 万条每月一直增长至 2017 年的 每月 7810 亿条。换言之,在智能手机发展的这 17 个年头里,短信的发送量足足增长了 6 万倍。
我国在移动通讯技术方面的发展要比国外稍微晚一些,1998 年中国移动、联通才开始扩展短信业务。2000 年,我国的手机短信量突破 10 亿条。自 2001 年开始,我国通信服务达到了 189 亿条,2004 年更是达到了巅峰的 900 亿条。
不过,随着即时通信工具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我国的「短信」发送量增幅逐渐变得缓慢。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了 8973 亿条,同比往年仅增长了 2.1%,为四年最低增幅。可见,微信、iMessage 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确实影响到了我们短信的使用习惯。
现在的你,还会用短信来做什么呢?
本文授权转载自爱范儿
原文链接:http://www.ifanr.com/949986
当短信逐渐式微,微信成为连接越来越多人的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So,回复「微信」即可获取更多新奇好玩的微信使用技巧。


要酷,

更要有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