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君骅院士:六十载光学测试研究之体会

 q1338 2017-12-04

潘君骅院士是我国光学测试和加工领域的元老,从还是热血青春的研究生,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前辈长者, 60年的光阴全部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光学测试事业,如痴如醉,无怨无悔。

但是,你知道潘老出身机械专业吗?你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激光球面干涉仪”样机吗?你知道他的研究思想是怎样的吗?

下面一段视频来自潘老在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中的报告。他以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激光球面干涉仪”为主要线索,分享了多年从事光学测试研究的体会。

(建议在WIFI下浏览)

以下精选了潘君骅院士报告中关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部分思路和经验分享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要做一个课题,必然会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一)做什么?

这当然也是选题问题,基本上有三种情况:

1)做方法;2)做仪器;3)方法+仪器。

我在苏联作研究生时,老师出的题目完全是做方法,即检验非球面凸面镜的方法。当时的光学计算工具,只有电动机械式的,还要加三角函数表。所以那时的像差分析就很重要。

激光球面干涉仪

潘君骅院士:六十载光学测试研究之体会

而激光球面干涉仪则完全是做仪器。我们可以想象,在用样板检验球面时,可以将样板压在被检零件上看光圈。而利用激光的高单色性,将样板和零件拉开距离看光圈,那非得把它们架起来,再加上要量半径,就要有长度测量系统。这里,看光圈的办法和用样板看是完全一样的,长度测量技术也是成熟的。我要做的事,只不过把它们合理地组织起来,设计成一个新的,但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光学仪器。

如果是第三种“做方法+仪器”,那就一定是比较重要的创新工作了。

(二)动力

对科研人员来说,做研究的动力来自三方面:

1)岗位责任。 例如,我去苏联读研究生时,当时心里想的就是一定要十分努力完成任务,决不能丢国家的脸。这就是我做题目的基本动力。

2)利益驱动。 这是客观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在过去那些年代,几乎是没有因利益驱动而去做技术工作的。

3)事业(包括兴趣、爱好、人生观等)驱动。这也是客观存在,我特别记得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真实故事,最能说明此问题: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闯入一实验室,要枪毙一个法国科学家,当时这个科学家正在做实验,他对德国鬼子说:能不能等我把现在的试验做完了再枪毙?

(三)题目选择

一个好的题目,一定是有重要的客观需求的。而能否做成,这要看一些其他因素,如相关技术条件、经费来源、团队人员等。

现在反观当时做激光球面干涉仪,客观需求是毋庸置疑的。军管会根据光学车间的反映,要大家想办法“甩掉样板”,这就是客观需求。

而在制作样机时,从仪器总体设计、制造而言,基本上是单枪匹马完成。我考虑了仪器总体结构、光路、长度读数系统及显示方式等,并画出总图。我对12个光学镜头提出需求要求,长春光机所光学设计室进行设计。500 mm长的光学刻度尺是北京303研究所刻的。细分读数用的光学分划板,是长春光机所的照相刻划室做的。光学和机械件的加工、装配都是光机所内做的。

可以看出,这几乎动用了当时可以动用的一切技术力量。如果没有这些客观条件,这个样机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四)目标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总会有一个目标。而以光学测试研究来说,约有以下三种:1)写论文,2)论文+实验,3)实物+报告。

这实际上是和“做什么”对应的,我的目标是第三种情况。这个目标,也决定了我做这件事的结束位置。后来,长春理工大学(从前的光机学院)向我索要了图纸以及文字资料,将它作为一种校产品,更使我下意识地认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五)自我总结

因为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关系、我个人目光不够、后来的工作调动,以及当时商业化的主要技术条件不具备等多方原因,造成了激光球面干涉仪没能在更早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推广。而最终被zygo打造了如今的局面。

—END—

欢迎关注公众号:光电汇OESHO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