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脉之 阴交:妇科常用穴 | 每日一穴

 chi_ping 2017-12-04


阴 交

yīn jiāo

任脉 之  七


阴为阳之对,交即交会,此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足少阴脉交会处,故名阴交。别名少关,小关,横户。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


歌    诀

脐下一寸阴交,前中线上寻找。

腹痛阴痒疝痛,带下恶露不调。


【取穴】仰卧取穴

1.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2. 于脐中与石门穴的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3. 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5与下4/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穴。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穴性】调经理气,温补下焦。

【主治】

绕脐冷痛,腹满水肿,泄泻,疝气,阴痒,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小儿陷囟,腰膝拘挛。

【配穴】

配涌泉,行水通淋,治小肠气撮痛连脐,小便淋沥不尽。

配石门,通经活血,治崩中漏下,小腹硬痛。

配行间,养阴清热,行气化湿,治痞气,肠鸣腹痛。

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

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

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

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配曲泉、照海,治疝气小腹痛。

配天枢,治腹胀。

配百虫窝,治绕脐痛

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配石门、委阳,治小腹坚痛、小便难。

配蠡沟,治阴痒。

配子宫、三阴交、气海,治崩漏。

配阳池、三阴交,治血晕。

【刺法】孕妇慎用

1.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脐部。

2. 向下斜刺1~1.5寸,针感可放射到外生殖器。

【灸法】

1.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2. 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至皮肤温热舒适。

典籍摘要

《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

《针灸甲乙经》:奔豚上腹膜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阴交主之。水胀,水气行皮中,阴交主之。阴疝引睾,阴交主之。舌纵涎下,烦闷,阴谷主之。女子手脚拘挛,腹满,疝,月水不通,乳余疾,绝子,阴痒,阴交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可灸一百壮止。

《针灸大成》:主气痛如刀绞,腹膜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疝痛,阴汗湿痒,腰膝拘挛,脐下热,鬼击,鼻出血,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阴痒,奔豚上腹,小儿陷囟。

《席弘赋》: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再迟。

《外台秘要》: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普济》:灸不及针……针入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

出    处

《针灸甲乙经》:阴交,一名少关,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任脉气冲之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