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观念浮躁的时代,信托产品离你有多远?

 我爱恋恋 2017-12-04

很多亲都问我,怎么看手里拿到的信托产品或者项目投资,例如某信托公司作为发起人,每次金额是100万到300万不等,投资于某一个房地产项目,预期回报大概是年化10%左右,问这样的项目应不应该投?


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看到这种资料,我都会很惭愧地告诉TA,我没办法给意见。


有两个信息我不知道:


第一,您的财务状况,究竟这笔投资在其资产中占据什么地位,我无法评估;


第二,这种投资单一项目的信托产品,我根本无从考查。用现在的术语就是,我根本无法做“尽职调查”,来考查它的风险和收益。


对于一个白领家庭,正常情况下,不推荐用这种方式进行家庭的资产配置。


大多数白领家庭可投资的金融资产,一般都在200万元以下。这种信托类产品的最低门槛都在一百万以上。换言之,这会占据一个白领家庭,绝大多数的金融投资资产。往往这样的资产,集中投资在单一项目,风险过于集中。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用自己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投资于一个单一项目,赚钱只不过得到百分之十左右的回报,也算不上发什么大财;这种单一项目只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


过去,信托产品还有所谓“刚性兑付”的光环,最近银监会已经发出打破“刚性兑付”的文件,这个行业的巨大危机,已经是众所周知。谁也不知道哪一个项目哪一天会崩,如果崩盘,就会使千万家庭陷入万劫不复。从资产配置角度,我绝不赞成一个白领家庭把自己大多数的财产投资于单一项目。


这种债权投资,即把钱借给别人,是不是一定不可以做呢?我倒觉得不尽然。我认为应该秉承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必须是阳光化的投资。投资的产品要么是信托架构下的产品,要么是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基金。其他直接把钱打给个人,由个人代投,或者直接打给担保公司的个人账户的形式,我绝不推荐。这也是我们一贯的原则,绝不推荐非阳光化的产品。只有阳光化的产品,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第二个原则:此类投资占据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不要超过25%。如果你有200万的金融资产,建议你可以拿出50万左右,投资于单一的债券。这已经是上限。这就避免了自己的资产因为单一风险而瞬间坍塌。


第三个原则:我们尽量优选同一个债权、透明化,且分散投资多个项目的产品。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阳光化的债权类投资产品。这是一个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基金。起表只需要50万元。投资管理人先垫付2000万的所谓“劣后资金”来保证其他有限合伙人的利益。


所有的资金分散于,在当地所有银行备案的赎楼的过桥业务,这种过桥业务的分散度相当之高。一个基金分散到一两百个不同项目里,这种赎楼业务已经经过银行审核。二手楼交易过程中,卖方还贷所借的钱,由该楼房的买方从银行贷款还上,而且是通过银行,直接还给该基金,违约风险极低。


这种风险足够分散,门槛低,平均有8%以上的年化收益产品,我觉得就比较适合富裕的白领阶层。如果有上千万元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在此类债券产品中放两三百万元,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配置。但那些单一投资于一个项目的信托类产品,除非它占据你家庭金融资产极小一部分,否则我不建议普通家庭去持有。这才彰显了我们资产配置的本质。


最后还是那一句话,在购置产品之前,做一个综合的财务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家整体的财务不会失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