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弼草书:欹如坠石,瘦如枯藤

 汐钰文艺范 2017-12-04

小档案

藏品名称 张弼草书《苏轼太白仙诗卷》

年代 明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它形成于汉代,起初是文人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明代时,草书书法本身与前代草书大家相比有了很大发展——明代书法家张弼即为明代草书的代表人物。




《说文解字》中载:“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东汉末期,书法家张芝、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


与此同时,当时文人赵壹有《非草书》之文,蔡邕有类似之议,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这反映出当时的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草书有了长足发展,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婉转的今草,以及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


关于草书和草书的书家,历史上留下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唐代怀素以芭蕉练字,终成一代大家;唐代张旭每次酒醉时就写草书,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世上人称他为“张颠”。


草书发展到明代,更是名家辈出,天津博物馆馆藏一件明代草书家张弼的草书《苏轼太白仙诗卷》,让人们得以一窥明代书家的草书风范


张弼,字汝弼,松江华亭人,家居东海畔。据史书记载,他“尝观于海而有得焉,因以东海自号”,故人称“张东海”。他是明代成化二年进士,授兵部员外郎,出守南安,工诗文,尤精草书。


据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于悦介绍,张弼的这件《苏轼太白仙诗卷》虽为草书作品,“但是,作品本身临摹的是苏轼的《太白仙诗卷》,有原作为基础,因此字与字之间的牵带并不特别能够体现张弼草书典型的面貌,带有行书的余味。不过,在临摹苏轼作品的同时,张弼也有着一定的创新。”这件《苏轼太白仙诗卷》书于成化十九年,是张弼晚年的作品,行笔纵横跌宕,不拘绳墨。


张弼为人高迈旷达,写诗常常兴之所至,不事雕琢,表现爽朗、自负的性情,这些特点在他的作品中都能表现出来。史料记载,张弼作书与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有相似之处。他常常酒酣兴发,草书笔走龙蛇,世人以为“张颠复生”。可见,张弼不仅工草书,颇有时誉,还是一位性情豪爽、常以笔墨抒怀的书法艺术家。


“张弼多作立轴书,纵横跌宕,讲究大开大合。”于悦说。尤其到了晚年,张弼书名日盛,“四方求书者无虚日,甚至海外诸国,都知张东海之名,前来购求墨宝”


张弼的草书在章法上颇具特色,注重一个“满”字,布局满满当当,笔势飞动,大小相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极具视觉张力,是典型的明代中堂幅式,即供人观赏的书法作品。


他的作品从纵向看,不仅字距紧密,笔画之间连属较多,且欹侧相依,大小参差错落,有黄山谷之风;从横向看时,左右穿插避让,行距不再明显,用笔奇崛古瘦,既有骤雨暴风般的酣畅淋漓,又有逆势涩行的沉着痛快,印证了古人对张弼草书“欹如坠石,瘦如枯藤”的评语。


总的说来,张弼的草书在章法上大开大合、穿插避让,打破了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进而营造出疾笔如飞的错觉。


张弼生前便以书法作品声名显赫,明代张鼐《宝日堂初集》载:“东海张先生守南安时,各郡收兵议赏,武夫悍卒乃惟愿得侯墨妙,而过客亦往往以是罢诛求焉。”他以求新求变的改革性书风,引领了当时的书法潮流,也是明代中期“吴门书派”崛起的铺路石。


在他的影响及带动下,吴中地区相继涌现出祝允明、王宠、文徵明等一大批杰出书家。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东海在当时以气节重,其书学怀素,名动四裔。自吴中书家后出,声价稍减。”在书法史上,此语也应验了那句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


本报记者 肖明舒

图片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