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12个英语句子大家几乎每天都说,但是很多人误解

 万宝全书 2017-12-04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平时英语成绩很好的同学在和老外交流时仍然会遇到不少问题。这是因为一门外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它其实背后蕴含了很多语言以外的东西。看看以下这些例子你就明白了。

这12个英语句子大家几乎每天都说,但是很多人误解

No.1 How are you?

北美人见面最常说的就是How are you? 或者How are you doing? 刚到北美的时候很不适应,觉得大家怎么这么关心我的感受啊,于是琢磨半天给人老长的回答。慢慢发现,这根本没必要。基本上大家的回答都是“Good”。出于礼貌会加一句How about you? 回答也都是Good,Great,Nocomplaints之类。

年轻人比较爱说:What's up? What'snew? 回答一般就说“Nothing much。”都是出于礼貌的客套话。我一直以为回答说“不错”也可以呢,不过这么说过被人开过玩笑,说,“怎么才‘不错’呢?”这种反应大概是“great, good”听太多了吧。

No.2 For here or to go?

刚来北美的时候还不怎么会做饭,经常吃快餐。第一次在麦当劳点餐的时候,店员问我“for here or to go?”(在这儿吃还是拿走?)我一下蒙了。在国内时快餐都是在店里吃,根本没有外卖的概念,所以我茫然地望着店员,店员以为我没听清,又大声放慢的说了一遍,“FOR HERE OR TO GO?”不懂不是别人说大声了就能明白的,我只好支吾了声,“Idon'tknow。”店员非常困惑地看着我,放弃了,拿了托盘盛了东西推给我。后来我弄明白了才知道北美的大小快餐店都是有外卖的,在店里吃人家就给你装盘,带走的话就装在纸袋子里。

不仅快餐店有外卖,咖啡店也有。有些咖啡店如果在店里喝的话,就会用瓷杯,拿走的话才给纸杯。这些快餐店和咖啡店一般还有Drive Through,就是不用下车对着个小喇叭告诉店员要点什么,点好了再开到下一个窗口交钱带走,连车都不用下,门也不用进,十分方便。

No.3 Cute

“可爱”这词在北美口语中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尤其在形容异性方面。有次我对北美同事说,我觉得班上的一个学生长的挺可爱的,她的脸一下子僵了,赶紧说学校有规定老师学生不能有关系的。

我糊涂了,说长得可爱就是跟小孩似的,没有喜欢的意思。她才明白,告诉我,在口语里cute是表示“好看”,指异性的话就是说对对方有好感。cute在同性中其实也常用,只是不直接指人。在商店试衣服的时候经常听女孩子之间说:“Oh, this is cute”,or “You look cute in it。”

No.4 检查身体

中英文的直译经常会出错,但是口语对话时脑子有的时候没有嘴转得快。聊天的时候,我告诉同事下周去检查身体,说的是:have a bodycheck。她瞪了我一眼,然后笑了笑说:“你说的是physicalcheck吧,body-check是尸检。”哦,原来死人才用body呢。

这12个英语句子大家几乎每天都说,但是很多人误解

No.5 Give me a five!

一次我和同事分享好消息,同事很是为我高兴,大声说了句“GIVEME A FIVE!” 并高高地把手举了起来,我没明白咋回事,愣着看着她,问她“你是要我给你5块钱么?”同事在对面快笑瘫了,解释给我说是拍她手掌的意思。后来才知道,Give mea five是指与某人击掌表示高兴之意。

No.6 药品还是毒品?

学英语(课程)的时候drug的意思就是药品,但来了北美发现这词在口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毒品。只在drug-store和医生说的时候才用到,因为在那种情景下,不太会产生歧义。平常聊天,如果说“我在吃药”,“I’m taking drugs” , 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毒品。比较常用的说法是:I’m taking(药的种类或者名字)。

No.7 What’s a party?

头一次在北美听说party,以为是很正式的聚会,花了半天找衣服配鞋子,穿得非常隆重,结果去了才发现大家都穿得很随便,不过就是个非常随意的聚会。北美人用party这个词很泛泛,从形式上来讲,就是比较多的人聚在一起,如果是成人的party,多数情况下会有含酒精的饮料,基本上就是大家随便吃吃东西,和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聊聊天。

No.8 I am sorry…

最近闹花粉过敏,常常打喷嚏。同事见了,总不免关心几句,经常说的就是:Oh, I am sorry,这不是说有什么对不起的,而是表示同情和关心。以前听到同事或朋友讲到什么倒霉事,总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安慰,中文可以说“真可怜”什么的。英文也可以说:Your poor thing,而现在知道最常用的还是I am sorry。

No.9 “你说什么?”

刚来北美的时候,总听不懂人家说什么,经常要问“什么?”“你说什么?”,英文就是:What?或What did you say?后来有个北美朋友告诉我,这么说有点rude,应该用:Sorry, I didn’t catch that. Can you say it again? 或Excuseme,比较熟的人可以说:Say that again? 这样就会显得不那么生硬了。

这12个英语句子大家几乎每天都说,但是很多人误解

No.10 Tell meabout it!

读博士的时候,有次和同事抱怨导师给的压力很大,对毕业感到遥遥无期,很迷茫。同事很动情地回答:Tell me about it!听了此话后,我心想:不是都和你说了么,没听明白么?

后来搞明白了,在说Tell me aboutit的时候,如果重音放在tell上,实际上就是在说:“对啊,我同意你说的”或者“没错,我也这么认为”,而不是让你继续说下去。

No.11 hot vs. warm

看过一个有关中国留学(课程)[微博][微博]生的小笑话:有个中国女孩去酒吧,酒吧里冷气开得很足,冻得人直起鸡皮疙瘩。这时过来一位北美男士对她说:You are hot!她一本正经地回答:I am not hot. I am cold,之后还加了句:You look cold, too. 那位男士脸都绿了,悻悻地走开了。同来的朋友在一边都笑疯了,过来解释说:“人家是说你性感呢。估计是想和你约会。”

原来指“热”的时候,一般都用warm。hot可以说热,但都是说:It’shot.要是说某人hot的话,则表示那人很有魅力。

No.12 That’s interesting

在北美的大学课堂里,老师大多鼓励学生发言,而且这种发言大多是学生自己的观点,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所以时不时会被学生千奇百怪的回答惊到。

但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明显不靠谱,根本不是要讨论的内容,但是碍于面子的考虑,很少听老师对学生说“你说的不是我们讲的,听明白了问题再说”之类的话。而比较委婉的说法是:That’s an interesting point。

刚开始听到别的老师用这话的时候还真以为那学生的想法很特别呢,后来明白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间接的否定。不过北美大学的课堂对学生的看法都是很积极的,很少会有直接的批评与否定。这和北美近年来“鼓励和肯定自我”的教育方向不可分。但负面的影响就是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特聪明、能干,干点什么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得A。要是拿不了A,就是老师没水平,不懂得欣赏。

这和我们当年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在国内,要是老师表扬了,那真是特别出色的表现。给北美学生批作业写评语,没有一个不用Great job开头的。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和你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有些不一样?其实这才是真实语境中的英语噢,下载口语侠app,立即去找一个地道北美外教练习英语口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