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最大汽车后市场展会有啥可看的?

 idomqhuw 2017-12-04

11月29日-12月2日,国内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展会——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如期举办。这个展会的正式名称太长,一般大家都称之为法兰克福汽配展或者上海Automechanika展,这是因为该展会是脱胎于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Automechanika汽配展。从展会的名称中就能看出,这一展会几乎涵盖了汽车后市场的所有内容,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零配件,毕竟国内还有专门的汽保设备展和汽车用品展。


照例,每年年底举办的这个展会帮主都会过去看一看,本来我是打算每天都发一点随笔性质的图文介绍,说一说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展品或企业。但是要整理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再排好版,一来二去就拖到了现在,已经没啥时效性可言了,在此先给大家道个歉。本文的内容也比较随性,想到哪就说到哪,没什么条理,也可能还存在一些错误,甚至可能得罪一些客户,大家且看且珍惜。

闲话少说,下面就跟着帮主逛逛本次Automechanika Shanghai展览吧

其实在各种车展上,也会有很多零部件厂商参展,但是因为车展的观众大多是普通车主,因此参展企业的重点一般都在于展示尖端技术、树立品牌形象。而Automechanika展的观众大多是汽车后市场业内人士以及渠道销售商,加之举办时间都是年底前,所以企业参展的主要目的往往是展示一些针对后市场推出的新品,同时与经销商洽谈来年的商务合作。这一点从站台布置风格上就能明显体会到。


上图本届展会上马勒的展台,展示的新品并不多,大量不同品类的常规产品都放在一个橱窗中展示,也没有什么详细的文字说明,反正懂的人自然会懂。同时,展台将近一半的面积都布置成了洽谈区,用以接待全国各地来的经销商伙伴。


这是今年4月在同一个展馆举办的上海车展上的马勒展台布置,展品很多,还使用了平板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新技术,并没有洽谈区。

一进北大厅,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及技术展区,对于新能源汽车,帮主知道很多朋友可能并不看好、甚至是嗤之以鼻,但在国家战略及政策层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也正是因此,近几年的各种汽车相关展会上都会设立新能源汽车展区。对于我们汽车售后领域从业者来说,与其抵触,不如尝试去了解和接受,乃至学习和发展。

万安引进的无线充电装置,未来新能源车普及后,此类装置的需求应该不会小。从原理上讲,其实也并不深奥,就是电生磁、磁再生电的一个过程:安装在停车位地面上的充电板先将电能转化成磁场,然后车辆底盘上加装的车载接收板再将磁场转化为电能,为车辆的慢充接口提供电源。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为90%,但帮主对这一数据存疑,且待以后进一步了解吧。

同样也是万安展示的轮毂电机,连续扭矩650N·m,峰值扭矩1250N·m,连续功率64kW,峰值功率80kW,这些指标并不比国外品牌同类型产品差,而且这个轮毂电机内部集成了逆变器,可以直接输入200~430V直流电压。但是这个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体积较大,而且重量达到了36kg,对于操控性影响估计不小。


实际上,万安最初是做制动系统零部件起家的,现在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获得了一些成绩。而在新能源展区,像万安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相信未来我国企业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再去看看传统的国际大牌零部件企业都带来了什么产品。

马瑞利展示的仪表总成产品。下面两个还只是在中央区域采用液晶面板,上面配套于标志4008高配车型的已经是全液晶面板了。以往只出现在高端车型上的全液晶仪表,已经开始走向普通家用车型了,可见仪表的全液晶化已是大势所趋。

舍弗勒推出的电子离合器,其实就是用一套液压机构代替了人力踩踏离合器踏板,是一种低成本的自动化决绝方案。

借舍弗勒的展品给初学者说一下3代轮毂轴承的区别。右下是1代,就是光秃秃的一个轴承,安装时内外圈都要使用压力机压入,操作繁琐且难度较大。右上是2代轮毂轴承,内圈连接了法兰盘,可以直接使用螺栓安装轮辋和轮胎,但是外圈还是要用压力机压入转向节中。左边的就是3代轮毂轴承了,内外圈都带有法兰盘,安装时不再需要压力机,与转向节和轮辋都是使用螺栓连接,安装简单快捷。

这是舍弗勒展示的端面花键轮毂轴承,去年已经展示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去年的文章链接了解详情。

【展会】国内最大汽配展都有什么好玩的

维修操作中,专用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故障其实就是安装不规范造成。这是舍弗勒展示的各种专用工具,大品牌的软实力就体现于此。

目前使用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车型越来越多,为此舍弗勒今年新推出了热管理系统液,适用工作温度-50~131℃,并且能为系统中的滑阀等精密部件提供润滑保护。帮主看了一下产品主要成分,还是水和乙二醇,也就是说改进还是集中在添加剂方面。价格方面,据说略贵于传统防冻液。

舍弗勒展示的轮毂电机,其实这也并不是什么新产品了,大概2~3年前的展会上就已经出现了。与上面万安的产品相比,虽然性能并不突出,但胜在体积小巧,能够布置在14寸轮毂内,适配性更好。

舍弗勒轮毂电机参数

对于悬架系统部件来说,轻量化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这是采埃孚旗下天合品牌的悬架上控制臂,非常的轻,一个手指就能提起。

康迪泰克的浸油式正时皮带,具体的优点可参见下图。问了一下这种皮带的寿命,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用于替换正时链条的,理论上并不需要更换。

康迪泰克展台还有这么一款皮带,在展台灯光下bling bling地闪着银光,好像皮带中夹杂着无数钻石颗粒,煞是好看(图片效果不明显,当时应该录段视频)。我开始还以为这是康迪泰克有意为之的呢,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因为皮带中加入了稳定剂,以防止皮带老化,这银光闪闪的只是个副作用。

ATE是大陆旗下制动系统产品品牌,这个制动盘的五角星划线设计,挺有个性的。

对于大牌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恐怕打假都是在中国市场绕不开的痛。

德尔福的展台,感觉更像展销会了,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产品,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卖力地推销。

德尔福的蓄电池,产品本身没什么可说的,亮点在于其上标注的“18个月质保”。以往蓄电池制造商们都只提供12个月的质保,现在德尔福开始执行新的保修政策,相信很快其他品牌也会跟进。

马勒展示的两款空调压缩机,看出其中的区别了吗?左边的是定排量的,右边的是变排量的,可以看到插头导线连接的位置不同,一个在前端的离合器,一个在后端的控制阀。另外还有一些压缩机会同时设置离合器和排量控制阀,以降低压缩机空载时的磨损,所以这种压缩机可能会有2个插头。

马勒展示的冷媒回收加注机,注意左边的这台,它是针对新型制冷剂R1234yf。这种制冷剂未来会替代R134a,对环境的危害小得多,目前欧美已经开始推广。虽然国内尚未强制推广,但在现在的环保政策下,未来必定也会跟进,所以很多设备厂商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只不过,马勒这款设备的体积有点感人啊,重量也不小,超过了100公斤。

相比之下,电装这款同样适用于R1234yf的产品就小巧、可爱得多了,还有点萌萌哒,当然容量也会小一些。至于价格,因为尚未正式上市,以上这2款产品都没有公布价格,但从工作人员透露出的信息来看,都不便宜。

目前,车辆照明系统的全LED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法雷奥展示的车灯产品就已经是全LED灯了,包含了前照灯、尾灯、雾灯、日见行车灯乃至越野车用的辅助探照灯。

随着人们对车内环境的关注,现在各家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在这方面做文章。这是法雷奥新推出的车用杀菌消毒笔,外形就像一支圆珠笔,其中包含了从芥末中提取的物质,具有抑菌消毒的作用。使用时直接将其压在空调滤芯的褶皱中并正常安装空调滤芯即可。

法雷奥48V轻混技术发电机,虽然看上去和普通发电机没什么区别,但是看到48V和轻混的字样就应该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起发电一体机。也就是说,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它是发电机,而在起动以及一些大负荷时,它还可以通过皮带反向驱动发动机或提供一定的辅助动力,可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混动解决方案。


顺便说说为什么轻混系统都是48V的,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12V系统所能提供的能量太低了,即便电流达到200A,也不过就2.4kW的功率。而48V系统在同样电流下可以输出4倍的功率,上面法雷奥这个电机就能提供大约10kW的最大功率,这就比较可观了。同时48V系统也不会因为电压太高造成电器系统的大改以及人身安全的隐患。

滤清器产品太普遍了,做滤清器的企业也太多了,所以很容易让人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技术。例如,不同发动机的标准机油压力不尽相同,滤清器中的旁通阀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发动机选择不同刚度系数的弹簧,以便在油压超过设定值时开启旁通阀。而一些劣质滤清器厂家,在不同产品中都使用相同的弹簧,在某些车型上,机油可能会直接进入旁通油路,也就起不到过滤效果了。图中装置就展示了曼牌滤清器与劣质产品在这方面的区别。

使用PM2.5检测设备来彰显产品的过滤效果,是滤清器厂商常用的手段了。但其实过滤PM2.5并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滤材孔径和纤维密度的事,最简单的无纺布滤芯(也就是白色的那种)其实也能做到,对于曼牌倍清芯这种高级别的产品来说更是小儿科,展商真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出产品的优势。

前面说过,很多维修人员并不注意专用工具的应用,维修操作用往往留下很多隐患。作为专业的皮带供应商,盖茨展示的这个工具就能够检测各皮带轮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光线的反射来放大各轮之间的位置误差,工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发出光线,另一部分反射光线,使用方法大概就是下图中的样子。

说起日立这个品牌,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电子产品,但实际上日立也是一家大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仅在中国就设有17家子公司。


而且日立的产品线很宽泛,图中仅是针对售后市场的部分产品。


日立展出的水冷式发电机,帮主还真没在哪款车上看到过此类产品,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说说。

爱信展台延续了近几年参加各种展会“不务正业”的风格,再次在展台最显眼的位置摆上了马桶盖。当然,爱信肯定还是少不了汽车产品,今年的重点是各种油品和换油保养服务,在此就不放图了。

倍适登在本届展会上重点展示的是空气悬架,还特意使用剖开的产品展示正品和翻新件的区别。上面就是倍适登正品空气悬架。


这是一个翻新的空气悬架,从内部的做工看,差距还是很大的,各位维修行业的朋友选购配件时还真是要擦亮眼,不要买到这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

但是帮主还是对倍适登的改装减振器更感兴趣,图中是他们针对高尔夫车型推出的改装件。左边是BILSTEIN B4,差不多等同于原厂产品。右边是BILSTEIN B6,大概是最初级的改装减振,可见减振器活塞杆明显粗壮了很多。大概问了一下,针对高七的B6系列减振器,一套4支大概6000元,价格还可以接受。


再看高级的。右边这个是BILSTEIN B16 SPP10,差不多是最高级的改装件了。直观可见的,绞压结构,方便调整车身高度和各车轮载荷;弹簧的节距和外径都是变化的,这可不是随便来的,肯定是经过了精密的设计和测试;注意最下端,还有调整阻尼的旋钮,一共10挡,但是只能调节压缩阻尼。


左边这个是BILSTEIN Clubsport,基本就是竞赛款了。同样是绞牙结构,而且弹簧是由两段组成;最下端,有红蓝2个旋钮,可独立调整压缩和回弹时的阻尼,每个旋钮10挡,也就是一共有100种阻尼特性可选,这么复杂的设置,也只有赛车才会需要。顺便也问了一下,就这个玩意,高六用的,一支,大概就要3~4万。重度改装和赛车,果然还是有钱人玩的。

布雷博的制动盘,这三个是配套同一款车型的,左边的是普通型的,只是加了UV涂层,中间的是划线盘,右边的是打孔盘,划线是为了能带走摩擦碎屑,打孔是为了更好的散热,顺便减轻一点重量,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提升制动盘性能的手段了。


通风盘现在也很常见了,但其实其中的风道设计也是很有学问的。


一般来说,制动盘都是用一整块毛坯制成的,但其实盘毂和摩擦盘面的性能要求并不一致,于是就出现了分体式制动盘。


上图为浮动式分体制动盘,盘毂和盘面采用了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再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虽然制造工艺复杂,但是有利于提升性能和减重。这是奥迪RS4用的。


这款复合式分体制动盘,盘毂与盘面是铆接的,这是宝马5系上的。


还有这款联合熔铸制动盘,据工作人员介绍,盘毂是铝合金的,但帮主对此有所怀疑,听敲击声像是钢制的,可惜没带块磁铁试一试。剖开之后可以清晰看出其结合部分的结构,盘毂非常的轻薄,减重效果显著。这是奔驰C级(W205)用的。

联合熔铸制动盘剖面

前面看了布雷博的制动盘产品,但其实布雷博最核心的产品,是制动卡钳。布雷博的制动盘有些是代工厂贴牌生产的,但是卡钳却绝对都是自有工厂生产的。这是法拉利458 Italia Scuderia和488GTB上用的卡钳,6活塞整体式铝制固定卡钳,为了减重,采用了大块的镂空设计。


顺便说一下这个制动盘,碳-陶瓷复合材料,去年也介绍过,盘毂上那行小字“NOT SUITABLE FOR ROAD USE”,不适用于公路使用,非常嚣张。


这款制动盘的通风孔设计,可见其孔径并不一致,肯定也是经过了精密设计的。


前面说了,通风盘现在已经很常见了,真正丧心病狂的在这儿呢,这通风孔打的,都快成蜂窝煤了,因为这是F1赛车用的。另外,注意看刹车片,也在摩擦材料根部进行了打孔散热。也只有这样,才能在F1的极端条件下活下来。


F1赛车用的制动钳,铝锂合金的,比铝合金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从国际馆出来之后,在H3馆看到了鲁冠球先生一手创建的万向集团,如今万向已经成为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一面旗帜。鲁老不久前刚刚过世,但其过人的眼界、胆识和魄力,值得我辈敬仰。


只是,帮主总觉得万向这个名字起得太随意了,直接以最初的产品——万向节来为企业命名。万向集团旗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叫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看来他们实在是不想在起名这样的琐事上浪费精力。

展馆外的改装车展示。从十几年前帮主上学时开始,就不断有人说改装车未来在中国必将崛起,但时至今日依然游走在灰色地带。号称亚洲最大汽车后市场展会的改装车展示,也就这么几辆车充门面。哎,帮主真是不知说什么好。

好了,展品说了这么多,最后用这张图镇楼吧。这张图是从3号馆二层俯拍的,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零部件企业的展台,其中大部分是特装展位,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国内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零部件企业。而这样的展馆,在本次展会上一共有15个。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平日里我们能感受到的,可能就是各种报道中汽车产销量的飞速增长,而来到这样的展会现场你就能感受到,汽车工业的崛起,是来自于整个产业链上各层各类企业的同步发展,再往深层次说,这是整个中国工业体系的健全和快速发展。


但细逛下来,也会有一些隐忧,你会明显感到这个产业中充斥了大量的重复产能与低端产能,各种仿冒品屡见不鲜,产业从业者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未来,我们的汽车产业要想比肩欧美日,我辈仍需不懈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