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新工科”之新(下)

 大学园教育发展 2017-12-05


导读


“新工科”国外篇


发达国家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发布工程教育改革前瞻性战略报告,如美国在2011-2013年相继推出“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及“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于2013年提出“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日本在2014年发布“制造业白皮书”等。



(一)美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为适应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人才资源转型的需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转型,与美国的新经济产生了良性互动。


1. 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扩大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规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的工程教育响应了这一战略。2011-2015年,美国工程领域学士学位授予人数由8.3万人增加到10.7万人,年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硕士、博士授予人数也实现了高增长。工科毕业人数的增加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需求密切相关。


2. 形成“大工程观念”,丰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美国工程教育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形成了“大工程观念”,致力于发展以培养学科领域内通用工程科学人才为目的的通才培养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为工程类学生提供广泛的综合课程体系、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伯克利大学将学术优先的原则贯彻到工程教育,普渡大学从能力维度、知识维度、质量维度构建宏大的工程人才培养三大支柱体系。


3. 对标国际标准,保障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美国国内由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F)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针对全美土木、机械、电子、化学工程等三十多个工程专业进行教育评估。同时,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发起实质等价的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如“华盛顿协议” “悉尼协议” “都柏林协议” “国际职业工程师协议” “亚太工程师协议”和“国际工程技术员协议”等。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和潜能表现为考核依据,并能持续改进的课程体系,保证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具有管理沟通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德国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始于19世纪初,受到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借鉴当时法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催生和强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德国模式。


1. 贴合产业需求,实施分类教育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科堡应用科技大学、汉堡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应用科技大学,偏重技术应用;二是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大等九所工业大学联盟为代表的工业大学,偏重研究理论。这种划分既满足工程与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也遵循了人的个性差异。


2. 密切联系企业,实行产学结合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形式以产学结合为特征,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紧密,拥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师与工程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德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


3. 实行认证与注册,开展专业评估


为保证工程专业质量,德国实行专业认证。认证机构是ASIIN(German Accreditation Agency for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即德国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和数学专业认证机构。另外,德国还实行严格的工程师注册制度。


(三)日本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这与日本的工程教育分不开。


1. 重视素质教养,开展不同层次类型的工程教育


日本工科大学重视素质教养的形成,建立了独特的工学教育课程体系。日本不同层次类型的工程教育能够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特定人才。如:研究生工程教育是因战后工业技术高度化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旨在为企业及社会培养工程研究与管理人才;专科工程教育为解决人才培养的结构性问题应运而生,旨在为企业培养基层的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本科工程教育介于二者之间,培养企业生产现场所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同层次类型的工程教育机构职责分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差异化。


2. 灵活设置专业,主动适应现代工程的发展要求


日本工科类院校专业设置的灵活度较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来调整其专业结构,并且所开设的专业整合性强。在课程教学方面善于利用CDIO、PBL(项目式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和设计方法,具有注重交叉融合、注重自然科学基础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等特点,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工程的发展要求。


3. 加强产学协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实践意义


20世纪90年代,日本通过立法手段强制推进产学结合与实践教育,突出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工科类院校已普遍建立起工学结合、产学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美、德、日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体现在:



(1)回归工程,产学结合,实践育人,提高企业对工程人才的满意度;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注重对工程人才的整体能力与全过程培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能力,以满足国际化工程教育的需要;

(4)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学位体制国际化;

(5)以人为本,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分类分层次的工程教育体系。




新工科总体建设思路




1. 推动工程教育立法工作,有力促进协同育人


探索和制定《工程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强化工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制度,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2. 扩大办学自主权,打造新工科发展新动能


扩大招生自主权、学位授予自主权和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自主权。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破除束缚新工科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新工科发展新动能。


3.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


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落实培养标准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新工科建设应以服务国家为首要任务,把关注点放在衡量人才培养成效,衡量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升、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实际贡献上,而不是以简单的论文、引用等可量化数据进行评价。


4. 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打造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1)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加快制定适应工科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体系,完善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体系。


(2)重构人才知识体系。建设一批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加快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前沿知识和学科交叉知识体系建设、实践创新性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3)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根据《NMC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预测,未来五年内更具互动性、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与技术将加快发展,以3D网络环境、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和混合式学习等方式与技术将逐步普及。



本文作者:袁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