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光集团资本运作变阵 携手地方加快产业落地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7-12-05


数字经济的基础是什么?在昨日的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给出了他的答案:如果说网络、计算、存储支撑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那么,更为基础的支撑要素就是芯片(集成电路)。


而紫光集团所做的,就是聚焦于集成电路,为数字经济打好“基础的基础”。

携手地方加快产业落地

赵伟国给紫光集团设计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理念上以自主创新为宗旨,行动上以跨境并购打头阵。


然而,在接连收购展讯、锐迪科后,紫光集团并购西部数据、入股台湾力成却接连折戟。


紫光集团迅速调整策略,将目光转回到境内,携手地方政府加快产业落地。

与成都2000亿规模的合作让外界真正注意到了紫光集团资本运作手法的变化。


去年12月12日,成都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紫光IC国际城,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双方将在集成电路制造、研发设计、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及配套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


另外,紫光旗下新华三将携手成都高新区,规划总投资50亿元设立云计算研究院,打造百亿云计算生态圈。

在控股长江存储后,紫光集团开始寻求IC产能的落地,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在今年2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紫光南京占地面积约1500亩,一期投资约100亿美元,主要产品为3D-NAND FLASH、DRAM存储芯片等,规划月产能10万片。


同时,紫光集团将投资约300亿元建设配套的IC国际城。

在业内人士看来,制造端是紫光集团构建强大的集成电路帝国的支点和基础,随着南京等多个产业基地的落地,紫光集团有望加快发展其存储产业。


就在昨日的“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上,赵伟国透露:长江存储已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64G的3D NAND芯片,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据不完全统计,紫光集团目前已先后与连云港、东莞、成都、天津、南京、合肥、杭州、厦门等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适时改变资本运作方式

尽管已将重点转向国内,紫光集团也并未放弃境外资本运作,相关运作平台紫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紫光控股”)也已“就位”。

去年10月31日,紫光控股在港揭牌,作为紫光集团唯一的境外上市公司,其定位就是紫光在境外的投融资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紫光控股将紧密围绕集团核心战略和产业布局,通过并购重组、直接投资等手段整合产业资源。


同时,紫光集团还在香港发起设立100亿港元的科技产业基金,将主要用于投资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并购遇阻后,紫光集团也顺势而为,将并购模式切换成入股或合资。


11月2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以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形式批准了台湾日月光收购矽品股权案。


日月光和矽品分别为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IC封装公司。


巧合的是,就在当晚,矽品公告,紫光集团以10.26亿元获得了其子公司矽品苏州30%的股权。

事实上,在南茂去年11月宣布终止紫光集团入股事项后,双方也展开过此类子公司层面的股权交易。


南茂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宏茂的54.98%股权转让给了紫光旗下的西藏紫光国微投资有限公司。


同样,在并购西部数据未果后,紫光股份出资8058万美元等值人民币(持股51%),与西部数据共同设立了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紫光集团入股矽品、南茂的下属公司,可进入封装领域。


加上此前收购的展讯、锐迪科的通讯及物联网芯片设计能力,以及依托长江存储等布局存储制造,紫光已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IDM(垂直制造)集成电路巨头的雏形。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