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米高的巨型水稻研发成功,各位怎么看?

 观心知行 2017-12-05

先梳理一下超级稻的历史发展和研究背景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巨型稻的来龙去脉,理解巨型稻的意义所在。

(上图 左边是巨型稻,右边是普通杂交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有一个户名的“逆 753计划”,就是“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准备在15年内育成比当时推广品种增产 50% 的超级稻品种。雄心勃勃,大干快上一番之后,出师未捷,因为日本各家水稻种植科研单位获得的品种,存在抗寒能力弱、品质差、结实率低等问题,最终都只是局限在试验田,并未大面积推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推出了培育“超级稻”计划,后来改名叫培育“新株型稻”育种计划 ,十年磨一剑,还是有成果的,部分新株型稻品系已达到设计的少蘖、大穗、壮秆、直立叶、库大粒多、产量潜力提高的状态,但优点越突出,缺点也越显眼,饱满结实率低,生物产量不足,不抗主要病虫害,还是达不到设计的产量目标。

1997年 ,袁隆平院士提出了超级稻选育的课题, 1998年 8月呈报政府后,当即得到批准 ,并获总理基金资助。1997年10月 ,湖南长沙的项目论证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启动。

再来说一下水稻株型的发展历史,优良的植株形态是超高产的骨架和物质生产结构,上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们注意到水稻叶系的姿态和数量是决定稻谷物质生产差异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作物的株型问题。六十年代末,提出了理想化株型的概念,希望能藉此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增加生物学产量和提高经济系数。我国科学家相继提出 “巨型稻” 、“直立穗” 、“重穗型”、“ 半矮秆丛生快长超高产株型模式”等。

但普遍的半低秆模式, 株高约 1.2到1.3 米左右,限制了产量的提高。根据“稻谷产量=生物学产量(植株全部干重)×经济系数 (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重)” 的公式,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需要保持在经济系数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物学产量,增加株高,是提高生物学产量的理想途径。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向空间要产量,高秆成了超级杂交稻发展的战略。

我国水稻研究人员莫永生等提出长势旺、根系发达 、茎秆粗韧大、株高大、抗倒伏、叶姿韧直的高大韧水稻株型。

2012年9月,“第六届国际杂交水稻研讨会”在印度海得拉巴市举行,袁隆平先生在会上提出,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走“超模”路线,身高将长到 1.8 米,甚至 2 米。

这就是袁老的 “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像小松树一样高,稻穗像大扫帚,谷粒如花生米,稻田里有青蛙、有鱼,还有泥鳅和鸭子,袁老就坐在如茵的稻谷地里纳凉喝茶。

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领域研究20多年的夏新界,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2007年,夏新界放弃国外高薪职业,回到祖国,开始研究巨型水稻。2013年在常德的试验田首次试种成功,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2016年,夏新界等人在长沙种下第一批巨型稻,挑战更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现在喜讯传来,袁隆平院士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培育理想株型,两条腿走路,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路线和利用远缘有利基因。

我唯一想提出的就是高大理想株型要注意根系,为超高产水稻提供强大的根系支撑。再想说的就是农资投入、碳足迹生态,这些都是后话,毕竟水稻高起来了,巨型稻长出来了。这是我们国家超级稻的胜利标志之一,日本和菲律宾们都被甩了老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