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12-05


年轻时的熊希龄

熊希龄一生头衔众多:“凤凰神童”、“民国总理”、“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平民慈善家”。在他的慈善履历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一手创办的私立香山慈幼院。


“凤凰神童”命多舛


熊希龄,世称“熊凤凰”,字秉三,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晚年皈依佛门,法号妙通。1869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文星街一个三代行伍的军士家庭。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膺“神童”之誉;闻一知十,过目成诵,文思泉涌,联考联捷。先后成秀才,中举人。25岁时,公车赴京,金榜题名。据朱保炯等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卷下,希龄获甲午恩科二甲第六十三名进士;另据朱汝珍编《词林辑略》卷九载:“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选庶吉士,未散馆。”而未散馆(毕业)之原因,乃赴家乡湖南兴办教育,与谭嗣同过从甚密。先于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又参与成立南学会,创《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嗣同喋血京师,希龄遭革职,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是为其人生之首次大挫。


熊希龄以乱党戴罪之身,在时任常德知府的妻兄朱其懿呵护下,蛰伏故里,闭门读书。庚子(1900)之难,迫使清廷幡然警醒,重思振作,对维新党人之管束逐渐松弛。而新政内容之一,便是创办新式学堂。希龄得心应手,日趋活跃。1903年,翰林前辈赵尔巽任湖南巡抚,锐意改革,在湖南各道府设立师范学堂,以希龄才华横溢,名望崇高,办事认真,视野开阔,奏请清廷重新起用,并得恩准。希龄亦不负厚望,主持常德西路学堂,为全省之冠,继而转入工商界。1904年东渡日本,考察实业,回湘后创办了醴陵瓷业公司;并与湘籍名人杨度联合创办矿务公司,成为当之无愧的近代湖南实业先驱。


1905年熊希龄(后立者左三)随五大臣出洋考察时合影。


翌年,赵尔巽转任盛京将军,对希龄之才干念念不忘,上奏清廷,请开复希龄原官——翰林院庶吉士,又获俞允。不久希龄得湖南巡抚端方奏保,以二等参赞随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希龄以翰林健笔,起草出洋考察报告、立宪奏折。清廷预备立宪诏书,即在此基础上形成。希龄以奇才高功,引得内外大臣一时间竞相延揽。先是赵尔巽将其调往东北,帮办新政,任农工商局总办,再赴日本调查浚河工程及商务;后有江苏巡抚陈启泰,请希龄出任江苏农工商局总办兼任谘议局筹备处会办,同时,又被两江总督端方委任为两江总督总文案即秘书长。数次出洋,使希龄于立宪与外交方面才具大增,加之多年研习地理、历史,以及兴办教育、实业之经验,希龄已成长为晚清罕见能臣,得“通才”美誉。


1909年4月,以清宗室、尚书载泽奏请,希龄得四品卿衔,任东三省财务监理官,兼理奉天盐运、盐务。两年后,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希龄任东三省屯垦局会办、奉天造币厂总办。此时,希龄已从地方实业家,成为名重一时的理财能手。


辛亥之年,希龄静观时局,知清廷大势已去,即辞东北前往沪上,以同乡之谊,与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联络,成立湖南共和协会,并出任会长。旋领衔致电袁世凯,促请清帝退位,公开襄赞共和。民国成立,百废待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绍仪素知希龄善于理财,即邀其出任财务总长。希龄推辞五次,然绍仪思贤若渴,心如磐石,不惜以阁揆之尊,专程赶往上海,坐等希龄应允并赴任。希龄只得就范,于1912年就职财务总长。一面筹措军饷,并与外国银行团磋商借款,同时对全国整体财政的状况提出总体规划并设计方案。但此时中央与地方均急需钱款,而外国银行团借款条件又极为苛刻,希龄用尽解数,然收效甚微。各方舆论亦指责希龄不少作法有卖国之嫌。而袁世凯性情专断,一意孤行,希龄进退维谷,心力交瘁,任职仅仅百日,便提出辞职。是为其人生之第二次大挫。


1913年7月,在袁世凯首肯及多数议员支持下,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希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讲求法制,推行宪政。但与袁大总统理念南辕北辙,结果可想而知。在袁世凯高压之下,希龄被迫签署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等命令,而解散国会、解散国民党之举措,与追求民主革命背道而驰,当时舆论界纷纷指责熊希龄,希龄心中怏怏,自知其改组内阁之计划与设想根本无法实现,便于1914年2月6日,辞去总理职务,任职仅不足半载。其时湘籍老名士、特授翰林王闿运正客居北京,袁世凯对其推崇备至,常命专人陪其游览古迹名胜。某日,车经总理府,闿运指曰:“此乃动物园也。”闻者不解,问:“怎能说是动物园?”闿运释曰:“内阁总理熊希龄,湖南凤凰人也,世称熊凤凰。凤凰乃飞禽,而熊与猿(袁大总统)乃走兽。飞禽走兽聚集于此,不是动物园是什么?”熊希龄一流人才内阁梦断,仅留得笑谈一则,思之令人唏嘘。是为其人生之第三次大挫。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改元洪宪。3月,熊希龄被任命为湘西宣慰使。以多年对袁世凯之了解,熊希龄对其失望至极。到职后,不再听命于袁,而是暗中筹集粮款,资助护国军。6月,袁世凯归西。熊希龄进京力请恢复民国元年之《临时约法》,然曲高和寡。目睹国事日非,夙愿难遂,希龄心灰意冷,遂告别仕途,毅然转入慈善教育事业,此时希龄正值47岁壮年,使其于人生最后二十年,步入事业之辉煌,获“近代慈善之父”之盛誉。


甘为慈善献终身


1917年夏末秋初,直隶省(包括今河北、京津)境内秋雨连绵,山洪下泄,京津一带,顿成泽国,灾民超过六百万。隐居天津的熊希龄住所也被河水吞没,目睹难民流离失所,缺衣少食之惨状,希龄不忍坐视,当即赴京,一面向中国银行工会求助,一面向政府呼吁,以其巨大的道德号召力,整合政府、地方士绅与中外慈善团体的力量,成立“京畿水灾筹赈联合会”,自任会长。这次赈灾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使灾民因冻、饿而毙命的现象明显减少。同时,熊希龄还积极开展对泛滥河渠之治理,提倡以工代赈。此次领导赈灾的巨大成功,使熊希龄找到了实现救国救民理想的平台与途径,开始了他投身慈善事业的艰难实践。


1920年秋,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个省爆发严重旱灾,饥民达三千余万,经初步估算,需要款项两亿元,才可完成赈灾任务,这在当时中国,是不可能之事。熊希龄知难而进,再次出山,与外国慈善团体“万国救灾会”联合成立“北五省灾区协济会”,并提出急赈与工赈等切实可行的赈灾方案。这又是一次成功的救灾活动,使多数灾民免于死难。


早在1917年京畿水患之时,熊希龄就曾于北京牵头成立慈幼局两所,作为收养灾区难童的过渡机构,并出任红十字中国分会会长。水灾之后,仍有200多名儿童无人认领。熊希龄于是决定创办一所长期性孤儿学校,对孤贫儿童进行收养和教育。当时于北京城内未能找到合适处所,熊希龄殚精竭虑,几经波折,通过翰林前辈、大总统徐世昌与前清皇室内务府协商,将已废弃的前清行宫——香山静宜园(即双清别墅)拨出,专供熊希龄使用,取名“香山慈幼院”,特聘前清翰林、熊希龄恩师赵尔巽为董事长,诸多社会名流应聘为董事,熊希龄以曾经的大清翰林、民国总理之尊,亲任院长。


20世纪20年代,熊希龄院长与香山慈幼院学生在一起。


创办之初,慈幼院只设男校和女校,经数年发展,到1926年,已拥有一个总院、五个分院。香山慈幼院为总院,而分院包括萌养院即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与职业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目标是培养健全、爱国的国民。


与其他学校相比,慈幼院的突出特色为教养兼施。不仅对这些孤贫儿童进行收养,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教育。熊希龄将多年从事实业、教育、慈善与救助的丰富经验予以发挥,创立了家庭、学校与社会连为一体的新机制,所制定的具体方针首先是注重儿童人格之培育,关注其社会化习惯之养成;二是注重儿童才能的培养,即注重职业教育,强调实际训练。尽管慈幼院拥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规模,然而为使孤贫儿童享受到村社乡情与家庭亲情,熊希龄首创“村户制”即“小家庭式”教育模式,以村户模式构建成长氛围,以小班为教学单位,教师兼而充当家长的角色。


1933年,慈幼院“村户制”即“小家庭制”付诸实施。先后建立了11个小家庭,每个家庭十余个孩子,基本由蒙养园和小学部的孩子组成。翌年,熊希龄又设立家庭总部,担当起“总家长”之角色,并经常邀请各个小家庭的成员到总部做客。每一村户选择一位富有经验的保育人员担任“妈妈”,儿童即村民则彼此相待以兄弟姊妹之情。如此温馨的成长环境与人文关怀,使许多毕业离院的学生依依不舍。1935年,应毕业生强烈要求,香慈举办第一届回家节,数百毕业学子归校探亲。这种小家庭教育模式,较之1949年在奥地利建立的世界第一所国际SOS儿童村,提早了十几年。


香山慈幼院从1919年动工建设,到1920年正式开园,直至1949年使命终结,存在长达30年,先后培养学生6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国家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世间无此家庭大


1931年8月,熊希龄之妻朱其慧女士因脑溢血去世,为纪念亡妻,熊希龄于1932年10月宣布捐出全部家产,成立“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将基金用于救助儿童的公益事业。据捐产目录统计,总计折合大洋27万,另有白银6万余两,雄健慷慨,令人感佩。熊希龄之“裸捐”义举,得到社会各界一致称颂。


熊希龄一生,姻缘三度。发妻廖氏,结婚一年后病逝。熊希龄毅然离家,前往湖南沅州攻读。沅州知府朱其懿,贡生出仕,颇具政声。有妹名其慧,才貌双全,待字闺中。其懿为妹试才择偶,于府上亭柱题一联曰:“种数盆花,探春秋消息”,邀本州未婚青年秀士游赏征对,以最优者联姻,应者如云,妙联亦多。熊希龄才华横溢,尤擅拟联,以“蓄一池水,测天地盈亏”对。其慧仔细品读,认定熊希龄才高一筹,境界高远,因而芳心独予,托付终身。其懿遂成全其妹与熊希龄之姻缘,成为一时佳话。成婚后,两情甚笃,常吟诗作对,夫唱妻和。后其慧染亡故,希龄悲恸欲绝,鳏居数载,不肯续娶。并蓄起长髯,手执黎杖,终日踽踽,形影相吊。


熊希龄与毛彦文。


 一位奇女子之出现,使熊希龄夙志悄然更改,此人便是毛彦文,一名月仙,英文名海伦,浙江江山须江镇沙埂人。天资聪慧,才貌双全。1929年入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教育行政与社会学,两年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后游历欧洲,旋而归国,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主讲教育学。因早年感情受挫,伤害至深,对须眉戒心极大,婚事久延。年越三十许,仍无归宿。


毛彦文与熊希龄家族早有交游,并与熊希龄夫人其慧熟稔。其慧病逝后,熊希龄渐感内助无人,体力大减,事务繁多,难以料理,始有续弦之意。内侄女朱曦主动为二人搭桥牵线,而毛彦文初以年龄悬殊,辈分有差,加之社会地位高下相倾,故而坚拒。而熊希龄却一反常态,不能自持。即由北平南下上海,坐镇沧州饭店,大有“不娶彦文誓不还”之悲壮。熊希龄不仅每日遣人给毛彦文送信,还于信中附上即时创作、手抄之诗词,情意浓厚,措词恳切。并动员数位亲友登门说项,其中竟包括熊希龄亲生女儿熊芷。经两个多月的爱情攻坚,毛彦文束手就擒。1935年2月9日,二人喜结连理,希龄时年66岁,毛彦文37岁,却被新闻记者讹传为33岁,两人合为99岁。婚礼于上海慕尔礼堂举行,李石曾、章士钊、杜月笙、吴铁城、梅兰芳等名人应邀出席。


晚年熊希龄。


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毛彦文辞去教职迁居北平,专心辅助希龄经营香山慈幼院。从熊希龄婚后所撰诸多诗词中不难体味,其与毛彦文十分恩爱,堪称琴瑟合鸣。1935年3月,结婚满月之时,熊希龄特手绘“莲湖双鹭图”一幅,并题词其上,以示纪念,词曰:


缟衣摇曳绿波中,不染些儿泥垢。玉立亭亭飘白羽,同占人间未有。两小无猜,双飞不倦,好是忘年友。粉靥香腮,天然生就佳偶。但觉万种柔情,一般纯洁,艳福容消受。轻语娇频沉醉里,甜蜜光阴何骤?纵与长期,年年如此,也若时非久,一生花下,朝朝暮暮相守。


婚后仅两年,1937年12月,熊希龄突发中风,溘然长逝,终年68岁。熊希龄去世时,毛彦文尚未年满不惑。此后,其继承希龄事业,于战火硝烟之中奔走呼号,艰难维持着香山慈幼院之运作。而其对希龄的感情,不但未因时间之冲刷而淡忘,反而愈加炽烈,老而弥笃。后其去国赴美,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1962年定居台湾,1999年,毛彦文辞世,享年102岁。对熊希龄之怀念与对慈善之热衷,使彦文终未再嫁。


熊希龄先生以赤心报国,九死未悔,不改其志,不失其雅;更因创建香山慈幼院而立德立言,足以不朽。


作者: 邸永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