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一招】认识波浪(二十三)

 金苹果6 2017-12-05

幅度

研究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即是“预测”走势可能的满足价位与时间,而波浪理论恰巧可以提供这样的功能。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走势往往不像预期的那样进行,致使运用波浪理论进行预测的操作者变得多疑和犹豫。这种不完美的呈现,或许正是投资人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投资人切忌在还没有掌握恰当的方法之前,就妄下波浪理论无用的结论。

根据笔者实际操作经验归纳,利用波浪理论进行可能走势的推演时,除了要先对“生命K线”的逻辑变化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外,更需要对“相对位置”的判别下十足的研究功夫;接着再以多方位的验证和比对,用不同的思维进行推演,自然可以取得最佳化与最有可能的结论。

波浪理论使用费氏系数来作为推演过程中的数学基础,此系数源自于宇宙的平衡,比数学的分割理论(如2/3、1/2、1/3、1/4)还要高明。据此推演出来的分析法则称为“比率分析”,是指波浪彼此间关于“时间”与“幅度”的比例关系,而这种比例又可以区分为回测(Replacement)与倍数(Multiple)两种关系。

计算时间与幅度的参考公式如下:


我们发现,修正波与推动波之间、推动波与推动波之间或者修正波与修正波之间,不管是时间或是幅度,其比率通常会呈现黄金比率数字,最常出现者为0.618、1、1.618的比率。坊间有另外一种参考用法:不计算比率,而是直接使用斐波纳契系数去计数。比如说,一个推动波有13个波浪,则修正波将会有8个小波浪,修正时间若为5个月,下一个上涨时间将会达8个月。个人认为,这样计数的效度尚有待商榷,建议投资人仍是以比率进行计算,那样会比较吻合实际走势的被动状况。

另外,还要提醒投资人注意比较关系的一个特点:当波动进行的周期为中形波,或为相对长期的走势时,计算时需注意其合理性,因此所关心者为百分比的数据增减,而不是游走的点数多寡。而当同时考虑幅度与时间的比例关系时,请注意两者之间会成反比关系。若投资人在研判时对于幅度与时间产生困扰,建议先以幅度为优先考虑的因素,暂时不考虑时间因素。

接着我们就以下三个主题来进行讨论:推动波的幅度比率、修正波的幅度比率、推动波与修正波的时间比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