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就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不仅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近日翻阅此书,读后更觉不易,亦是十分佩服李老师能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坚持五十年不变,也对教师教书育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读罢《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百例》,书中列举的许多案例,使我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李老师初涉教坛,刚当班主任之时,采用的不是严峻,而是亲近的方式接触学生。她以一个“大姐姐”的模样和态度和同学们迅速的打成一片。“全天候”地融入学生群中,全方位地进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全心全意地做学生的伙伴和朋友。但也不仅是纯粹的“姐姐”,也是一位班主任。毕竟,身为教师,只有把课上好,才能让学生服你,进而相信你、听从你。李老师将搞好学科教学与做好班主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李老师在开展活动之时,从来不只是布置任务、发号施令,她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同学们明确目的、明确意义,变被动为主动。“自己的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号令”,班主任身体力行,对同学们的教育最有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十分赞同,因为如果班主任在活动中能够加入我们,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李老师个性不甘落后,用她的精神影响着着学生们,带领学生们“争上游,争先进”,并用荣誉来凝聚班集体的行动导向,善于恰当地使用竞赛与评比的方法,激励同学们的上进心。 人最难得的是反躬自省,严责于己。班主任工作最需要反思。李老师在认识到自己对学生采取了不当的行为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事后,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种交流,在老师这一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剖白了自己的心迹,在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无涯、师德无限的同时,也更深刻、更真切地明白了老师对学生所有教育指令的意义。 李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能够做到从细微处入手,切合学生个性,摸准学生个性的脉搏,或以刚克柔,或以柔克刚,给予他们最适合其个性的教育。 学生能学好,这几乎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愿景。李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学生家长都放弃希望、放任自流时,她依然满怀信心;在一些老师可能浅尝辄止,而又满以为自己已经尽心尽力时,她却真正做到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她要学生学好的强烈愿望正是为师者应有的“大爱”之心!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能够从儿童心理出发,给予准确定位,继而耐心引导,同时和家长沟通,共同牵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启发,从而圆满解决此类问题。 早恋,这种因朦胧而美好、因朦胧而缠夹不清的少年心思,有时会给少年们笼上一生的阴影,少数孩子的前程就是被“情感白蚁”侵袭而坍塌的。李老师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明白青苹果还需要成熟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她没有粗暴地打断孩子感情的生长,而是在文明白孩子的心理需求后,轻轻地告诉他正确的生长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