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h0ping 2017-12-05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货币极度混乱,主要是由于列强的入侵造成的,但也与清朝后期或更早就已经存在的一些货币方面的弊病有关。

尤其是在对白银的使用方面,清政府闭关锁国,坐井观天,没有改革落后的银两制度,使用起来非常麻烦。由于外国银元使用方便,一涌入中国,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于是外商就大量兑购国内白银运出国境。

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一种“银圆大量流入,而同时白银大量流出”的不正常现象。

龙洋:

为了反抗外国列强经济上侵略,很多省试铸过银元。

光绪十三年(1887),广东省铸造了光绪元宝银元,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机制龙洋的开端。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吉林省造癸卯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华夏古泉17325元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华夏古泉3564元

龙洋的原设计正面汉文“光绪元宝”中间,有与之对应的四个小满文,表示满族坐镇中原统治天下;背面龙图,威风八面灵珠居龙口下面,以示龙不离珠,沾有地久天长之意,象征着“真龙天子,皇位永固”。

实际上吉林省于1882年就机铸了少量的银币。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光绪八年(1882年)吉林厂平一两,PCGS公司评出“Fantasy”,属于臆造币,此图仅供参考。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光绪十年吉林官局制厂平三钱银币一枚,直径28mm,重量10.8克

1884年吉林省铸币,铸额极稀,征集自海外著名收藏家,完全未使用品

2008年北京诚轩134400元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光绪十年(1884)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厂平七钱银币,存世稀少

北京诚轩成交价207000元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造厂平壹两银币,重36.8克,直径39mm

1884年吉林省铸币,正面中央方栏内镌“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局监制”字样,外镌双龙戏珠图案;背面中央方栏内镌汉文币值,外镌满文币值与云纹。

该币分毛龙(龙身有毛)、光龙(龙身无毛)两大版别。此币为光龙版,是中国银币中之大名誉品,极罕见

2006年中国嘉德成交价660000元

宣三:

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将各省银圆自铸权统归天津造币总厂,改铸新版龙洋即“大清银币”。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华夏古泉3564元

因当时正值反清浪潮此起彼涌,满文居汉文“光绪元宝”四字之中,似有受汉族包围之嫌,故新版龙洋将旧版正面圈内中央的四个满文移至圈外上方。将满文移至上方,其意是可居高临下控制全局。又将被面龙口灵珠遗落下方,则寄予年幼皇帝如龙之戏珠收放自如,发挥少壮精神,挽回衰败颓势。

银元“龙洋”和“宣三”的传说

大清宣三 古泉园地3630元

不料“大清银币”铸成之时,正是武昌起义爆发之际,清廷即匆匆将新币用作军饷发放。于是有些传言不胫而走,说新版中将龙珠落地,致使皇帝失去精神食粮,预示皇位不保;满文上移,上方代表北方,预示着满族统治者将被赶回满洲里老家去。

其实,类似的说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可见钱币上的某些谶纬之说的出现,倒往往是历史变革的晴雨表。

清末币制混乱,尤以银币为甚,各省分设银钱官局,流通的银元种类繁多,一国之内银元、银两并用,弊大于利。它在中国货币史上的出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近代货币史上划时代的成就,目前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本文原作者 马彦立 天眷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