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定都长安是李唐王朝的败笔?

 岐黄堂中醫 2017-12-06

其实,在西安建都的所有王朝中,只有秦朝、西汉、隋唐算是正朔王朝,其他所谓的朝代,不是诸如前秦、后秦这样割据的五胡政权,就是西魏北周这样和东魏北齐争个你死我活的分裂并列政权。

但从历史的长远来看,定都西安除了无法避免的因素外,就是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困窘。

秦朝自不必说,秦朝脱胎于东周,是周王室的一个诸侯国,秦国统一六国后建都关中是顺势而为之,不存在统治者选择的问题,二世而亡。

西汉刘邦最初建都洛阳,他钟情于洛阳的原因正是洛阳作为夏商周三代古都一脉相承的法统性,但在千古罪人娄敬以及娄敬的主人张良的唆使下,刘邦被其利益绑架,不得已迁都西安,仅在洛阳建都一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兵戈四起。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篡周自立,立都长安也是顺北周故都,但杨广继位后,发现关中之地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已经不适合作为国都,于是断然迁都洛阳,这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举动也印证了杨广匠心独到的眼光。

李唐皇室本发端于晋阳,晋阳起兵后以长安根据地与洛阳的隋皇室留守杨侑对峙,借此号令天下,唐统一全国后出于合法性问题,实行“两都制”,洛阳为东都,但关中地区由于土地日渐贫瘠,水土流失,故而唐朝二百多年,关中饥荒不断,以至于李唐天子不得不远赴洛阳“就食”,被称之为“逐食天子”,多任皇帝长期在洛阳办公、生活和休息,洛阳实际上已经成为事实首都,而此时的长安有首都之名而无首都之实。

李唐皇室定都长安其实仅仅出于防卫因素考虑,但却忽略了粮食、可持续战略等因素,这种短视的选择使得李唐皇室很快陷入无食可吃的窘境,并导致了吐蕃多次入宼长安如入无人之境,长安多次被攻破,上演了“国都六失、天子九逃”的历史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