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颖给创业公司的七条建议:只有做重才能抗拒巨头杀入

 足迹2607 2017-12-06

快讯  12月4日消息,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微信对话中谈及从短中期内对经纬系公司最有意义的七条建议。

张颖认为,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头杀入。行业的前两名可以拿到不成比例的巨额融资;反之,无论运营再好,想要融他们 1 / 20 的资金也会异常艰难。而BAT 战投会让创业公司之后的融资更容易一点,但也要想清楚站队的时间点、后面潜在的麻烦,以及会不会因为站队损失业务资源。

具体内容如下:

经纬张颖:今年以来市场变化很大,这几天我自己花了些时间,通过经纬系 430 多家公司的核心运营和融资数据,提炼出短中期内我认为对经纬系公司最有意义的七条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些预警与启发:

1 )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头杀入,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大。各种公司都加快了业务范围扩张的速度。流量今天越来越贵,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就需要延展用户生命周期,更充分地挖掘单个用户价值,参与到行业的整个环节打造闭环。不止是 ToC 公司,其他行业同样如此。投资人现在也都很认这点,既然这样,那就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

2 )源源不断的资金都聚拢在头部公司。这并不仅仅是大行业里公司发展到后期才会遇到的情况,从 A 轮、 B 轮、 C 轮再到 D轮—— 只要资本认可的特定细分领域,行业的前两名可以拿到不成比例的巨额融资;反之,如果你是处在前两名之外,无论运营再好,在行业头部选手迅速完成一轮又一轮巨额融资的时候,你想要融他们 1 / 20 的资金也会异常艰难。如果你不是行业前二,短期内也做不到这个行业地位,如何求变?三个月之内自己一定要想清楚、也要动起来。

3 )创始人要开创性地思考。为了规模为了融资的便捷,越来越多各阶段的公司开始有主动合并的趋势。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 D轮、 C 轮、 B 轮甚至 A 轮,都有这样的案例。创始人一定要认真思考下是不是有先合并再融资的可能。有可能合并后,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创造一定时间内的绝对优势。如果你已经想好了,正处在合并的前夕或者过程中,你需要再思考一下你选择合并的标的物和真正的目的;你也需要记住中国是没有联席 CEO 制度的, 6 —— 8 个月会有一方不得已离开;善待合并业务线员工;处理好各自背后利益和诉求各异的投资人,有些时候他们是助力,但也有些时候他们是阻力。

4 )不要再低效地去获取用户数。在现在这个流量越来越难越来越贵的阶段,投资人不认这点了。今天这个立体化竞争的阶段,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获取流量的方式是非常多的,线上线下、内容营销、创始人 lP 化运营等等。找到你擅长的方式,这个事的核心在于从另一个维度思考传播竞争与营销效率创新。

5 )如果公司处在平缓期,且没有找到有效的突破方式,账上的资金预期只有 12 个月,你的推广等成本又无法减缓或暂停,那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给自己留比原来预设的更为充足的融资时间。当然,市场上的钱现在越来越多元,有 VC 、有各种人民币、有超级个人天使、有战投、也有政府引导资金。过往给力的成绩,加上经纬的早期引导效益现在越来越直接,我还是相信未来海阔天空。

6 ) BAT 战投现在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这也会让之后的融资更容易一点,这会让其他财务投资人有信心选择与你站在一起。但你也要想清楚站队的时间点、后面潜在的麻烦,以及会不会因为站队损失业务资源。如果你想不清楚或者拿捏不好细节,可以问问经纬的核心投资同事,迅速展开讨论。

7 )商业变现手段越来越丰富,商业变现证明也越来越重要,今天的投资人要很早就看到商业逻辑/靠谱的大生意的苗头,才会热衷下注。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点,不能像前几年那样只埋头做产品涨用户。当然,每家公司变现有不同的节奏,但对应的思考和尝试早一点总好过晚一点。变现有点像开水龙头,也许水源要从很远的地方流过来,团队也需要时间准备,一定要不断地去思考。

最终还是那五个字,自强则万强。

本文来自经纬张颖,创业家经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来自快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业家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