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面粉增筋药剂偶氮甲酰胺是否有害?

 憩苑 2017-12-06

  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董金狮先生认为,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是隐慢性的,就像癌症一样是看不见的,久而久之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像偶氮甲酰胺这个化学物质实际上在60年代的时候就允许用食品添加剂了,那么它的主要功能最早是在塑料里面使用,塑料凉鞋、保温材料都会用到。这个偶氮甲酰胺也叫偶氮甲酰,简称ADA,化学上有时候把它叫做AC发泡剂,它主要是产生气体,预热有160170度就会产生一些气体出来,它同时也可以用在面粉里面,就像我们蒸馒头有时候用的发酵粉。

  面粉中用到偶氮甲酰胺,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如果用酵面蒸馒头的话,发酵不好的话发不起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那么用一些化学的发酵剂的话方便,可以随时操作,第二个它不受气温的外在条件的影响可以工业化生产,还有就是发泡倍数高,就是让面包看起来体积更大,甚至有增筋的效果,就是让它更筋道吃起来口感很好,撕的时候很有弹性。

  目前各国对偶氮甲酰胺的使用现在分两派,一派是允许用,一派不允许用,像美国是允许用的,中国也是允许用的,在日本、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它是禁止的,它禁止时间也不一样,有些国家禁止的早,一直就不让用,有些国家它近期它禁止了,像美国现在也不用了,但是中国现在还是允许的。

  董金狮认为,从食品角度来讲偶氮甲酰胺是可用可不用,不用它也可以做成面包,比如说用于发酵的办法,可以加蛋清甚至加食盐,有好多的更安全的办法。而且它这种危害是潜伏的,它主要的起的危害不是偶氮甲酰胺,是偶氮甲酰胺或者叫偶氮甲酰它在加热后分解,分解以后它产生了一个叫氨基脲,这个化学物质就引起毒性比较大,原产品本身毒性不大,它的分解产物毒性大。

   国内销售的面包当中是不是普遍含有这种添加剂?

  我国现在和美国的标准一致,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在60年代的时候也制定了安全性的标准,就是一公斤的按面粉里面不超过45毫克。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现在它的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研究还不够充分,一些动物实验证明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所以有一些国家干脆就不用了。

  一些国家已经禁止使用这个增筋剂,现在我们的面粉企业之所以仍坚持使用的原因,董金狮称,首先还是利益方面的驱动,用了产品卖相好,有市场。再有就是,如今面临者重复添加的问题,第一次就是面粉里面加了它不说,然后后面做面条的或者做面包的,二次再加。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下属机构曾经在1966年的时候对增筋剂进行过安全评估,没有发现它是有毒性的,而现在我国制定的小麦粉的标准正是参考的这份48年前的标准。我们国家只引进了国际标准,但是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厂家是不是超标的。

实际上一个化学物质偶氮甲酰胺的发泡剂它本身要有一个发泡剂本身的标准,还有一个使用的时候的标准,还有一个检测方法标准,应该说这三个都要有相应的标准,如果这三个标准缺一不可,特别是检测方法标准,我们现在没有引进。我们现在食品添加剂目录里面现在涉及到2400多种食品添加剂,现在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大约有3000多种现在还在不断的增加,可是我们的添加剂的目录主要是引进美国欧盟或者日本,原则上是三个发达国家里面有两个以上使用了,我们一般就引用过来了,但是我们是把脑袋引用过来了,屁股和腿没有引用过来。

  现在大量的面粉企业是不是使用了增筋剂是处于一个检测真空的,那到底应该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听到这种互换,能够尽快的推动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其实2400多种添加剂大概有一半都检测不了。所以企业很聪明,你检测不了我就不标,你查出来了,因为你又测不了,等你又测出来的时候你还没法处罚我,你按照什么来处罚我,你的测试方法谁承认了,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添加剂现在滥用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