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板书桂林山水)齐读课题。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首先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得怎么样,我们采用龙摆尾的方式来读读这些词语,从你开始,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课文读的怎么样,谁愿意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你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很了不起,那谁来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你来答。你的语言很有概括性。
桂林山水秀丽无比,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赞美桂林山水,但是最有名的就是文中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谁能说说甲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嗯,你说对了甲就是第一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画出相关语句,仔细读一读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你的体会,同学们交流的很认真,谁来说说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板书:静清绿),这些句子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漓江的特点呢?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谁来读读描写静的句子?找到静的感觉了吗?谁还能读的更静一些?你读的真好,谁愿意读描写清的语句?请你来,刚才我挺你在读清这个字时读的特别轻,这是为什么?你真会读书,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呢?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啊?请大家看书上的插图,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映在水中,让我们由衷地发出赞叹,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谁愿意读读描写绿的语句?他读出绿的感觉了吗?谁还想试试?这会感觉满眼是绿了吗?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漓江的水真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乐曲来朗读这几句精彩的描写吧,再次来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独特的美,同学们读的多动情啊,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得赞叹桂林的水真是甲天下啊!
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写的?画出相关语句,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同学们交流的很认真,谁愿意来汇报一下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板书:奇秀险)
作者说桂林的山“奇”,奇在哪里?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同学们能把它读好吗?课文中好像就写了三种形状,请同学们联系我们看过的图片把形态说具体些,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许许多多的形状数不尽,这就是形态万千,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那里,这就是奇峰罗列。
作者说桂林山“奇”,主要说它的形状美;那么作者说桂林的山“秀”,主要说它的什么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的写法,你会发现,作者在说“奇”的时候,直接说“像老人,像巨象……”而在这里,却在像什么前面加上了修饰词——翠绿的,新生的……你们发现什么了?结合你说的这句话,回过头来看刚才的问题:“秀”指什么美呢?对,色彩美。课文中还有一句话可以验证他说的是对的,那就是色彩明丽,倒映水中。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体会桂林山的色彩美。
桂林的山不仅“奇”“秀”,还“险”呢,谁来读给大家听?这么险的山峰高高矗立着,课文中有了一个词来形容,对,危峰兀立,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或者山顶,这里的危就是险,有多险呢?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谁愿意试一试?你读的真好,老师表扬你!
课文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作者既然是写桂林山水,为什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这是否浪费笔墨呢?哦,原来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
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现在,让我们先看看第四段,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请大家自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为什么是连绵不断的画卷?同学们说的没错,“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这山水交融美不胜收,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你读的有声有色,难怪作者会赞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同学们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雄伟的连绵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他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何止与桂林山水啊,同学们,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吧。老师为同学们留了两项作业,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