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作为路上交通工具,气势非凡,生来就有长、大、重、快的优势,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居于陆上运输霸主地位。20世纪以来,铁路运输面临挑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各国铁路开始大规模技术改造,并积极研制新型列车。在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时代,未来火车速度还将提高,未来铁路运输必将越来越快。 我们进行远距离旅行,往往会乘做火车。 车上有座位、床铺、餐桌、洗手间等简直就是流动的旅馆。 坐在平稳的车厢里遥看车外的青山绿水、田园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除此之外,火车还担负着运送货物的重任。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火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列铁路旅客列车。 电力机车可以获得较高的速度和牵引力,电气化铁路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初内燃机机车发明后,由于经济性好在铁路上得到广泛应用。 动-车组两端装有驾驶台,到达终点后不必掉头即可返回,非常方便。 地铁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舒适,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车速,保证安全,减少地面建筑物拆迁,人们建造了高架铁路。 内燃机车 柴油机车,又称内燃机车,是指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来源,并通过传动装置运转车轮的铁路机车。内燃机车稳定,不易出故障,速度快,启动快,拉力大,效率大,声音霸气,司机驾驶操作方便,于20世纪中期开始各地铁路广泛使用。 柴油机发明后,由于它的经济性好,很快在铁路上得到广泛应用。 1925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中央铁路使用了第一辆小型柴油机机车。 后来很快出现了大型机车, 可以牵引5000吨货物, 速度145千米/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柴油机车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 柴油机车向大功率发展,石油价格低廉,促进了内燃机车的发展。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都在10年左右时间内实现了内燃机车化。 柴油机车可按用途分类为货运、客运、调车、厂矿和内燃机车组。 为保证安全,便于操作,内燃机车上装有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 机械传动内燃机车,仅适用于工矿专用的小功率内燃机车上。 在中国,铁路运用的内燃机车为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 中国铁路干线上用于牵引客、货列车的机车主要为东风系列。 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又称电力火车,是指从供电网或供电轨中获取电能,再通过电动机运转车辆行驶的火车。电力机车运行所需的电能由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提供,而自身携带发电能源和装置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和燃气机车等则不属于电力机车范畴。 1879年德国人西门子制造出一台小型电力机车,电力机车从此发展起来。 1885年西门子修建了长6000米的电气化铁路,采用高架电线输送电流。 19世纪末英国用于营业,美国用于干线运输,德、日研制了实用电力机车。 1904年瑞士架设了单向交流为机车供电,从此电气化铁路迅速发展起来。 电力机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超大规模的发展成为现代火车的主力军。 电力机车性能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强,不仅用于干线,还可用于城市轨道。 电力机车起动加速快,爬坡能力强,工作不受严寒的影响,运行时不排废气。 工矿电力机车多采用直流制,功率和速度一般比干线电力机车小。 干线电力机车按用途可分为客运电力机车,货运电力机车,两用和调车四种。 大多国家展开电气化铁路建设,普及电力机车,大力发展更先进的电力机车。 如今走向“高铁时代”的中国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机车组速度可达400km/h。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20 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日、美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磁悬浮列车的最大优点是没有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德国是最早研制磁悬浮系统的国家之一。 日本于1979年在宫崎县进行了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试验,时速达517千米。 磁悬列车具有噪音小,震动轻微,环境污染小,运行安全、舒适等特点。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尽管可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这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 磁浮原理是当靠近金属的磁场改变,金属上的电子会移动,并产生电流。 当电流在电线或一块金属中流动时,产生磁场,通电线圈就成了一块磁铁。 磁浮的第三个原理为磁铁间会彼此作用,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 中国第一辆买自德国的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 磁悬浮列车是未来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 来源:百度集邮吧 作者:葫芦瘦喜猴 |
|